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祥河

嘉慶二十五年(一八二0)進士,官工部尚書。謚溫和。嘗客京師董相國誥邸,與袁少迂(沛)、周芸皋(凱)講求六法。充大清會典繪圖。仁宗六旬,進庚辰萬紀圖詩畫冊,稱旨。寫意花草宗徐渭陳道復,山水私淑文徵明。晚年又涉石濤(道濟)一派。筆頗健舉,然氣韻魄力仍是書生本色。黃鉞告歸,以書萬卷先行,祥河為寫餞書圖,鉞稱其得五峰(文伯仁)意。畫梅亦工。。鹹豐十一年(1861年),因病致仕。次年,卒於京邸,謚“溫和”。其墓在橫山南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祥河
  • 出生日期:1785年
  • 逝世日期:1862年
  • 原名:公璠
簡介,人物生平,清史稿記載,

簡介

張祥河1785-1862清原名公璠,婁縣(今上海松江)人。字號,元卿、詩舲、鶴在、法華山人、謚溫和。照從孫。

人物生平

祥河所作畫,花卉則宗徐青藤、陳白陽,清勁瀟灑,尤工畫梅;山水則師石濤,氣韻筆力都有獨到處。書法摹其從祖張照,圓潤渾厚,自成一家;並善作擘窠大字。著有《小重山房初稿》(24卷)、《詩舲詩錄》、《詩舲詩外錄》、《小重山房詩續錄》(12卷)、《詩舲詞錄》(2卷)等。編纂有《四銅鼓齋論畫集》及《會典簡明錄》等。輯有《秦漢玉印十方》。

清史稿記載

張祥河,字詩舲,江蘇婁縣人。嘉慶二十五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遷戶部主事,累轉郎中。道光十一年,出為山東督糧道。十七年,擢河南按察使,以父憂去官。服除,仍授河南按察使,署布政使。二十二年,祥符決口合龍,賜花翎,詔以河南迭被水災,始終克勤其事,予優敘。二十四年,遷廣西布政使,擢陝西巡撫。西安、同州有刀匪擾害閭閻,祥河飭嚴捕百餘人置諸法,詔嘉之。三十年,文宗即位,應詔陳言,請述祖德,守成法,勵官方,蠲民欠。疏入,報聞。祥河優於文事,治尚安靜,不擾民,言者劾其性耽詩酒。
鹹豐二年,東南軍事日棘,祥河奏言:“陝西興安等地毗連楚境,應舉行團練,擇要防堵。惟鄉勇良莠不齊,易聚難散,不如力行保甲,為緝奸良法。”三年,召還京。四年,授內閣學士,尋遷吏部侍郎,督順天學政。六年,以病罷。病痊,仍授吏部侍郎。八年,擢左都御史,遷工部尚書。十年,加太子太保。十一年,以病乞罷。同治元年,卒,謚溫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