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星圖

張星圖(1908—1947),原籍山西長子縣,早年入山西省立太原師範學校學習,後考入北平大學農學院,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戰爆發後,回到長子縣開展革命工作;1937年,參與成立了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開展抗日宣傳工作,後相繼在壺關犧盟會公道團、太岳區黨委調研室等地工作;1945年任中共長子縣委副書記、書記;1947年7月因病去世,年僅39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星圖
  • 別名:又名張景東、張安安、張明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西省長子縣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47年6月
  • 職業:原中共山西省長子縣委書記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
早年經歷,投身革命,英年早逝,社會評價,

早年經歷

張星圖(1908—1947),又名張景東、張安安、張明甫,山西長子縣人;生於1908年,卒於1947年6月,年僅39歲,革命烈士
張星圖自幼家境貧寒,少年時期受其舅父的資助,勤奮苦讀,先後入縣立鮑店第五國小、長治簡易師範學校讀書。因家境每況愈下,被迫中途輟學,出外謀生,在石哲鎮莊裡村擔任國小教員。積攢了一些錢後,他又考入山西省立太原師範學校繼續讀書;這期間,他接觸了一些進步書刊,對其影響很大,他同進步人士一起參加了反對閻錫山和驅逐反動勢力的學生運動,後被開除學籍,返鄉務農

投身革命

1933年,他考入國立北平大學農學院,此間他追求進步、嚮往革命、崇尚光明,參加了轟轟烈烈的一二·九運動,193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天津淪陷,民族處於危亡時刻,他受學校黨組織的派遣,回到家鄉長子縣開展革命工作。
1937年8月,張星圖與長子縣地下黨組織取得聯繫,參與成立了“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下簡稱‘犧盟會’)長子縣分會”,並以犧盟會委員的身份,秘密從事黨的活動。他回響黨的“為爭取千百萬民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的指示,憑藉閻錫山官辦組織的這塊招牌,喊著閻錫山提出的“宣傳民眾,組織民眾,訓練民眾,武裝民眾”的口號,大力開展抗日宣傳工作,積極發展犧盟會會員,建立人民的武裝,擴大黨組織的影響。
1937年12月,張星圖調任壺關縣犧盟會公道團聯委團長。1941年,他到中央黨校學習。1942年,他調太岳區黨委調研室工作;1945年,他擔任中共長子縣委副書記、書記。
在解放長子縣時,他積極組織全縣人民支前參戰,運彈藥、送糧草、抬擔架、護傷員。長子縣解放以後,他又馬不停蹄地帶領全縣人民拆除城垣廢墟,治理戰爭創傷,同全縣人民一起重建家園

英年早逝

為了鞏固人民政權,維護社會治安,他回響黨的號召,組織人民民眾開展反奸清算的民眾運動,從而鼓舞了人民民眾的鬥志,打擊了反動勢力的氣焰。
土地改革開始後,工作十分繁忙,為此,張星圖不顧自己的身體,帶病為黨工作,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所具有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意志。
1947年7月,他終因積勞成疾,不幸英年早逝;他去世後,中共長子縣委、縣政府認定他為革命烈士,並將其葬於長子縣烈士陵園。

社會評價

張星圖同志一生,愛憎分明,智謀勇敢,正直無私,性格剛強,作風樸實,團結民眾。為了黨的事業,他在艱苦的環境中,不畏艱險,晝夜奔波,廢寢忘食,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胸懷。黨和人民民眾永遠記住他的功績。並載入革命史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