張震寰,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授予大校軍銜,1961年晉升少將。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88年7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紅星功勳榮譽章(一級)。
基本介紹
生平,評價,
生平
1936年9月,參加革命,任北平總隊秘書長。
1937年8月,受黨的派遣先從北平到達武漢,組織平津流亡同學會和“民先”武漢隊部,後在河南開封革命刊物《抗日早報》社工作,積極參予組織學生運動,支援抗日軍隊,開展地下鬥爭,繼而又到河南大學游擊訓練班任總隊長,在國民黨第十五軍幹部訓練班任中隊長、指導員等職務。
1938年初,受“民先”派遣,前往江蘇徐州組織“民先”華東隊部。
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隨後,到國民革命軍第51軍徐州戰地服務團任副團長,在極端複雜的鬥爭中開展黨的工作。
1939年1月,入伍,先後擔任八路軍隴海南進支隊政治部宣傳科科長、政治部主任、黨委委員、蘇皖邊區黨委委員。
1940年9月,任八路軍第5縱隊第3支隊政治部副主任。
1943年1月,任新四軍第四師九旅政治部代主任。
任山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9旅政治部主任。
1947年,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炮兵團團長兼政治委員。
1948年,任華東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師政治委員。他先後率部參加過淮北朝陽集、宿北、討伐郝鵬舉、萊蕪、魯南、孟良崮、膠河、益林等許多重大戰役。在戰鬥中,他親臨前線、身先士卒、英勇果敢、沉著指揮,圓滿地完成了歷次戰鬥任務。
50年代末,積極參與新中國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的開創工作,為組建國防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試驗基地,為建設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1957年~1965年,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裝備部副部長、國防科委副秘書長兼任國防工業辦公室五局局長、國防科技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副主任、國防科委黨委常委等職。
1964年,作為首次核試驗委員會成員兼試驗部部長,參與組織指揮了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試驗工作。
1965年,作為第二次核試驗委員會成員,參與組織指揮了我國首次核子彈空爆試驗。
1967年6月,按照中央軍委的決定,作為我國首次氫彈空爆試驗現場指揮主要成員,負責這次氫彈試驗的組織工作。
1968年,受林彪、“四人幫”的迫害離開工作崗位。
1975年,恢復工作後,以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排除“四人幫”干擾,堅決執行國防科技戰線要整頓的指示,為迅速扭轉局面,促進科研、生產、試驗儘快走上正常軌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77年,組織論證並向中央提出了研製億次巨型計算機的報告。
1977年11月,經黨中央批准後,由他全面負責組織和指揮億次機的研製工作。經過6個春秋,“銀河”億次計算機於1982年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計算機的空白,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巨型機的國家之一。為我國電子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為爭取國防尖端技術的新突破,他參與組織領導了遠洋測量船隊的組建和洲際飛彈、潛地飛彈、通信衛星的研製試驗。
1982年8月,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主管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國防科技發展的重大問題,特別是重要武器裝備系統、項目及武器戰術技術論證工作。
1982年,作為國家科委副主任的于光遠和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主席團執行主席李昌聯合發表《李昌、于光遠在科學院召開的科學報告會上批評所謂“人體特異功能”的研究和宣傳》的講話,內容被發表在1982年2月25日《人民日報》上,受到人體特異功能的支持者張震寰、錢學森等人的批評。
張震寰同志,因病於1994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
評價
張震寰同志在八年抗戰中,他堅決貫徹黨的政策,執行上級指示,努力做好部隊的軍事和思想教育工作,使九旅這支由許多抗日游擊隊組成的新部隊,迅速成長為一支堅強的主力部隊,圓滿完成了開闢和恢復皖東北、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及各項戰鬥任務,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張震寰同志以強烈的革命事業心,關心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敏銳地注視著新學科、邊緣學科的進展,以極大的熱情支持對人類未知科學領域的探索。離休後,他投入到人體科學研究和氣功現象研究之中。他是中國人體科學學會理事長,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
張震寰同志在其近六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對共產主義信念始終忠貞不渝。在受林彪、“四人幫”迫害的日子裡,對黨、對共產主義事業忠心耿耿,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保持了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革命氣節。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決擁護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集體,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對我軍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和我國的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充滿了信心。他對工作一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和名利,盡職盡責,不怕艱難,埋頭苦幹,做到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他活到老、學到老,勤奮好學,博聞強記,涉獵廣泛,知識淵博。他平易近人,關心部屬,密切聯繫民眾。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專家,是廣大科技人員的知心朋友。他襟懷坦白,光明磊落,堅持原則,實事求是,特別是他對新興的科學領域,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積極探索、知難而進,表現了大無畏的求知精神和科學態度。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謙虛謹慎,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他一貫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從不搞特殊,對子女要求嚴格。
1994年3月23日,這位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國防科技戰線上的優秀領導者,創建中國人體科學研究事業的先驅者,因心臟病復發,經搶救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79歲。他生前留下遺囑:後事從簡,遺體供醫學研究。他將黨的優良傳統保持到了終生。他深受廣大幹部、民眾的尊敬和愛戴。
張震寰早年就讀北京大學時,參加了“一二·九”學生運動。抗日戰爭時期,他努力做好部隊的軍事和思想教育工作,組織部隊圓滿完成開闢和恢復抗日根據地等各項戰鬥任務。
解放戰爭時期,他率部參加了宿北、萊蕪、孟良崮、膠河等戰役,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新中國成立後,他積極參與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的開創工作。他參與組織並指揮了我國第一顆核子彈爆炸試驗和首次核子彈空爆試驗,參與組織指揮了“兩彈”結合試驗,為發展我國核武器技術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由他全面負責組織和指揮的億次計算機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巨型機的國家之一。他主管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國防科技發展的重大問題,特別是重要武器裝備系統、項目及武器戰術技術論證工作,為加強國防科技事業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為建設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國防科技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1961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他是第五屆、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張震寰同志在其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保持了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革命氣節。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對工作一貫兢兢業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和名利;他勤奮好學,知識淵博;他平易近人,密切聯繫民眾;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廣大科技人員的知心朋友;他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嚴於律己,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他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將黨的優良傳統保持到了終生。
張震寰同志在其近60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保持了共產黨人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革命氣節。他衷心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對工作一貫兢兢業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和名利;他勤奮好學,知識淵博;他平易近人,密切聯繫民眾;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廣大科技人員的知心朋友;他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嚴於律己,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他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將黨的優良傳統保持到了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