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芳,山東省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理事長。
2020年5月,被山東省評選為“全省抗擊疫情優秀志願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瑞芳
- 主要成就:被山東省評選為“全省抗擊疫情優秀志願者”
- 工作單位:山東省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
- 職務:山東省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理事長
張瑞芳,山東省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理事長。
2020年5月,被山東省評選為“全省抗擊疫情優秀志願者”。
張瑞芳(1918年6月15日—2012年6月28日),原籍北京市,出生於河北省保定市,中國內地女演員。1940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火的洗禮》。1946年,在劇情電影《松花江上》中飾演村姑妞兒。1952年,在戰爭電影《南...
張瑞芳,男,漢族,1976年4月生,雲南龍陵人,1995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雲南省委黨校大學學歷。現任雲南省保山市委政法委副書記。人物履歷 1991.09-1995.07 保山地區農業學校農學專業學習 1995.07-1996.07 龍陵縣象達鄉赧灑村工作 1996.07-1998.05 龍陵縣象達鄉人民政府工作 1998.05-2003....
張瑞芳,女, 漢,1957年10月出生於安徽省渦陽縣。中共黨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1978.2-1982.1 在安徽大學化學系分析化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2.9-1995.6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工作經歷 1982.2-1999.10 在安徽省阜陽市衛生防疫站工作 ...
張瑞芳 張瑞芳,女,現任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監督管理科科長。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22日,被授予“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人物經歷 現任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化妝品監督管理科科長。
張瑞芳 張瑞芳,女,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教師。人物經歷 現任上海市黃浦區教育學院教師。職務任免 2020年12月10日,被教育部提議擔任科學教學指導專委會委員。
張瑞芳 張瑞芳,女,內蒙古人,2014年全國冠軍賽拳擊64kg(第三名),2015年1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競體司擬授予其運動健將稱號。運動生涯 2014年全國冠軍賽拳擊64kg(第三名)。榮譽 2015年1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競體司擬授予其運動健將稱號。
張瑞芳 張瑞芳,男,現任政協湖北省荊州市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擔任職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湖北省荊州市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
張瑞芳 張瑞芳,山東省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理事長。2020年5月,被山東省評選為“全省抗擊疫情優秀志願者”。人物經歷 張瑞芳,山東省利津縣義工服務中心理事長。人物榮譽 2020年5月,被山東省評選為“全省抗擊疫情優秀志願者”。
《藝苑芳草香四溢:張瑞芳》是2010年上海文藝出版集團,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藝苑芳草香四溢:張瑞芳》注重在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簡明扼要地敘述張瑞芳老師的人生道路和從藝經歷,並對其演出的話劇和拍攝的影片予以一定的評論,由此來總結探討其藝術上的創新探索和獨具的表演藝術風格。目錄...
《歲月有情:張瑞芳回憶錄》是2005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瑞芳、金以楓。圖書簡介 1935年“一二·九”學生運動爆發,少年時的瑞芳老師正在就讀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原為抗日宣傳的一名女學生,從此走上革命道路。半個多世紀以來,瑞芳老師的文藝實踐與黨的文藝路線所共同經歷的甘苦滄桑,在同時代人中...
《聶耳》中張瑞芳飾演鄭雷電時穿的紅毛衣是中國電影博物館藏品。在中國電影博物館第十二展廳,有一個電影《聶耳》中的女主人公鄭雷電蠟像。這個蠟像所穿的紅毛衣,正是當年拍攝這部影片時所穿的原件。《聶耳》是新中國第一部表現音樂家生活的傳記片,也是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的重點影片之一。1960年該片在捷克...
張瑞芳主持拍攝電視劇《上海屋檐下》時使用的攝像機是近現代文物。1982年時任上影演員劇團團長、著名表演藝術家張瑞芳老師躬身指導、親自拍板,由上影演員劇團演員張雪村同志著手辦理,在市委宣傳部陳沂老部長的大力支持與直接審批下,從北京交易會購得這台攝像機。隨後,正是這台攝像機將夏衍名作《上海屋檐下》話劇...
張喆(1923年9月-1996年),又名張瑞芳,女,河北省高陽縣人,1938年參加八路軍,1940年入黨。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96年,張喆在北京逝世,享年74歲。人物生平 1922年,張喆生於河北省高陽縣。張喆生長在較富裕的家庭,抗戰以前曾上過4年初小。1939年她17歲的時候,曾教過一個時期的國小。1940年18歲時...
《大地芳草》是2003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大地芳草》主要內容:張瑞芳是大眾熟悉的表演藝術家,嬋娟、瑞珏、趙玉敏、鄭雷電、李雙雙……其在舞台和銀幕上的一系列藝術形象的塑造,不僅多側面地展示了她的藝術才華,成為現代民族戲劇和電影藝術的經典之作,也是中國女性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特有風貌的真實...
《李雙雙》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喜劇故事片,由李凖編劇,魯韌導演,張瑞芳主演,仲星火、劉非、張文蓉等出演,於1962年3月12日上映。該片根據李凖的小說《李雙雙小傳》改編,講述了性格火辣爽直的農村婦女李雙雙熱心集體事業,與自私落後現象作鬥爭,幫助丈夫喜旺提高思想覺悟的故事。劇情簡介 李雙雙是孫莊生產隊社員孫...
《中國古代小說中的動物形象變遷研究》是張瑞芳創作的文學研究著作,首次出版於2020年10月。該書通過分析動物形象在古代小說中的整合變遷,揭示各民族互相融合、中外文化交流等外部環境對於中華文化形成的推動與補充;以故事個案為例,梳理動物形象在古代小說中的外部形態、內在神性、身份性別、角色作用等方面的變化,探究...
《鳳凰之歌》是江南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攝製的故事片,由趙明執導,張瑞芳主演,李明、康泰等出演。該片改編自黃梅戲《王金鳳》,講述了童養媳出身的農村女青年王金鳳在中國共產黨的指引下,學習文化,提高了思想覺悟,不但為個人爭取到婚姻自由,而且帶領鄉親們走上合作化道路的故事。劇情簡介 金泉山是一個古老閉塞、...
《企業出納實務》是2014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瑞芳、左桂雲。內容介紹 本書是全國高職高專教育規劃教材,也是高職高專財務會計類專業“教學做”一體化系列教材之一。本書立足於企業出納會計工作的實際需要,在總結近年來會計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基本內容包括:認識出納崗位工作、庫存現金核算與...
《松花江上》是金山執導的劇情電影,由張瑞芳、王人路、浦克等主演,於1947年在中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九一八”事件之後,生活在東北松花江畔的人們飽受侵略者欺凌,最終覺醒,走上抗日道路的故 事 。劇情簡介 東北松花江畔的一個小村莊裡,人們都盼望著來年豐收的年景。一個青年和一個大漢趕著糧食車到集市上出售,...
《南征北戰》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戰爭片,由成蔭、湯曉丹聯合執導,陳戈、馮喆、張瑞芳等主演,於1952年上映。該片改編自話劇《戰線》,講述了解放戰爭初期,在華東戰場上,人民解放軍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正確運用毛澤東運動戰的戰略思想,消滅敵人取得勝利的故事。劇情簡介 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在山東地區與...
《大河奔流》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劇情電影,由謝鐵驪、陳懷皚執導,張瑞芳主演,於1978年上映。該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黃泛區人民民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以及解放後他們回響黨的號召,改造黃河、變害為利的英雄業跡。劇情簡介 1938年,黃河岸邊鐵牛村。由於蔣匪軍...
《泉水叮咚》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兒童片,由石曉華執導,張瑞芳主演,張翎飛、牛犇參演,於1982年上映。該片講述退休教師陶奶奶發揮餘熱,開辦義務幼稚園,為雙職工排憂解難的故事。劇情簡介 退休的陶奶奶原是一位幼稚園教師。她和在音樂學院學習的侄女雪莉剛搬進新村不久,就接到教育局邀請她去海濱療養的通知。雪莉...
《三年》是由趙明執導,張瑞芳、項堃、舒適、柏李等主演的電影,於1954年上映。影片主要講述了解放初期,上海少數的不法資本家投機倒把,搗亂市場,大明紗廠工人停工,紡織工會副主席陳英親自來到廠里,幫助工人們解決困難的故事。故事概述 1950年2月,少數的不法資本家投機倒把,搗亂市場。上海私營大明紗廠資方、經理...
北京智雲盈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於2018年12月26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張瑞芳,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技術開發、技術推廣、技術轉讓、技術諮詢、技術服務;銷售自行開發的產品;計算機系統服務;基礎軟體服務;套用軟體服務;軟體開發;軟體諮詢;產品設計;模型設計;包裝裝潢設計;經濟貿易諮詢;教育諮詢(中介服務除外);文化諮詢;...
話劇四大名旦之稱,始自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重慶。在抗戰時代,重慶創造了中國話劇的黃金時代,女演員舒繡文、白楊、張瑞芳、秦怡演藝超群,被公認為四大名旦。1943年5月,夏衍從香港輾轉回到重慶,成為重慶文藝界領導人之一。在一次戲劇創作座談會上,他說:“京劇有四大名旦,話劇也有四大名旦,白楊、舒繡文、張瑞芳、秦怡...
《萬紫千紅總是春》是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9年攝製的電影,由沈浮執導,張瑞芳、沙莉、高博、汪漪、陳立中等主演。電影的主要劇情為:1958年,上海的家庭婦女組織起來參加社會勞動。里弄的居民小組長王彩鳳在丈夫劉根發的支持下,報名參加里弄的玩具生產組,遭到婆婆的反對。蔡桂貞的丈夫鄭寶卿有嚴重的大男子主義,阻撓...
《國家至上》演出的主要演員,除了張瑞芳外,還有魏鶴齡、石羽、張立德、錢千里。張瑞芳不僅演出了張孝英倔強的性格,也演出了年輕一代回民愛民族、愛國家的熱忱。由於她的表演樸實、自然,既有深沉的思索,又有火樣的激情,將一個活生生的張孝英,展出在觀眾的面前。《國家至上》的演出,非常成功。特別是在回民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