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獻忠家廟
- 地理位置:四川省綿陽市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 景點級別:無評級
地理位置,歷史故事,建廟經過,
地理位置
歷史故事
張獻忠,明末農民起義領袖、大西王,字秉吾,號敬軒,人稱“八大王”,陝西延河人。他瘦高個,長條臉,常戴尖氈帽,身著胡桃衣,腳蹬軟統靴,愛聽三國故事,喜好算學,精通《孫子兵法》,善於帶兵打仗,人稱“天資英雄,足智多謀,其才足以治國”。
張獻忠參拜文昌帝君時說,你姓張我也姓張,你就是我的祖先,我就是你的後裔,你幫助我打了勝仗,我就認您為祖宗了。於是追封文昌帝君張亞子為“始祖高皇帝”,還讓當地裴、賈二姓司香護廟。崇禎十七年(1644年),張獻忠在成都建大西國,曾撥銀五萬兩、調集工匠數千人維修七曲山文昌廟,並敕封為“天聖神祠”,認作家廟,又叫太廟。張獻忠還即興賦詩:“一線羊腸游天堂,此處事事永無憂,神是仙來仙是神,世世流傳與天休。”
傳說張獻忠初過梓潼,夜夢一家族兄弟送上貼子,勸誡他不要殺害梓潼百姓。第二天早晨,張獻忠便告誡手下將士:“我與文昌已經聯宗認祖了,梓潼百姓就是我的兄弟,誰都不許傷害他們!”從此梓潼人民平安得福。傳說雖不可信,但當地曾發掘到一通張獻忠部下的禁令碑,叫《大西驍騎營都督府劉禁約碑》,碑文記載張獻忠部隊紀律嚴明,不許“妄害良民”,不許“擅娶本土婦女為妻為妾”,違者“連坐”、“捆打”,直至殺頭。因此,張獻忠受到梓潼人民的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