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白(1918—1993),名秉政、又名正安,字雷白,號若子,別號山左若子;1918年生於山東省德州市自幼酷愛繪畫,7歲即善花卉,稍長又拜當地書畫家羅為若為師學習書法,習山水。他少聰靈穎,唐詩、宋詞、元曲背誦如流,既善書畫又迷戲曲表演。
1938 年先在郭沫若主持的國民政府總政治部第三廳抗戰社當演員,由於個人愛好,演出之餘,他仍然研習書畫,時有創作。
1947年以後,他到瀘州兵工廠子弟學校任教員,教國語和美術;抗戰時期,他曾在四川數地舉辦畫展,1947年在四川內江有幸結識當代畫壇大匠張大千,經大千先生親自指點,他畫藝大進,從此他有意學習大千畫風。
1952年回到山東任教,1978年以後,他到博興縣工藝美術公司任畫師,在其晚年才得以有安定的生活條件和藝術創作的條件;1993年去世,享年76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雷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張雷白(1918—1993),名秉政、又名正安,字雷白,號若子,別號山左若子;1918年生於山東省德州市自幼酷愛繪畫,7歲即善花卉,稍長又拜當地書畫家羅為若為師學習書法,習山水。他少聰靈穎,唐詩、宋詞、元曲背誦如流,既善書畫又迷戲曲表演。
他的畫取材廣泛,山水、人物、花鳥皆精,書法尤以行草為妙,題跋落款更是錦上添花;用筆、潑墨、著彩都大膽潑辣,巧妙天成,富有新意。
他的山水畫,縱橫揮灑,使人為之神清;他的花鳥畫栩栩如生躍然於紙上,他善於駕馭筆墨,濃淡深淺變幻有致,潑墨、重彩、積墨的組合輕靈自如,層次清晰,韻味渾然。
人物生平
張雷白(1918—1993),名秉政、又名正安,字雷白,號若子,別號山左若子。1918年生於山東省德州市一個沒落的富裕之家,自幼酷愛繪畫, 7 歲即善花卉,稍長又拜當地書畫家羅為若為師學習書法,習山水。他少聰靈穎,唐詩、宋詞、元曲背誦如流,既善書畫又迷戲曲表演。中學畢業後,日寇進犯中原,他16歲時滿懷憂憤,既為避戰亂,也為逃婚,隻身流亡南下。
1957年被打為“右派”,給個人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磨難。
1978年以後,他到博興縣工藝美術公司任畫師,在其晚年才得以有安定的生活條件和藝術創作的 寬鬆環境。他的書畫作品多次參加省、地書畫展覽,並饋贈國外朋友,1983年國慶節,在博興縣舉辦了《張雷白書畫展覽》,並先後到濱州、淄博、東營、曲阜等地巡迴展出,受到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