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精要》是貴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艷婷,梁曉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氏醫通精要
- 作者:程艷婷、梁曉崴
- 出版社:貴州科技出版社
- 定價:42.49 元
- ISBN:9787806625347
《張氏醫通精要》是貴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艷婷,梁曉崴
《張氏醫通精要》是貴州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程艷婷,梁曉崴...
《中醫傳承——張氏經絡收放療法精要》是2017年4月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喜寬。內容簡介 經絡收放療法屬於中醫學外治範疇,是中醫特色治療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由河南省民間醫生張德文先生創立的一種以人體經絡精氣神為主體,以“十二經絡立世全”為理論核心,上合天干地支,又配八卦陰陽五行治療疑難...
敘為醫(137)第十節 《褚氏遺書》選錄(138)除疾(138)審微(139)辨書(140)第十一節 《北夢瑣言》選錄(140)梁趙意醫(141)第十二節 《王令集》選錄(142)醫諭(142)第十三節 《東坡志林》選錄(143)記與歐公語(143)第十四節 《本草衍義》選錄(144)八要六失(144)醫者須通古今守...
大便不硬者,減大黃為用,蜜劑解毒丸主之。不然,藥誤病久,終為枯害。”各家論述 張璐:乃目傍竅中流出薄稠水,如膿腥臭,拭之即有,久則目亦模糊也,嗜燥耽酒,痰火濕熱者,每多患此,竹葉瀉經湯、千金托里散,先後收功,久不治,亦有暗傷神水,耗損神膏之患。(《張氏醫通精要》)
汗多不止。附方 名稱:蒼朮白虎湯 組成:蒼朮,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出處:《張氏醫通》功用:治濕溫、多熱足冷、及暑郁、秋疫役勞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沈紹功全科臨證精要》:“白虎湯...加蒼朮,名為蒼朮白虎湯。清熱燥濕,可治白虎湯證兼濕困的濕溫證、風濕熱證。”
張瓊林老師治學臨證60於載,總結著就《臨證碎金錄》積張氏父子三代"從醫為民,精誠治病"之大成,尤其是張瓊林老師60餘年醫教研生涯之精華,為當代又一大醫精要,其出版發行僅1年,在全國就引起極大反響,得到業內高層專家的紛紛讚許,已再版4次仍供不應求,可見此書還將在全國中醫藥界產生深遠的影響。張老少年時代...
為象牙的屑末。性味甘寒。功能清熱定驚,拔毒生肌。適用於痰熱驚癇,喉痹腫痛,癰腫瘡毒,痔漏等症。方劑舉例 珍珠散《張氏醫通》:珍珠、爐甘石、唬泊,龍骨、赤石脂,鐘乳石、硃砂,麒麟竭、象皮。治外症潰爛不長肉。文獻摘錄 《本草綱目》:下疳,燒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瘡不合。來源 為象科動物亞洲象的牙齒...
《金史本傳》對其評價很高,稱讚他“精於醫,貫穿《素》《難》之學,其法宗劉守真,用藥多寒涼,然起疾救死多取效。”張從正一生寫了十餘種醫著,後被學生輯為《儒門事親》一書,共十五卷,詳細介紹了汗、吐、下三法的學術觀點,記載了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並附有醫案。此書對研究攻邪派的學術思想,...
作者馬冠群,晚清醫家,清代孟河名醫馬培之的後裔。作者集臨證和學習心得,擇取《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備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聖濟總錄》《證治準繩》《張氏醫通》等醫書的精要之處進行點評,指明精要,訂正謬誤,宣達奧旨,彌補了前人之不足,並切合實用,有較高臨床價值...
張氏醫通(清·張璐撰) 248 醫學真傳(清·高世拭撰述) 249 醫學心悟(清·程國彭撰) 249 串雅內外編(清·趙學敏撰) 250 醫學源流論(清·徐大椿撰) 251 蘭台軌範(清·徐大椿撰) 252 醫貫砭(清·徐大椿撰) 253 羅氏會約醫鏡(清·羅國綱編) 254 醫學三字經(清·陳修園著) 254 醫學實在易(清·陳修園...
2.遠志丸(《張氏醫通》),治因驚夢寐不寧,神不守舍者。遠志 3.遠志散(《太平聖惠方》),治心虛,勞損贏度,四肢無力,心神昏悶。4.石刻安腎丸(《不居集》),治腳膝軟弱,夜夢遺精,小便滑數。5.遠志湯(《備急千金要方》),治產後心悸不定,恍惚昏憒,語言錯亂。6.遠志飲子(《證治準繩·類方》)...
《醫學達變》是2023年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醫學達變》,為張氏學術的結晶,書分內外兩編。內編以“作”為主,發揮醫理,獨辟新義;外編以“述”為主,纂輯經論,旁及各家。其所以《達變》名者,據原書自序說:“不識成法,焉有準繩;拘守成法,何能治病?必也守經通權,由常達變,方為醫...
⑾坡仙:蘇軾,號東坡居士,人亦謂坡仙。 楞伽經:佛經名。蘇軾著《楞伽經·跋》云:“如醫之有《難經》,句句皆理,字字皆法。”⑿“難經”六字:元代滑壽在《難經本義·自序》中謂:此書“蓋本《黃帝素問》《靈樞》之旨,設為問答,以釋疑義。”張氏亦主此說。⒀什一:十分之一。《孟子·滕文公...
張元素所創的藥物歸經說,引經使說對後世臨床處方用藥頗有幫助。李時珍曾對他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大揚醫理,靈素(指《黃帝內經》)之下,一人而已。”張氏的歸經理論,得到了李東垣、王好古的推崇。如王好古所著的,《湯液本草》一書中,論述歸經的藥物已多達81種之多。明代 到了明代,有的本草書籍已為藥物...
67.明・費伯雄《醫酵》68.清・傅山《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注釋》69.清・宋麟祥《痘疹正宗》70.清・張璐《張氏醫通》71.清・高鼓峰《四明心法》72.清・徐靈胎《蘭台軌範》73.清・郭志邃《痧眼玉衡》74.清・祈坤《外科大成》75.清・陳士鐸《洞天奧旨》76.清・何夢瑤《醫碥》77.清・...
張氏祖籍四川綿竹縣,明初,其先世因軍功世襲“紹興衛指揮”,遂移居浙江。景岳幼稟明慧,讀書不屑章句,於經史百家無不博覽,通易理、天文、兵法之學,尤精於醫學。早年即遵父訓學習《內經》,14歲隨父至京。其父壽峰公為定西侯客,景岳因而遍交術士,曾從名醫金英學醫數載,盡得其傳。壯年從戎幕府,遊歷...
醫學正傳、韓氏醫通、赤水玄珠 第26冊 綜合類5 醫學入門、古今醫鑒 第27冊 綜合類6 萬病回春、先醒齋醫學廣筆記、醫宗必讀、醫門法律、增補病機沙篆、證治匯補 第28冊 綜合類7 景岳全書 第29冊 綜合類8 石室秘錄、辨證錄、張氏醫通 第30冊 綜合類9 醫學心悟、醫方一盤珠、醫碥、蘭台軌範、醫林改錯...
清道光八年(1828年)章楠《醫門棒喝》初集成,論《全書》云:“或曰:嘗見誦景岳者,其門如市”,則自順治中葉至1828年的近200年間,幾為醫所必讀,可見景岳的溫補理論之影響深遠,《全書》之流傳廣泛。《質疑錄》,共45論,為張氏晚年著作。內容系針對金元各家學說進行探討,並對早期發表的論述有所修正和...
張氏祖籍四川綿竹縣,明初,其先世因軍功世襲“紹興衛指揮”,遂移居浙江。景岳幼稟明慧,讀書不屑章句,於經史百家無不博覽,通易理、天文、兵法之學,尤精於醫學。早年即遵父訓學習《內經》,14歲隨父至京。其父壽峰公為定西侯客,景岳因而遍交術士,曾從名醫金英學醫數載,盡得其傳。壯年從戎幕府,遊歷...
”於是,遵循“非合聖賢所酌至中與身所試屢驗者,寧闕而不錄”的原則,匯考王氏之《準繩》、張氏之《類經》及繆氏之新書等各家醫論、醫方,擇取其精奧,撰集而成《醫約》一書。所謂“約者,使有所歸也。”流傳版本 現存明崇禎十四年(1641)刻本。作者簡介 陳澈,字三山,號雪潭。福建三山人,約生活...
《精要》一書,不但與張氏《類經》先後媲美,便以讀者學習運用;循此深入,並可升堂入室矣!圖書目錄 概論 一、《內經》的成書 1.《內經》的書名 2.《內經》的作者 二、《內經》的理論體系 1.陰陽五行學說 2.藏象學說 3.經絡學說 4.病因病機學說 5.病證學說 6.診法學說 7.治則學說 8.針刺學說...
楊士瀛:傷寒類書活人總括、仁齋直指方論、醫脈真經、察脈總括。葉大廉:葉氏錄驗方。元代李辰拱:傷寒集成方法、胎產救急方。鄒鋐:壽親養老新書。熊產明:類編南北經驗醫方大成。許宏:金鏡內台方議、湖海奇方。明代黃至:黃氏醫案。雷伯宗:千金寶鑑。雷竣:傷寒發明、醫學真經。童養學:傷寒指掌補註。...
蘇東坡雲∶只圖愈疾,不欲困醫。徐氏曰∶小兒致疾之由,有婢媼明知而不敢言者,當委曲善詢之,若加以聲色,是緘其口也。旨哉斯言!(《活動芻言》)幼科有拿掐法,乃按摩之變也。小兒未周歲,難以藥餌,治誠宜之。(《保嬰撮要》)急驚之證,搐搦反張,頭搖目竄,唇動牙咬,壯熱痰潮,神昏便秘是...
張氏師古而不泥古,提出“勿滯仲景紙上語”的觀點,非常具有革新思想。李杲 李杲(公元1180-1251年),字明之,號東垣老人,是著名醫家張元素的高徒,他發探了張氏臟腑辨證之長,區分了外感與內傷。認為“人以胃氣為本”,“內傷脾胃,百病由生”。首創內傷學說理論,代表作是《脾胃論》。他採取了一套以“...
35 黃庭經醫疏周楣聲 36 中國醫學大成.11.醫燈續焰 37 腹針 38 中國醫學大成.18.增補評註溫病條辨 39 百病揉肚特色療法 40 吳神父新足部健康法二 41 杜氏推拿 42 全息醫學 43 中醫望診相法 44 經絡全息刮痧法(文字版)45 金針王樂亭 46 中國醫學大成.13.瘟疫論.重訂醫門普度溫疫論.張氏溫暑醫旨 47 ...
周氏讀書治學極為嚴謹精博,在臨床實踐中,能學以致用,運用所學的醫理指導臨證治療。在學術上,他多宗張璐、葉天士,故於臨證時每取張氏學說。其學術觀點與張氏頗相近似。周氏在江淮間為官之際,時常在冗忙的政務之間像一般醫生那樣為人治病療疾,故對疑難病證的治療也頗為得心應手。生平著述 周氏是一位很...
凡《靈樞》《素問》金元醫家著述及《薛氏醫案》《綠岳全書》,無不精研,深得其秘旨,遂以醫名於世,著《醫學精要》、《娠科纂要》。嘉慶甲子年(1804)設塾授徒,業醫者數人,《醫學精要》一書即為其授徒教本,學術傳兒子黃紹官、黃淮官、黃善官、黃晉官等,並編著《嶺南逸史》。
1943年,隨張根桂(“張一帖”第十三代惟一傳人)習醫,後與張氏愛女張舜華結為伉儷,共同成為第十四代傳人。夫婦二人雙雙被定為“新安醫學”流派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內科”代表性傳承人。李老是“新安醫學”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之一。“新安醫學”在中醫學的構建與發展中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是中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