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清(陝西石泉縣抗戰英雄)

張良清(陝西石泉縣抗戰英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良清,(1921-1980),陝西石泉縣人。1937年參加了國民革命軍,1939年第一次參加長沙會戰

基本介紹

  • 本名:張良清
  • 所處時代:近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陝西省石泉縣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1981年
人物生平,人物經歷,

人物生平

張良清兄弟5人,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時,國民革命軍在他的家鄉抽壯丁,根據五子抽一雙但不抽老大的政策,他家本應抽兩個,但他二弟為逃避當兵,自己用刀將右手食指剁掉了,因而不符合條件,老三還在讀書,是學生,也當不了兵。於是就把我和父親強行抽去當兵,從此走上了抗戰的道路。 
張良清
張良清照片

人物經歷

第一次長沙會戰前分在鄭州新兵營訓練班,因從小就沒出過遠門,所以到了鄭州就十分想念家鄉,加之來時剛剛訂婚,就沒安心當兵,於是逮到一個機會跑了出來。不過沒跑多遠,就被部隊抓回來了,後來送到了新鄉新兵營。
1939年長沙會戰爆發,張良清被編入第十五集團軍第五十二軍第二師第十二團重機槍連當上士機槍手,開赴到新牆河南岸。9月14日,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三,日軍第6師團和奈良支隊先是集中80多門火炮向防守新牆河南岸的第二師陣地猛烈炮擊,以求摧毀一線陣地,然後渡過新牆河抵達南岸。第二師奉命駐守南岸的付家垸、榮家灣、新牆沿線。重機槍連則安排駐守在新牆鎮之西的王街坊、胡念二一線。連長姓張,四川人。當地百姓抗戰熱情很高,用木獨輪車為重機槍連運送子彈。機槍連的戰士個個更是摩拳擦掌,都想在自己的陣地前堆滿鬼子的屍首。
一大早,北岸鬼子就向南岸一線陣地發起炮擊,剎時,榮家灣、新牆、楊林街、潼溪街沿線20多公里的防線 上,硝煙瀰漫,火光沖天。一線士兵不得不隱藏在戰壕中,不時被炮火擊中,炸得血肉模糊,有的炸飛到了天空,有的被掀起的泥土活活掩埋,鬼子則在炮火和機槍的掩護下,開始強渡新牆河,向南岸進攻。二師用迫擊炮還擊,還用機槍步槍掃射過河鬼子。鬼子雖成片倒下,但依然瘋狂湧向前沿陣地。這時,重機槍連的九挺機槍一齊開火,幾十名鬼子即刻倒下,其它的慌忙回竄。張良清則緊握機槍,沉著冷靜,對著回竄的鬼子“噠、噠、噠……”七名鬼子應聲倒下。
鬼子使用毒氣彈
戰鬥從早上一直持續到中午,鬼子幾次衝鋒均未得逞,大部隊渡河更是毫無進展,於是喪心病狂的日軍向南岸發射煙霧彈和毒氣彈。灰白色的毒霧順著東北風越過新牆河,吹向南岸。頃刻之間,守軍陣地2公里內的縱深地帶全部被毒煙籠罩。守軍突遭日軍在規模的炮火和毒氣襲擊,指揮、通訊受到破壞,國民革命軍官兵因缺乏有效防毒面具,只能急忙將毛巾、衣服打濕捂住鼻子和嘴巴,驚慌向安全地帶後撤,許多官兵迅速中毒,重機槍連陣地當場中毒死亡就有20多人。張良清趕忙用濕毛巾捂嚴口鼻,總算撿回一條性命。而日軍則乘機集中兵力,在10餘架飛機炮火的掩護下,戴著防毒面具,再次強渡新牆河。二師官兵頑強抵抗,用炮火封鎖河面,幾座浮橋都被炸毀。過了河的日軍,在守軍強有力的火力壓制下,紛紛擊斃,北岸日軍不敢貿然向前,紛紛後撤。
戰地月餅分外香
晚飯時分,司務長率炊事兵將飯菜送到機槍陣地,這時,張連長說話了。他要司務長向後勤部反映一下,後天就是萬家團圓的中秋佳節了,能否提前將月餅送到火線,讓兄弟們再嘗一嘗月餅的味道?
司務長沉思片刻後答應,他會馬上遵照去辦。不一會,月餅就送到了重機槍連所在的戰壕。張連長拿著月餅滿含深情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月圓人不圓。日寇不但不讓咱們同家人團圓,還讓我們中華民族危在旦夕。為了保衛我們的家園,今天就在我們眼前陣亡了30多名兄弟。一寸山河一寸血,說不上明天后天就輪到了我們。為了讓大家再嘗一口香甜的月餅,回味一下家鄉的味道,今天我們就提前過箇中秋節。大家就開心吃好,爭取明天再多殺幾個鬼子,為犧牲的兄弟報仇!張良清也滿含眼淚,咀嚼著月餅,心裡不是滋味。
誓死守衛陣地
第二天,鬼子出動更多戰機,連同大炮一同猛轟南岸一二線陣地,然後排山倒海向機槍陣地湧來。連長沉著冷靜指揮機槍手向衝鋒日軍猛力掃射,日軍一排排倒下。機槍連也付出了沉重代價,陣地還剩20餘名戰士,只有三挺機槍還在向日軍開火。一批批鬼子倒下,一批批鬼子又湧來。這時只有張良清的一挺機槍還在響,其它的機槍全都啞火了。張良清回頭一看,原來是戰友都犧牲了。張良清再看看自己的機槍,發現子彈也不多了,就大喊:“找子彈,找子彈。”戰壕里只有連長、排長還在,於是幫他找子彈。他們剛把子彈送到機槍旁,不幸被鬼子子彈擊中身亡,就犧牲在父親的旁邊。
這時天色漸暗,張良清也疲憊不堪,看看子彈所剩無幾,就突然停了火。嗷嗷直叫的鬼子 以為陣地上沒有子彈了,拚命往上衝殺。在離陣地30米左右時,張良清突然扣響扳機,向鬼子射出了最後的子彈。幾十名鬼子應聲倒下,其它鬼子繼續瘋狂往陣地沖。這時,張良清不幸中彈,一顆子彈從他肚子上打進去,從後背穿了出來。他頓時失去知覺,昏倒在戰壕內。鬼子衝過陣地,急於向南挺進,沒有來得及打掃戰場就走了。 
躲茴洞逃過一劫
由於已是秋天,夜間氣溫很低,凌晨還有一層白茫茫的露水。張良清昏迷一晚,到第二天早上,一身露得浸濕。也許是寒氣襲人,他突然打了一個寒顫,醒了過來 ,試著動了動身子,但全身乏力,站不起來。這時他突然聽到不過處還有呻吟聲,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姓史的士兵,一隻手被炸斷了。他爬到張良清身邊,試著攙扶父親,想一起去追趕部隊。但張良清由於傷得太重,爬不起來,只好叫姓史的士兵先走一步。休息了一陣,張良清擔心後續鬼子會來打掃戰場,就咬緊牙關,強忍疼痛,爬到排頭往一個老百姓的茴洞,躲了起來。果不其然,一會鬼子來打掃戰場了,從洞前經過,但沒有進去搜查,也許他們害怕內面有殘存的毒氣吧。
兩遇好人保性命
張良清想,這樣呆在洞內也不是事,只能等死,於是又從洞內爬出來,爬到了楊家灣屋場後的一座小山上,就躺在地上再也動彈不得了。說來也巧,一個老婆婆提著一個籃子出來撿棉花,剛好從張良清身旁經過,發現了他。不知何因,老婆婆一看到張良清身著軍裝就突然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了起來。還好,父親總算命大,遇到了恩人。老婆婆把張良清扶到自家裝草木灰的雜屋裡住下,拿來一身舊布衣,叫張良清把軍裝換下,還送了一個星期飯給他吃。後來得知,婆婆的兒子也是被抓了壯丁,至今音訊全無,所以她對中國士兵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就這樣過了一個星期 ,張良清身體似乎有了一點力氣,他想去尋找自己的部隊。再說一個大男人,一天到晚要一個老婆婆照顧自己,心裡也不是滋味。於是他從灰房爬了出來,爬到了粵東的新隋屋場附近,就筋疲力盡,昏死在路邊。沒多久,一個年齡和張良清相仿的年青人從這過身,發現了他。年青人趕忙喊來自己的父親,把張良清扶到了他家裡,還弄來草藥給我父親敷傷口。在他們的精心照料下,張良清的傷口漸漸癒合了。
好手藝成就姻緣
因張良清是陝西人,因打仗調派到這裡,對岳陽地形不熟悉,也不知道部隊開到哪兒去了,更不知道回家,於是就在新隋屋場幫人做零工混口飯吃。陝西人都會做饅頭包子,張良清岳母是新隋屋場的姑娘,岳父榮正春是榮中李人,住在榮家灣火車站附近,家裡開了個飯鋪,正需要人手做早點。岳母得知張良清會做麵食後,就請張良清到他店裡做師父。由於張良清忠厚老實,人又吃得虧,深得榮正春全家喜歡。剛好榮正春家有一姑娘,正值婚配年齡,於是要張良清到他家做上門女婿,就這樣張良清總算在岳陽縣落了腳,還養育了8個子女。
命運多舛又被鬼子捉
1942年,父親正在飯鋪做麵食,這時來了幾個日軍模樣的兵,嘰哩呱啦嚷著要吃饅頭,我父親說要他等等,估計是他們覺得父親說話口音不對,懷疑他是國軍的情報人員,就把他抓了起來,關在孫塢日軍的一個據點內。為了逼迫父親承認自己是情報人員,鬼子用盡酷刑,不僅把他吊起來打,還用電擊,痛得父親把口裡咬的劈材都嚼碎了。父親很堅強,自始至終沒有說出自己打鬼子的事。日軍沒有抓到任何把柄,拿他也沒轍,後來我外公四處活動,找人討保,鬼子才把他放出來。 
後記
父親自當兵出來後,就一直沒有跟家裡聯繫上,也沒有回去過,直到1954年,我們幾姊妹生疥瘡,全身奇癢無比。父親說爺爺有祖傳秘方,於是家裡要他寫信回老家,幾經周折才聯繫上。老家父母收到信後很驚訝,因當時國民黨政府已發文老家報了父親陣亡。直到1967年,父親終於踏上闊別30年的回家路,見到了自己的親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