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明,歷史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思想史研究,尤其是中國古代政治思想史、中國古代宗教思想史研究,並在史學理論方面有所思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榮明
- 外文名:Rongming Zhang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天津市
- 出生日期:1956年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歷史系
- 代表作品:《信仰的考古——中國宗教思想史綱要》
- 職稱:教授
- 學歷:博士
個人簡介
學術成果
主要學術觀點
主持科研項目
- 春秋戰國轉型期社會心態研究,教育部一般項目,1997.
- 儒教與國民宗教的比較研究,教育部留學歸國基金,2001.
- 漢魏六朝的信仰與社會生活,教育部重大項目,2008.
- 儒道佛的特質與六朝時期三教融合研究,國家一般項目,2011.
主要論著目錄
2.《春秋戰國時期地方行政制度的演變》,《寶雞師院學報》1990年第1期。
3.《從管仲改革看中國古代國家形態的演變》《齊魯學刊》1990年第1期。
4.《稷下儒家的政治理論》,《管子學刊》1990年第1期。
5.《“管子原本考”商榷》,《管子與齊文化》,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1990年。
6.《齊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化建設》,《天府新論》1990年第2期。
7.《“約法三章”考》,《社會科學戰線》1990年第3期。
8.《論殷周神權政治的特點》,《煙臺大學學報》1990年第4期。
9.《稷下儒家政治理論的特徵》,《天津社會科學》1990年第6期。
10.《精神考原》,《天津師大學報》1991年第1期。
11.《論周代上帝觀》,《社會科學輯刊》1991年第1期。
12.《論殷周上帝觀》,《齊魯學刊》1992年第3期。
13.《“上達”“下達”發微》,《孔子研究》1993年第1期。
14.《從管仲改革看中國古代軍制的演變》,《管子學刊》1993年第3期。
15.《周代天神說駁證》,《天津師大學報》1993年第3期。
16.《道德小考》,《北方論叢》1993年第5期。
17.《從中國古代學術變遷看漢代新儒家的來源》,《天津社會科學》1994年第3期。
18.《帝與道》,《天津師大學報》1994年第3期。
19.《管仲改革標誌著齊國社會形態的轉變》,《管子學刊》1994年第3期。
20.《稷下儒家政治理論初探》,《大同高專學報》1994年第4期。
21.《“黎民”本義考》,《江漢論壇》1994年第5期。
22.《從管仲改革看中國古代社會形態的轉變》,《王玉哲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4年。
23.《論殷周宗教的時代特徵》,《殷都學刊》1995年第1期。
24.《研究生培養中的兩個問題》,《南開教育論叢》,1997年第3期。
25.《中國文化的帝與宇宙生成原型》,《天津師大學報》,1997年第4期。
26.《西周金文和春秋經傳中所見周代祖廟制度》,《管子學刊》增刊,1998年。
27.《周禮國野鄉遂模式探原》,《史學月刊》1998年第3期。
28.《殷周時代的宗教組織》,《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3期。
29.《社祀與殷周地緣政治》,收入《南開大學歷史系建系七十五周年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
30.《商周時期的祖、帝、天觀念》,《南開大學歷史所建所二十周年紀念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1999年。
31.《商周時代的族權、政權與教權》,《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1卷,1999年。
32.《商周時代的國家結構與國家宗教》,《社會科學戰線》2000年第2期。
33.《儒教研究的里程碑》,《孔子研究》2001年第1期。
34.《中國上古國家的產生及其特徵》,《史學月刊》2001年第2期。
35.《中國古代國教的邏輯結構和定義》,《宗教與世界》2002年第2期。
36.《論董仲舒的政治神學》,《天津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37.《漢代儒術與政治》,《天津師大學報》2003年第5期。
38.《秩序宗教與生命宗教》,《南開學報》2003年第6期。
39.《漢代章句與“白虎通義”》,《學術研究》2004年第2期。
40.《晉書中的私觀念》,收入《公私觀念與中國社會》,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41.《詩書中“哲”義小考》,《管子學刊》2005年第1期。
42.《文本比較方法探索》,《歷史比較的新視野——中西歷史比較研究學術論壇論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43.《劉澤華先生學術思想管窺》,《王權與社會》,崇文書局,2005年7月。
44.《歷史學是否科學——以阿克頓史學為例》,收入宮長為主編《史海偵跡》,香港新世紀出版社,2006年。
45.《“長平之戰”與歷史研究》,收入趙聰惠主編《趙文化論叢》,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6.《儒教與道教關係的個案分析》,《管子學刊》2006年第1期。
47.《中國上古宗教思想的基本特徵》,收入《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48.《中國傳統宗教思想的功能和類型》,《天津師大學報》2006年第5期;《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6年第12期摘要。
49.《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學科定位》,《南開學報》2006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7年第2期全文轉載;《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07年第1期。
50.《儒學與儒教之爭辨析》,《孔子研究》2007年第1期。
51. 《政治與學術之間的漢代章句學》,《南開學報》2007年第1期。
52. 《儒教是否宗教:困境和出路》,《國際儒學研究》第十五輯。(九州出版社,2007年2月)
53. 《客觀主義、結構主義與新客觀主義》,《邯鄲學院學報》2007年第2期。
54. 《近百年中國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變動趨勢》,《學術月刊》2007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07年第4期。
55.《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對象、任務和方法》,《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第一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6月。
56. 《炎帝的傳說及其文化意義》,收入霍彥儒主編《炎帝·姜炎文化與和諧社會》,三秦出版社,2007年8月。
57. 尤銳《儒家思想的基礎》(書評),《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五輯,商務印書館,2007年。
58. 《漢代章句考略》,收入朱鳳瀚、趙伯雄編《仰止集——王玉哲先生紀念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59.《秦漢皇帝觀念再認識》,《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1月31日第3版。
60.《從南無教看秘密宗教信仰的特點》,《管子學刊》2008年第1期。
61.《本想家、思想家和思想史家》,《天津社會科學》2008年第3期。
62.《強秦因何“二世而亡”》,《中華讀書報》2008年7月9日第12版。
63.《人文關懷與學術理念的統一》,《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8期。
64.《秦漢政治信仰建設及啟示》,收入陝西省公祭皇帝陵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編:《紀念人文初祖皇帝、建設民族精神家園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65.《中國傳統信仰的二元對峙》,《社會科學戰線》2009年第3期。
66.《如何讓史料說話》,《天津師大學報》2009年第2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9年第3期轉載。
67.《歷史真實與歷史記憶》,收入瞿林東主編《史學批評與史學文化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68. 《漢代皇帝觀念形成的背景、過程和性質》,《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第2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
69.《近百年中國思想史研究探索與反思》,《西北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09年第9期全文轉載。
70.《中國傳統信仰與社會》,《湖南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70.《阮籍思想研究中的三個問題》,《孔子研究》2010年第2期。
71.《儒教、國民宗教與政治神學》,《天津師大學報》2010年第3期。《新華文摘》2010年第14期轉載,約5千字。《高等學校文學學術文摘》2010年第4期,學術卡片。
72.《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思想格局與發展趨勢》,《史學月刊》2010年第10期。《光明日報》2010年11月02日第12 版,摘要。
73. 《歷史真實與歷史記憶》,《學術研究》2010年第10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1年第4期摘要3000字。
74. 《思想史研究的三個根本問題》,《湖南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75.《秦帝國政治模式分析》,《天津師大學報》2011年第4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1年第5期“學術卡片”。
76.《讖謠與兩晉南北朝政治》,《理論學刊》2011年第8期。
77.《六祖禪法管窺》,收入黃夏年主編《臨濟禪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78.《民間儒學與官方儒學》,《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1期。
79.《郭象政治觀剖析》,《中國思想史研究》(2012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
80.《士人“仕而不事”心態剖析》,《天津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
81.《中國傳統政治理論的四個重要問題》,《理論學刊》2013年第2期。
82.《魏晉思想的世俗與超俗》,《天津師大學報》2013年第2期。《新華文摘》2013.13全文轉載。
83. 《淺談歷史研究的三種範式》,《史學月刊》2013年第10期。
84.《〈莊子·齊物論〉論“彼”與“是”》,《南開學報》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