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少年時期的張志賢懂事體、愛勞動,善助人,在夥伴中很受歡迎。大家都愛和她一塊勞動、玩耍,聽她講故事。她採摘了野菜經常分給夥伴一些。張志賢很小就學會了薅苗、拔草、打穀穗,並有一手好針線活,是大人的好幫手。
張志賢小時,跟祖父讀了不少古書,也從祖父那裡學到很多歷史知識。義和團運動、五四運動、北伐戰爭等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英雄業績,在她幼小的心靈上紮下了根。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張志賢正在國小讀書,她聽到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我國東三省的訊息,異常氣憤地說:“要是日本鬼子打進關來,我一定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決不當亡國奴!”
張志賢國小畢業後,跟祖父刻苦學習中醫,攻讀中醫典籍。祖父看病時,她在一旁邊記邊看,細心聽祖父講解。祖父見她好學上進,便經常向她傳授辨證施治的中醫理論和醫療實踐經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張志賢已經能夠獨立開處方看病。18歲時,張志賢開始幫助祖父、二哥一起經營“南宮藥鋪”,成為他們的好助手。儘管祖父和二哥的醫術高超,但祖父年邁體弱,二哥幼時摔傷腿落下了殘疾,行動不便,到外村出診的事自然落到張志賢的身上。她熱心地為鄉親們服務,早出晚歸,走村串戶,有求必應,從不計較報酬。她善治婦科、毒瘡,加上服務態度好,在附近一帶很受鄉親的歡迎,也是家鄉惟一的女中醫。
1937年七七事變震撼了全國,北平的陷落,更激起了張志賢的愛國熱情。“決不當亡國奴,要投入全國抗戰的洪流!”張志賢同許許多多的熱血青年一樣發出了憤怒的吼聲。
不久,一支臂戴紅布、藍布袖章被老百姓稱為“紅藍箍”的抗日武裝隊伍開到了柏峪口村附近。他們向民眾宣傳“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抗日救國”,提高了民眾抗日愛國的覺悟,貧苦農民踴躍參軍,高興地戴上了“紅藍箍”袖標。
當時,共產黨人高鵬(後任晉察冀第一分區副司令員)等人住在張志賢家,張家給了他們極大的支持和幫助。張志賢的母親每天燒水、做飯,和抗日武裝隊伍親如一家。高鵬不斷給張志賢講述革命道理,他的警衛員小紀還熱情地教唱抗日歌曲:“七月太陽似火燒呀,日寇進攻盧溝橋,亡我國,滅我種,還要奴役我同胞……”革命的道理和激動人心的歌聲更加堅定了張志賢投身抗日救亡的決心。
1938年夏,張志賢與叔伯妹妹張志安、張志光、張志昆想通過高鵬到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參加革命。路經設在西山淤泥坑的昌(平)宛(平)臨時縣政府時,受國民黨支持的湯萬寧不讓她們到抗日根據地去,留下為他們幹事。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她們覺得湯萬寧抗日不堅決,便毅然離去,暫時回家。不久,張志光、張志昆等又陸續離家,終於到達抗日根據地,參加了革命。張志賢、張志安暫時留下搞地下工作。
隨著抗日戰爭的深入發展,北平、天津一帶黨的地下工作者和進步人士不斷經西山進入晉察冀邊區,參加抗日救亡運動。當時,日軍已侵占昌平、南口、陽坊、沙河,柏峪村以東成為游擊區。日軍和漢奸部隊經常在此“掃蕩”、騷擾,對平津過往的同志威脅很大。為了安全及時地將同志們輸送到根據地,地下黨組織決定在張志賢家的“南宮藥鋪”,建立地下秘密交通站。用藥鋪作掩護,人來人往看病的很多,不易被敵人察覺,比較安全。
交通站建立後,許多同志經此轉移,過路的同志來時帶著寫有密號的路條與張志賢單線聯繫。在張家住上一夜,第二天清晨由張志賢大哥張志衡或其他可靠的人,專程送往後山馬刨泉、鎮邊城一帶的抗日根據地,交給昌宛縣委書記林克清,送到後拿回收條交給張志賢。
由於過往同志較多,又需要住宿、吃飯,黨組織無力供給費用,給張家帶來許多不便,增加了經濟負擔,特別是危險性很大,若被敵人發現,必然引起禍端。但張志賢一家把身家性命置之度外,為了抗日的勝利,從不計較得失,總是熱情周到地招待“來客”。1938年春天,家裡殺的一頭豬,大部分都招待了過往同志。
時間一長,張志賢的祖父見來“看病”的人很多,但經其診斷沒什麼大病,有的人有病也不看,只是過往住宿,便疑惑不解地責問張志賢:“這么多外地人都來乾什麼?”張志賢無法隱瞞,告訴祖父說:“他們都是好人,都是願意打日本鬼子的。”老人心領神會,囑咐張志賢:“風險太大,你要格外小心。”
平西城工部建立了地下交通站,成立了黨支部,馬福生任支書,劉福儒任支部宣傳委員,張志安任支部委員,領導地下交通站的工作。1943年,張志賢經地下交通站黨支部書記馬福生介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經過艱苦努力,張志賢的地下交通站為解放區輸送了大量革命骨幹,僅1938年冬天就護送轉移100多人,為革命做出了很大貢獻。
張志賢在地下交通站除了負責輸送人員以外,還利用一切機會和可能的條件做了大量其他工作。張志賢與大哥張志衡一起為根據地購買、運送大量食鹽、布匹、紙張等軍需品和生活用品,還利用走村串戶出診的機會,向民眾宣傳抗日救亡活動。張志賢還利用醫生身份蒐集敵人情報,配合八路軍攻打敵人的據點、抄敵偽稅務所等戰鬥。有一次,張志賢利用給白洋城敵偽軍看病的機會,暗裡觀察地形和兵力部署,及時報告八路軍,為我軍順利攻占白洋城敵據點立了功。
交通站的頻繁活動引起了敵人的注意。他們不斷派偽保全人員秘密對張志賢等人跟蹤盯梢,後來又企圖製造藉口逮捕張志賢。交通員老崔得知訊息後立即通知了他們,兄妹二人及時躲避,才幸免於難。
交通站暴露後,黨組織為了張志賢的安全和保存革命實力,決定將張志賢轉移到昌宛縣政府機關工作。1944年9月30日,昌(平)宛(平)懷(來)縣委書記林克清派警衛員小郭秘密將張志賢接走,同去的還有張志賢的侄女張乃傑、表妹劉庭俐。
張志賢先到昌宛懷縣政府,後來又轉到冀察抗日聯合會擔任管理員。當時,她已近30歲,為革命忘我的工作,從不考慮個人問題。後來,在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她與一起工作的抗聯會組織幹事李大有結了婚。抗戰勝利後,組織上曾派張志賢去察哈爾省中學學習深造,畢業後於1947年冬分配到密雲縣任縣委秘書。
人民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使北平周圍的解放區連成一片,為儘快解放北平創造條件,地方黨組織按照黨中央的指示在北平外圍掀起了大規模的土地改革運動。張志賢堅決回響黨的號召,充分發動民眾,組織民眾,走村串戶,使黨的指示家喻戶曉,並積極帶領民眾開展減租減息、平分土地的鬥爭。1948年初,張志賢帶領土改工作隊負責密雲縣的黃土梁、四合堂、冷風甸一帶的土改工作,與地主階級的反動武裝展開了殊死的搏鬥。
反革命分子崔桂秋、孫四瑞等人為了逃避、抗拒民眾的清算和鬥爭,進行垂死掙扎,公然挑起武裝暴亂,殺害我土改幹部,進行反革命罪惡活動。
犧牲經過
1948年2月18日,以孫四端、趙永亭為首的反革命暴徒在黃土梁包圍了貧農團,驅趕當地民眾,同時派人到西石片抓捕工作組組長張志賢。
天還沒亮,住在西石片的張志賢剛起床,正坐在炕上梳頭。突然,三名暴徒闖進屋。張志賢見狀,緊緊抓住敵人的槍背同敵人展開搏鬥。他們從炕上打到地下,又由屋裡打到門外。當時,西石片只有三四戶人家,大多數男女青壯年頭天晚上就被貧農團調到主村搞土改去了,家中只剩下幾個老弱、孩子正在睡覺。身懷有孕的張志賢只能孤身反抗,寡不敵眾,被暴徒捆綁起來,押到黃土梁。孫四瑞為發泄其反革命仇恨,把張志賢吊在牲口棚里,與孫四寬、孫浩彬等暴徒輪番毒打。
張志賢雖然被打得遍體鱗傷,卻始終昂首挺胸,毫不屈服。這伙反革命暴徒不敢久留,便押著她和裹脅的民眾經冷風甸、東梁,與崔桂秋一夥匯合後向溪翁莊逃竄。走到麻甸梁時,由於害怕我革命武裝的伏擊與堵截,這伙反革命分子向張志賢下了毒手。他們極其殘暴兇狠地用鐵鎬和石頭將張志賢的頭骨砸碎,懷著三個月胎兒的張志賢壯烈犧牲。
張志賢慘遭敵人殺害後,當地人民無比憤慨。不久,我地方武裝部隊拔掉了敵人的據點,人民政府嚴懲了兇惡的敵人。
1949年3月10日,在密雲縣和昌順縣政府的安排下,張志賢的遺骸由柏峪口村黨支部委員張志田及烈士的母親,運回故鄉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