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中國近代革命僧人)

張雲雷(中國近代革命僧人)

張雲雷(1883—1977),原名守銘,後名烈,一字貞箴,別署石帆山人,石帆匯頭村人,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科畢業,南社詩人,先後參加光復會、同盟會,民國建立,被選為議員,曾任黎元洪總統府顧問,晚年長齋奉佛,1954年聘為浙江省文史館館員,浙江省政協第一屆委員。

張雲雷生平擅長詩詞,曾參加南社,與陶成章蘇曼殊柳亞子陳叔通等均有詩書往來,惜乎散佚,未能結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雲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樂清
  • 出生日期:1883
  • 逝世日期:1977
  • 職業:中國近代革命僧人
  • 畢業院校:早稻田大學師範科
  • 主要成就:創辦《漢文新報》
  • 代表作品:《次林佛性老友還鄉有感韻》
人物經歷,人物評價,人物作品,

人物經歷

1883年出生在浙江省樂清市石帆匯頭村。
1905年,張雲雷自費考入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科。留學期間,三十四年畢業,擬返國,突接家中急電,謂清政府已將其列入捕殺的革命黨人名單,遂赴南洋,抵爪哇泗水(今印尼東爪哇省省會),曾主辦中華學校,又與沈鈞業一起協助泗水華僑商會創辦《漢文新報》。
宣統三年(1911)六月回國,在滬加入南社,後到浙江參加革命活動。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曾任浙江都督府參議、首屆國會議員。5月間,創辦浙江興業銀行。民國四年, 積極參加反袁鬥爭。
民國七年(1918)當選為參議員,聘為經濟調查會委員,在上海參與創辦《時事新報》,皈依印光大師學佛,根據印光大師提議,在《時事新報》創辦佛教專欄《佛門匯載》。
1922年6月11日,黎元洪復任大總統,雲雷為總統府顧問,授二等大綬嘉禾章。居京時曾患傷寒重病,病癒後轉而崇信因果報應,念經禮佛。同年冬倦於仕途,憤於政局日非,返回故里。概然歸隱後,熱心慈善事業。 1923年,和汪惺時、翁來科等在溫州開設甌海實業銀行,和縣長鬍奉塵,胡奉佛、胡彭壽等同建虹橋居士林,續又捐田產31畝為林址,弘揚佛法,提倡淨土法門。居士林內設救濟院、孤兒院、國學講習所,延請高誼、朱鵬等主講國學,名僧諦閒開壇講經。
1927年,國民革命軍籌建十九路軍,聘為參議。
1929年,樂清遭災,除家出糧施賑外,籲請上海濟生會等慈善團體資助,獲救濟款5萬元、麵粉5萬斤,民困得蘇。
1939年冬,邱清華、鄭梅欣在柳市宣傳抗日被捕,中共樂清地下黨設法營救,雲雷曾予配合。 解放後,以開明士紳參加樂清縣一、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並被選為人代會常委會副主席。
1954年後,被推薦為浙江省文史館館員和省政協委員。
1957年反右鬥爭中誤遭不公正待遇,“文化大革命”中備受衝擊。
1977年2月7日(陰曆十二月二十),張雲雷逝世,享年95歲。

人物評價

張雲雷在戰亂時代不畏懼、不害怕的精神值得後人學習。即使歸隱後也熱心慈善事業,捐出捐田產31畝,弘揚佛法,提倡淨土法門的精神,值得深思。

人物作品

《次林佛性老友還鄉有感韻》(二首):
敵寇長驅陷樂城,農村百廢一無成;
如今重睹光華日,與爾同嗟太瘦生。
多難家邦須正義,垂危時局仗賢聲;
茫茫塵劫知何定,賴有高明能力行。
十年闊別晤清顏,京洛舟車任往還;
宦海馳驅人易老,客途勞瘁鬢先斑。
艱難國政調停下,凋敝農村待濟間;
滿望神州安定日,家家同祝好河山。
《惜乎散佚》未能結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