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因為戰國時期刺客豫讓試圖在橋上刺殺趙襄子而不成,自殺身死。趙國人聽說此事,無不為豫讓落淚。人們感佩豫讓一片赤膽忠心,就把這座橋稱為“豫讓橋”。
名橋概況
在河北邢台市襄都區翟村西南角,東圍城路上,地勢下窪,泉水潺潺,在那蘆葦和垂柳的深處,有一座石板橋,名叫豫讓橋。據傳這裡是戰國時期義士豫讓刺趙襄子的地方。據明萬曆年間《順德府志》記載,豫讓橋在城東北,為一座石板石橋。《邢台縣誌》詳細記裁了豫讓的事跡。萬曆十八年,邢台縣知事朱誥修建了豫讓祠,把豫讓作為鄉賢,四時祭祀,文人墨客經常吟誦豫讓的故事。豫讓橋也就成為邢台的名勝而聞名四方。 歷經千百年風雨,當年的豫讓橋已不復存在。可惜的是,"豫讓橋"在
抗日戰爭其間被破壞,橋邊記載豫讓事跡的石碑,也在重修京廣公路時做了橋洞基石。 清代詩人陳維崧路經邢州時寫了一首《南鄉子》道:“秋色冷並刀,一派酸風卷怒濤。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鵰。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主要景點
歷史上的豫讓橋由砂石砌築,橋上勾欄圍護,橋西有觀音廟,供奉著豫讓塑像,門外南側牆上,嵌著清同治六年里人劉午陽所書“古豫讓橋”石刻,旁刻清康熙年間知縣殷嶧所作《豫讓橋》詩一首:“臥波虹影欲驚鷗,此地曾聞手戡仇。山雨往來時漲涸,岸花開落自春秋。智(知)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憑一劍酬。返照石欄如有字,二盡臣子莫經由。”而唐代人胡曾,也寫過一首同名絕句:“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橋上行人過,誰解當年國士心。”
豫讓大義凜然,士為知己者死的故事,世世代代流傳,成為“趙燕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邢台縣誌》詳細記載了豫讓的事跡,豫讓橋也就成為邢台名勝,聞名四方。明萬曆十八年(1590),邢台縣知事朱誥修建了豫讓祠,把豫讓作為鄉賢,四時祭祀,文人墨客經常吟誦豫讓的故事。清代詩人陳維崧路經邢州時,寫了一首《南鄉子》:“秋色冷並刀,一派酸風卷怒濤。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鵰。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歷史故事
豫讓是春秋末期晉國人。當初,豫讓先後事奉過晉國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始終默默無聞;後來,他成為知瑤的家臣,得到知瑤的尊重和信任,被尊為國士。知瑤就是智伯。智伯成為晉國正卿後,竭力發展自家勢力,很快成為智氏、趙氏、韓氏、魏氏等卿大夫中權力最大,實力最強的門閥。但智伯對豫讓十分器重,乃至後來,豫讓以死相報,則另當別論。
智伯伐趙襄子沒有成功,反被趙襄子戰敗而身亡,死後還受到頭顱被漆成酒具的侮辱;後來,韓、趙、魏滅亡了晉國,三家瓜分了晉國的土地。國破家亡,逃入山中的豫讓,發誓要為智伯復仇。他改名換姓,躲在趙襄子分封的邢邑(今邢台市),以待時機。
一次,他攜帶匕首,藏在趙襄子的茅廁中,意欲行刺,卻被趙襄子發現了。趙襄子念他忠於故主,是個忠義之士,就把他放了。豫讓決心再次行刺,就遍體塗漆,引起滿身瘡癤,口中吞火炭,破壞了自己的嗓音,滅掉鬍鬚,除去眉毛,改變了自己的容貌,隻身潛藏在邢邑之北的蘆葦盪中。
有一天,趙襄子騎馬到這裡巡遊,豫讓事先隱藏在石板橋下。趙襄子一行來到橋頭,也許發現了什麼兆頭,那匹馬突然驚了,襄子驚呼:“必是豫讓行刺!”手下衛士搜尋橋下,果然是豫讓。襄子說:“過去你也曾投奔過范氏、中行氏,後來又投奔智伯,為何單單忠於智伯,為他賣命?”豫讓說:“我在范氏、中行氏手下,他們以平常人待我,所以我用平常人的態度對待他們;至於智伯,他以國士待我,所以我用國士的壯舉回報他。”襄子嘆息了一聲,流著淚說:“念你是忠義之士,第一次殺我,我不忌恨,把你放了;這次你又來殺我,我怎好再放你呢?”豫讓知道趙襄子是一位寬宏大量的賢明君主,便對襄子說:“我聽說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過去你寬赦我,天下沒有不稱讚的。今天我罪當處死,只請求把你的衣服給我,我用劍刺幾下,以滿足我為智伯報仇的願望,我便死而無憾了。”襄子隨即脫下衣服傳給豫讓,豫讓把衣服放在地上,然後舉劍,三次奮起,刺向襄子的衣服,然後大呼一聲:“我可以到九泉之下向智伯稟告了!”說完伏劍自殺而死。
因為豫讓試圖在橋上刺殺趙襄子而不成,就自殺身死。趙國人聽說此事,無不為豫讓落淚。人們感佩豫讓一片赤膽忠心,就把這座橋稱為“豫讓橋”。
史書記載
《紀纂淵海》
南宋潘自牧著《紀纂淵海》卷二十一記載:“豫讓橋在府(順德府,今河北邢台)北,豫讓刺趙襄子伏此橋下”。這是目前我國史籍中關於豫讓橋地址的最早的記錄,成書於宋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即使出生於山西太原赤橋村的清末民初著名的地方史志專家劉大鵬,在其主編的《晉祠志》也引用此說。
《順德府志》
明《順德府志》記載,“豫讓橋在城北5里”。
《史記·刺客列傳》
《史記·刺客列傳·豫讓》原文
豫讓者,晉人也,故嘗事范氏及中行氏,而無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寵之。及智伯伐趙襄子,趙襄子與韓、魏合謀滅智伯,滅智伯之後而三分其地。趙襄子最怨智伯,漆其頭以為飲器。豫讓遁逃山中,曰:“嗟乎!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乃變名姓為刑人,入宮塗廁,中挾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廁,心動,執問塗廁之刑人,則豫讓,內持刀兵,曰:“欲為智伯報仇!”左右欲誅之。襄子曰:“彼義人也,吾謹避之耳。且智伯亡無後,而其臣欲為報仇,此天下之賢人也。”卒釋去之。
居頃之,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識也。行見其友,其友識之,曰:“汝非豫讓邪?”曰:“我是也。”其友為泣曰:“以子之才,委質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為所欲,顧不易邪?何乃殘身苦形,欲以求報襄子,不亦難乎!”豫讓曰:“既已委質臣事人,而求殺之,是懷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為者極難耳!然所以為此者,將以愧天下後世之為人臣懷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豫讓既去,頃之,襄子當出,豫讓伏於所當過之橋下。
襄子至橋,馬驚,襄子曰:“此必是豫讓也。”使人問之,果豫讓也。於是襄子乃數豫讓曰:“子不嘗事范、中行氏乎?智伯盡滅之,而子不為報讎,而反委質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獨何以為之報讎之深也?”豫讓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至於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襄子喟然嘆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為計,寡人不復釋子!”使兵圍之。豫讓曰:“臣聞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義。前君已寬赦臣,天下莫不稱君之賢。今日之事,臣固伏誅,然原請君之衣而擊之,焉以致報讎之意,則雖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義之,乃使使持衣與豫讓。豫讓拔劍三躍而擊之,曰:“吾可以下報智伯矣!”遂伏劍自殺。死之日,趙國志士聞之,皆為涕泣。
歷代題詠
豫讓橋
唐·胡曾
豫讓酬恩歲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橋上行人過,誰有當時國士心?
(出處《全唐詩》卷647-53)
豫讓橋
明·張孟兼
豫讓橋邊楊柳樹,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見柳青青,不問當時豫讓名。
斯人已往竟千載,遺事不隨塵世改。
斷碑零落野苔深,誰識孤臣不二心。
豫讓橋上路千里,橋下滔滔東逝水。
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應羞愧死。
南鄉子·邢州道上作
清·陳維崧
秋色冷並刀,一派酸風卷怒濤。並馬三河年少客,粗豪,皂櫟林中醉射鵰。
殘酒憶荊高,燕趙悲歌事未消。憶昨車聲寒易水,今朝,慷慨還過豫讓橋。
豫讓橋
清·計東
秋盡蓬山慘不驕,流泉夾岸夕陽遙。
傷心國士酬恩地,瘦馬單衫豫讓橋。
豫讓橋
清·李孚青
女為悅己容,士為知己死。
壯哉一豫讓,乃能達斯旨。
吞炭復漆身,忠烈忘妻子。
國士與眾人,豈曰可方比。
斬衣志未成,報智亦足矣。
荒橋舊址空,流水只如此。
至今太行雲,猶作劍鋒氣。
次邢台
清代·姚慶恩
一望旌旗雜戍譙,寒沙莽莽路迢迢。
長虹貫日荊軻水,滿馬悲風豫讓橋。
台上黃金能買士,樽前紅粉可憐宵。
感今撫昔蒼涼甚,惟有詩情未寂寥。
豫讓橋晚
清·王葆謙
俠腸烈膽矢精誠,只為報仇不為生。
今日試聽橋畔水,淙淙猶似剁袍聲。
豫讓橋懷古
清·張萬慶
君不見,邢州城北二三里,一條長虹跨秋水。
行人過此都唏噓,爭說當年豫國士。
憶昔事中行,眾人忍相待。
既為智氏臣,聲價增十倍。
智氏旋滅趙氏強,三千食客都逃亡。
唯有漆身吞炭奇男子,潛身橋下何倉惶。
請衣三擊衣染血,壯士煉膽如煉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