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琪瑛

張琪瑛

張琪瑛(196年-217年),字不詳(或琪瑛為字,名不詳),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省豐縣)。她的曾祖父張陵是西漢留侯張良的十一世孫、天師道(五斗米道)教祖,她的父親是東漢末年割據漢中的軍閥張魯。張琪瑛繼承家說,是五斗米教的傳人。

基本介紹

  • 本名:張琪瑛
  • 別稱:張天后
  • 所處時代:東漢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196年
  • 去世時間:217年
  • 主要成就:繼承父親志繼續傳播五斗米道
  • 籍貫:沛國豐縣
  • 信仰:五斗米道
人物生平,隨父習道,一議婚事,隨父降魏,軼事典故,終生未婚,觀子山下育二龍,人物評價,家庭成員,個人成就,墓祠遺址,

人物生平

隨父習道

張琪瑛父親張魯在漢中二十多年,信徒眾多,成為漢末一支頗有實力的割據勢力,這期間,張琪瑛也隨父親學習五斗米道教義等。
張琪瑛

一議婚事

建安十九年(214年)春,馬超丟失冀城,走投無路投靠張魯後的馬超,很受張魯的欣賞,封受馬超當時僅次於自己的都講祭酒,還打算把比馬超小整整20歲的張琪瑛嫁給馬超。部下勸說:馬超這樣連自己的親戚都不愛惜,焉能愛護別人?”張魯於是沒再堅持。馬超認為張魯不足與其謀大事,後來聽說劉備圍困了劉璋,就暗地寫信給劉備,投降了他。

隨父降魏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親率十萬大軍西征漢中,抵達陽平關,張魯想要投降曹操。但張琪瑛叔叔張衛不聽,率數萬人馬堅守陽平關,為曹操所破。張魯帶著張琪瑛及一家家老小謁見曹操,曹操任命他為鎮南將軍,以客禮相待,封張魯為閬中侯(一作“襄平侯”),食邑一萬戶。張魯一家跟隨曹操回鄴城。曹操封張琪瑛五個哥哥為列侯
曹操將張琪瑛許配給兒子曹宇。據張魯女墓記載,張琪瑛不久之後就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去世,死後還葬漢中。

軼事典故

終生未婚

因與曹宇成婚時間相當短,民間傳說張琪瑛並未嫁於曹宇,沒有追隨父親而是出家留居沔陽(勉縣),在今觀子山繼續習傳五斗米教,遠近馳名。
勉縣當地,流傳這樣的一個故事。張魯打算把自己女兒嫁給馬超,但是手下勸諫張魯:馬超半生梟雄,連至親都不愛,怎么會愛你們呢?後來馬超知道張魯不是幹大事業的人,離開漢中後,投靠了劉備。劉備稱帝,馬超升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重返漢中,鎮守陽平關 (今勉縣老城),而此時張琪瑛已經去世。公元222年,四十七歲的馬超也病逝勉縣,葬於漢水北岸,雷公山下。馬超墓與張魯女墓隔漢江而望,相距十餘里。讓後人感嘆到:生前未能結為夫妻,死後卻同葬勉縣,相依相伴一千多年,也算是了卻了二人生前未果的姻緣。後世亦有“兩祠廟峙軍山下;二墓古高漢水邊。”的感嘆。
三國戰紀:馬超張琪瑛概念畫三國戰紀:馬超張琪瑛概念畫

觀子山下育二龍

根據《道家雜記》中的記載,張魯女,曾經在觀子山下,浣衣洗澡,便孕育兩子,一名“青龍太子”一名黃龍太子,如今刻畫在女郎祠大門兩旁。
張琪瑛

人物評價

王維《送楊長史赴果州》: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馬道一千里,猿聲十二時。官轎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別後同明月,應聽子規啼,
王漁洋寫有《女郎廟》:朝過女郎道,遙望女郎祠。溪水疑環佩,春山學黛眉。千秋丹橘熟,一徑碧苔滋。日暮神靈雨,西風滿旌旗。清風常護女郎廟,明月高懸觀子山。綠水沉星,崖山跋涉尋女郎;青松掛月;山下佇立憶芳魂。

家庭成員

張良:字子房留侯
女郎祠張天師像女郎祠張天師像
曾祖父:張陵字輔漢
曾祖母:雍氏一雲孫氏,名不詳,張道陵之妻
祖父:張衡字靈真,五斗米道嗣師。
祖母:盧氏:張魯之母,通稱:張魯母、盧夫人
父親:張魯(?—216年),字公祺(《後漢書》作公旗)。祖籍沛國豐縣(今江蘇豐縣)。東漢末年割據漢中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個人成就

張魯投降曹操之後,漢中大量人口隨張魯遷徙到三輔之地,五斗米道影響頗大。後世為了紀念她,為她建立了廟祠等。

墓祠遺址

相傳張琪瑛死後葬陝西省勉縣溫泉鎮光明村,信徒為其立廟紀念,考其廟當建於西晉,歷經各代維修。一般稱為張魯女。
張琪瑛
張魯女墓,亦名女郎祠,又名女郎廟。在勉縣東南約10公里處的溫泉鎮光明村的觀子山頂上,舊有祠廟三十餘間及塑像、磚塔、碑褐等文物。
1985年,勉縣人民政府,把張魯女墓定為縣級文物遺蹟保護單位。1987年在政府支援下,重建一小祠。1996年,經勉縣文化局、勉縣博物館批准,勉縣溫泉鄉光明村籌款51552.65元,重修女郎廟5間。女郎廟及其墓地香火日盛。2000年,漢中市政府將張魯女墓確定為市級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立有保護標誌。2001年,勉縣溫泉鎮政府、勉縣博物館在女郎山頂建墓亭,立墓碑,碑正中為“漢五斗米教首張魯之女琪瑛之墓”,上款為“生於漢建安元年七月十二日,卒於漢建安二十二年三月二十日,享年二十二歲”。
張魯女墓及祠已經成為勉縣旅遊勝地之一,逐步恢復著昔日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