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93年于山東
曲阜師範大學
教育科學研究所獲得教育學原理
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於華東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所獲得比較教育專業博士學位。1997年於
曲阜師大破格晉升為副教授。2001年於華東師大破格晉升為教授。現已出版學術論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譯著5部。學術論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所承擔的主要課題包括: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堂教學重建研究;東西方課程哲學的比較與會通研究。
主要經歷
2011. 6——至 今 :受聘杭州師範大學教授,教育研究院院長。
2001.8——2011. 6: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2002.8——2005.10: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
課程與教學論。
2002.8——2003.6:作為“富布萊特學者”(Fulbrighter),在美國
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做高級
訪問學者,開展合作研究。
2000.5——2003.5:被邀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
紐約州立大學、
哈佛大學、美國
課程研究促進協會、加拿大阿拉伯塔大學做多場學術報告。
1999.10——2001.7: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1995.9——1998.7:華東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攻讀比較教育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7.9——1999.9:山東
曲阜師範大學教科所副教授。
1986.8——1990.7:山東省
萊蕪市北孝義鄉中心中學教書。
主要榮譽
2004年入選首屆“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人文社會科學類)。
2004年主編叢書“世界課程與教學新理論文庫”獲國家圖書提名獎。
2003年專著《經驗課程論》、《
課程與教學論》獲上海市教育科學一等獎。
2003年主編著作《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上、中、下)》獲中國圖書獎。
研究方向
主講課程
主要貢獻
一、目前正在主持的項目: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東西文化與課程理論。
教學改革專題研究現已出版學術論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譯著5部。學術論文多篇被《新華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所承擔的主要課題包括: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驗研究;課堂教學重建研究;東西方課程哲學的比較與會通研究。
二、主要學術論著:
鐘啟泉、張華主編:《世界課程改革趨勢研究(上、中、下)》,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三、主要學術譯著:
[美]威廉 F. 派納、威廉 M.
雷諾茲、派屈克·斯萊特里、
彼得 M. 陶伯曼著,張華等譯:《理解課程》,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年2月版。
[美]愛莉諾·達克沃斯主編,張華、仲建維、宋時春譯:《“多多益善”——傾聽學習者解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版。
[美]愛莉諾·達克沃斯著,張華等譯:《“精彩觀念的誕生”——達克沃斯教學論文選》,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美]帕特麗夏·F.卡利尼著,張華等譯:《幫助學生強壯起來》,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四、參與撰寫的著作:
撰寫“創新教育本質論”、“‘重點學校’的消亡與‘特色學校’的回歸”兩章,載
鐘啟泉等主編:《解讀中國教育》,
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撰寫“第二章? 世界高中課程發展報告”、“第五章? 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問題、理念與目標”,載
鐘啟泉、崔允漷、
吳剛平主編:《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Hua Zhang and Qiquan Zhong (2003). Curriculum Studies in China: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In William F. Pinar (ed.) (2003).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urriculum Research.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