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壯烈犧牲,信件,獄中詩,
人物生平
1935年,張朗生啟蒙於開江縣立國小,1941年高小畢業後,由於家境貧寒,祖父送他去縣城仁和旅館做童工。在旅館他招待熱情,還利用業餘時間自學國中課程。
1943年8月,張朗生同劉知清離開故鄉,經大竹步行到重慶,在麼叔張時福的照顧下,在一家商號當店員。在重慶,張朗生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常與志同道合的青年共同研討,知識長進很快。他目睹了國民黨政府腐敗、特務橫行的現實,逐漸認清了時局,積極投入到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政治鬥爭中。不久,張朗生轉到四川省三台縣國立第十八中學讀書,在學校同幾位激進青年一起辦壁報,宣傳進步思想,並在同學中秘密傳閱進步刊物。其活動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1945年,張朗生被學校開除。但是,他追求真理的進取精神,反對國民黨黑暗統治的言行,寄建設新中國的希望於共產覺的信念,絲毫沒有動搖。
抗戰勝利以後,張朗生先是在成都《工商導報》(今成都日報)工作,後來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張朗生與陳貽等人組織了一個進步團體,投入到民主運動行列,積極宣傳中國共產黨的進步思想。後受聘於《新民報》重慶社,《新民報》是一張主張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的報紙。《新民報》在蔣介石的眼裡是一張經常搗亂的報紙,時常和“黨國”的重大決策唱反調。
在這裡,張朗生有幸與時任編輯陳丹墀、外勤記者胡作霖、編輯兼外電翻譯胡其芬(女)三位中國共產黨黨員接觸。由於他思想活躍激進,為人熱情正直,對工作認真負責,深受陳丹墀、胡作霖、胡其芬的賞識。在陳丹墀等人的培養下,張朗生先後擔任 《新民報》的校對、內勤記者和編輯。他工作熱情肯乾,而且機智、敏稅,揭露美蔣在重慶的罪行,巧妙報導解放戰爭的訊息,被同事們敬重。
後來蔣介石坐鎮重慶,大肆速捕殺害進步人士,山城一片白色恐怖。隨著《新民報》北京社、南京社被迫停刊後,《新民報》重慶社也逐步受到國民黨反動當局監控。報社在陳丹墀的帶領下,堅持正義,不畏強暴,繼續堅持自己的辦報宗旨。國民黨反動當局便對陳丹墀等人下毒手,不久胡作霖、陳丹墀、胡其芬、張朗生、刁俠平5人先後被逮捕入獄,關進了重慶渣滓洞。
1949年,獄中20多名愛好詩歌的難友利用“春節大放風”,秘密聚集在渣滓洞一樓囚室開會,宣告“鐵窗詩社”誕生。詩社成員有:何雪松、蔡夢慰、古承鑠、何敬平、劉振美、楊虞裳、藍蒂裕、胡作霖、余祖勝、齊亮、屈楚、唐征久、張學雲、艾文宣、張永昌、陳丹墀、張朗生、史德瑞、白深富、傅伯雍等。
“鐵窗詩社”成立後,一直活躍在牢中,難友們先後創作了新1日體詩50多首(大部分在“11•27大屠殺”時被燒毀,遺留下來的只有20多首)。“鐵商詩社”成為鼓舞革命者鬥志的重要陣地。
壯烈犧牲
信件
張朗生給女友的信
『你生在“貴族式”的家庭⋯⋯我希望你(急切地希望你)不要學你大姐那樣的“小姐派”“安分守己”“植言情行”地啃書去……而應該學你二姐的熱情、開朗……在這科學的新世界,戰鬥的現實社會裡不應當再當“林黛玉”那樣的柔弱女子,只能吟花弄月悲情泣訴,而應當學戰鬥剛強的“秋瑾”和前進解放的“丁玲”才對!
……我想你會理解到我不是“公子哥式”的對你“追求”或“戀愛”,而我對你是單純的友誼和愛多於佩的希望(它是真實的內心自發的愛)……人生的路是艱苦漫長的,要有深遠的認識和堅恆的努力奮鬥,才會有光明的前途和安全的幸福!』
獄中詩
《鬥爭》· 張朗生
人生真誠,
許多磨礪艱辛,
革命志士,
懷義無反顧的自信!
帶著最後的微笑,
為著自由和民主的夢境!
沖黎明前的黑暗,
勇獻正義之身,
血灑沃野,
誓將歷史創造一新,
為人類永遠的光明,
團結奮戰,
到明天,
這,
是最後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