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孟兼(1338年—1377年),名丁,以字行,浦江縣宋溪平安(今平安張)人,明朝官員,歷任禮部主事、太常司丞。張孟兼文章,僅次於宋濂及劉基。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孟兼
- 所處時代:明朝
- 出生時間:1338年
- 去世時間:1377年
張孟兼(1338年—1377年),名丁,以字行,浦江縣宋溪平安(今平安張)人,明朝官員,歷任禮部主事、太常司丞。張孟兼文章,僅次於宋濂及劉基。
張孟兼(1338年—1377年),名丁,以字行,浦江縣宋溪平安(今平安張)人,明朝官員,歷任禮部主事、太常司丞。張孟兼文章,僅次於宋濂及劉基。...
《題司丞張孟兼白石山房圖》是明代劉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題司丞張孟兼白石山房圖》是明代劉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名稱 題司丞張孟兼白石山...
《送張孟兼之山西按察司僉事任》是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送張孟兼之山西按察司僉事任》是元末明初劉基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劉基:宋濂(文)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讓,又其次張孟兼。 [30] (《藝苑卮言》引)②文主六經,奴百氏。馳騁之餘,取老佛語,資嬉劇譬,猶飯粱肉而茹苦茶、飲茗汁...
張孟兼:“豫讓橋邊楊柳樹,春至年年青一度。行人但見柳青青,不問當時豫讓名。斯人已往竟千載,遺事不隨塵世改。斷碑零落野苔深,誰識孤臣不二心。豫讓橋,路千里...
《明史·文苑傳一·張孟兼》:“﹝ 張孟兼 ﹞廉勁疾惡,糾摘奸猾,令相索引,每事輒株連數十人。”清·吳汝綸 《與姚仲實》:“近時 張廉卿 又獨得於《...
3有跋文甚至稱張孟兼作此箋注,乃是“有志”之舉,暗示張氏對前朝的懷戀與不捨。4在元明更迭的特殊時代,這是一個極有象徵意味的題目,從中頗可以折射明初士...
明 方孝孺 《張孟兼傳》:“ 孟兼 之才,使能克己下人,雖不幸,未必死,而欲尊大其勢,而眇略它人,謬矣。” ...
3、明·宋濂《送張君之官山西憲府序》:“孟兼(張孟兼)性鯁亮,不善為依阿人,有曲必面白之,雖慚沮羞緒不暇顧。”4、明·馮夢龍《智囊補·術智·楊倭漆...
期間張孟兼經常過來圍爐論詩,很可能勸過童梓等待機會重新出仕,但童梓最終以“浩然鄉思牽”為由提出離開南京回蘭溪,並說“功名非吾事,身世圖生全。故山有敝廬,...
jìng huì ㄐㄧㄥˋㄏㄨㄟˋ 逕會(逕會) 機會,時機。 明 方孝孺 《張孟兼傳》:“先生亦才 孟兼 ,欲薦之,未有逕會。” ...
釋義 明初浙江詩派。明胡應麟《詩藪·續編》卷一:“國初……越詩派昉劉伯溫。”劉基(字伯溫)外,尚有胡仲申、蘇平仲、宋景濂、王子充以及方希古、張孟兼、唐...
有宋濂、張孟兼前後二《序》,皆作於洪武三年。所選之詩,每人寥寥數首,蓋是時諸人之集,皆未成編,隨得隨錄,故未能賅備;然明初諸家,今無專集行世者,頗...
明張孟兼撰。孟兼名丁,以字行,浦江人。洪武初,徵為國子監學錄,與修《元史》。以太常丞出為山西按察司僉事。遷山東按察司副使,以執法不阿,為吳印所誣訐,...
明·張孟兼 豫讓橋邊楊柳樹,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見柳青青,不問當時豫讓名。 斯人已往竟千載,遺事不隨塵世改。 斷碑零落野苔深,誰識孤臣不二心。 豫...
唐·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盧從史既節度昭義軍,張甚,奴視法度士。” 明·方孝孺《張孟兼傳》:“孟兼固負自能為文,常奴視同輩。”...
第七節 張孟兼肆筆奇宕之詩 第八節 越中派殿軍方孝孺 餘論:越中派詩史意義 第三章 吳中派 第一節 吳中派與北郭結社及“吳中體” 第二節 叩壺自...
明·宋濂《送張君之官山西憲府序》:“孟兼(張孟兼)性鯁亮,不善為依阿人,有曲必面白之,雖慚沮羞緒不暇顧。” 清·褚人獲《堅瓠續集·無官御史》:“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