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杜鵑

張杜鵑

張杜鵑(1874-1943),家名清源,又名軍,字偉吾,廣東興寧市寧中鎮鵝湖村塋下人。早期同盟會會員,在南洋辦報時頗受孫中山倚重,被譽為“既能文又能武”的革命骨幹。當時同樣受到賞識的汪兆銘被孫中山改名“精衛”,同時為張清源取名“杜鵑”。精衛和杜鵑,同為義鳥,精衛填海,杜鵑喋血。

基本介紹

  • 本名:張杜鵑
  • 別稱:Zhang Dujuan
  • 字號:字偉吾
  • 出生地:廣東興寧市寧中鎮鵝湖村
  • 出生時間:1874
  • 去世時間:1943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張杜鵑(1874—1943年)原名清源,字偉吾,興寧縣寧中區鵝湖鄉人。“杜鵑”是他在南洋主持報館工作時孫中山給取的筆名。張在少年時勤奮好學,熟讀經史,喜作詩文。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為謀出路考入廣東將弁學堂。在校結識姚雨平、張醁村等人,並經姚介紹加入同盟會。畢業後,先在廣東督練公所任職,後調新軍炮兵中隊。其間,張在對清政府不滿的清軍官中做工作,從中發展同盟會員。宣統二年(1910年)廣東庚戌新軍起義,張是領導者之一。起義失敗後,前往香港,由胡漢民介紹到新加坡見孫中山,被安排在《興中報》主管宣傳工作。此後,歷任《興中報》、《華僑日報》、《中華日報》主筆,積極鼓吹革命。其所寫政論文章,頗為孫中山賞識,親筆題寫“文武全才”條幅相贈。
辛亥革命失敗後,張在南洋一面繼續辦報,一面鼓勵僑胞在國內投資辦實業,以培育人才,支持革命。民國2年(1913年),與雲南同盟會員趙養初商議發動華僑投資興辦雲南箇舊錫礦。及後,經雲南督軍唐繼堯支持,簽訂了開發協定,開發後收到很大效益。唐賞識張的才華,特聘他為顧問,並委以唐氏代表身份,在南洋遘選一批華僑子弟到雲南講武堂學習。這批青年畢業後,有的返回廣東。追隨孫中山,參加北伐戰爭和後來的抗日戰爭,不少人後來成為有名的將領。
民國16年(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張對蔣介石排除異已、專橫獨藏極為憤慨,曾作討蔣檄文斥其“不惜革命同人流盡鮮血,占來一己天下。”
時有廣東省建設廳長鄧彥華,在《建設月刊》發表污衊醜化客家人的文章,引起廣州各界客家人的公憤。張撰文嚴加駁斥,歷述客家人的歷史由來、社會地位和歷代所作的貢獻與功績,有“源遠流長,人文輩出,功在國家,不容侮蔑”等句。廣州客屬學生及各界客家人集會抗議,令鄧彥華不得不公開道歉。
民國19年(1930年)張在廣州賦閒,以筆耕度日。當時摯友熊長卿等把他推薦給省主席陳銘樞,陳委派張任儋縣縣長。張到任後,整頓中國小教育,興修水利,並致信南洋華僑,邀請他們投資建設海南島。這些措施,取得一些成績。後因不服水土致疾。任期不到一年,便辭官歸里。
在家鄉,張倡導辦起灌新學校,並向社會募捐集資加固寧江河堤、植樹造林,還撰文支持集資興建縣城西河橋等。張著述甚豐,曾自校詩文集成巨冊,時值抗日戰爭,未及印行,至“文化大革命”時遭焚毀。民國31年7月6日,病逝原籍“斗廬”。

人物生平

新軍畢業 加入同盟舉義旗
張清源生於1874年3月18日,父張玉貴,母饒氏,生有兒女八個,清源居長。張家世代務農,家境清貧,但張清源有一遠房舅父,是清末秀才,在家設館教學,村中頗有名氣。他11歲時,才以親戚關係在其私塾就讀,勤奮好學而成績優異,深為秀才喜愛,乃將數百卷藏書供其閱讀。歷八九年時間,張清源已盡讀其藏書,為他以後的詩文著述打下深厚基礎。
1905年,張清源為謀求出路,離開興寧到了廣州。是年秋,他考入廣東將弁學堂,取名張軍,立志從軍救國。在校期間,結識了前期同學、同盟會會員姚雨平、張醁村等人,使他對孫中山的革命學說有了初步了解。經姚雨平介紹,是年他加入了同盟會。
1907年張清源在將弁學堂畢業,先在廣東督練公所任職,後調新軍炮兵中隊,與倪映典、羅熾揚同為袍澤。他們志同道合,常在一塊研究革命形勢。張清源又在對清政府不滿的清軍軍官中做工作,從中發展同盟會員,其中曾福山、范錦坤等,就是經他介紹加入同盟會的。他們都參加了後來的新軍起義。
1910年廣東庚戌新軍起義,張清源是積極的參加者和領導者之一。起義時他率領所部配合友軍,在黃花崗一帶與前來鎮壓的李準部隊展開激戰,倪映典壯烈犧牲。起義軍雖然英勇奮戰,卒因敵眾我寡,彈盡援絕,終於失敗。
南洋辦報
孫中山為他改名
新軍起義失敗後,革命黨人在廣州已難以立足,張清源不得已秘密往香港。他在香港見到胡漢民,胡介紹他到新加坡去見孫中山。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孫中山。孫先生聽罷張清源對新軍起義的匯報,感慨良多,遂安排他在革命黨的機關報《興中報》主管宣傳工作。
當時,南洋各地以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華僑中影響最大,此外還有康、梁立憲派、保皇派、擁袁派的勢力。張清源在華僑中宣傳孫中山的革命學說,以其犀利的筆鋒,精闢的立論,揭露批判各派形形色色反對革命的言論,戳穿他們維護舊制度的真實面目,使孫中山先生的學說在華僑中更加深入人心。這期間,受孫中山的指示安排,張清源在南洋歷任《興中報》《華僑日報》《中華日報》的主筆,深得孫中山的賞識。孫中山稱他是既能文又能武的革命骨幹,親筆題寫“文武全才”條幅贈與他。當時同樣受到孫中山倚重的還有汪兆銘。為此,孫先生特為張取名“杜鵑”,為汪取名“精衛”。同為義鳥,杜鵑喋血,精衛填海,一時傳為美談!——張杜鵑之名由此而來。
辛亥革命成功後,張杜鵑在南洋一面繼續辦報,一面結交工商業界人士,團結海外僑胞,鼓勵他們在國內外投資興辦實業,培養人才,支持革命。1913年,張杜鵑在庇能埠與雲南同盟會員趙養初商議,發動華僑投資興辦雲南箇舊錫礦。此事得到孫中山的鼓勵。張杜鵑積極參與其事,組織華僑實業代表團赴滇,在滇見到督軍唐繼堯,得其贊同和支持,簽訂了開發協定。唐氏賞識張杜鵑的才華,特聘他為顧問。並聽取張的意見,為雲南講武堂招收了大批華僑子弟。此舉實際上是為革命培養軍事人才。張杜鵑以唐氏代表身份,在南洋遴選了一批華僑子弟到講武堂學習,其中有張百川、廖鳴歐、陳杰夫、黃濤、練惕生、張威、陳宇飛等。這批青年畢業後,大部分返回廣東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北伐戰爭和後來的抗日戰爭,不少成為知名將領。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不幸逝世後,唐繼堯亦被所部驅逐。張杜鵑面對這種急轉直下的局勢深感痛心,他在給友人的信中云:“痛同志之捐軀,欲哭無淚;疾叛逆之無良,仕宦何待。”他於是離開雲南,返回廣州。1927年“四·一二”政變,張杜鵑對蔣介石排斥異己、專橫獨裁極為憤慨,曾作討蔣檄文,斥其“不惜革命同人流盡鮮血,占來一己之天下”。
辭官回鄉
熱心公益並治學
1930年,張杜鵑在廣州賦閒,以筆耕度日。當時摯友熊長卿、饒芙裳(1857-1941,梅縣人)在廣東省政府任職,見張杜鵑生活清苦,把他推薦給省主席陳銘樞。陳氏賞識張杜鵑的才華,委派他任海南儋縣縣長。該縣地瘠民貧,經濟文化落後,張杜鵑到任後,整頓中國小教育,興修水利,並致信南洋華僑,邀請他們投資建設海南島。這些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後因不服水土致疾,到任後不及一年,便辭官歸故里。1932年張杜鵑回到家鄉後,深感到要改變農村落後面貌,首先要改變人民的愚昧無知狀態。村里沒有正規學校,在他的倡導下,群策群力,村里辦起了灌新學校。至今數十年,這間學校培養了不少人才。
寧江河堤壩多年失修,鵝湖以下泥沙淤積,河床高出平地數尺。洪水一來,往往衝決堤壩,釀成水災。張杜鵑便邀請鄉親父老,籲請當局撥款修堤,並向社會募捐籌集資金,加固堤壩。同時,在堤壩上種上了千餘株桐樹。河堤經過整修,之後幾十年來沒有發生過洪水潰堤災害。此外,張杜鵑積極支持家鄉建橋。當時興寧縣城寧江兩岸只有浮橋相通,一遇洪水,交通阻斷。邑人倡建大橋,張杜鵑極力支持,特作《集資興建西河橋引》,號召人們“集腋成裘,共襄義舉。”西河橋建成後,兩岸暢通無阻。
張杜鵑晚年蟄居原籍,不復問世。1934年,於其舊居旁建一小樓,命名“斗廬”,自撰楹聯云:“斗室經綸遠,廬居天地寬。”他素性恬淡,平易近人,鄉居不論老幼,鹹願交往;親朋故舊,尤為眷念。張杜鵑好讀書,不知疲倦。他專心致志的治學精神,堪為後人典範。他愛好詩詞,精研駢體,常為人撰寫序、志、碑記;人得其著述,引以為榮。他學識淵博,文學造詣深厚,所作詩文清新雋永。他生平著述甚豐,曾自校所作詩文集成冊,時值抗日戰爭,未及印行,至土改時遭焚毀,今已無存矣。1943年7月6日,張杜鵑病逝原籍“斗廬”,享壽七十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