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0年8月18日出生於上海名醫世家。父親張紹堯擅長內外科,母親劉貞清,劉貞清精於婦產科。
1911年,一家三口遷回故土福州,開辦了遂生堂西醫局。
1916-1922年就讀於福州宮巷私立塾本國小。
1923-1927年就讀於福州格致中學。
1928年轉學於上海持志中學。中學畢業後,張天福面臨上什麼樣的大學這一人生擇業的關鍵一步。作為名醫世家的獨生子,父母希望他能夠繼承祖業,攻讀醫學,成為一名醫生。但他想到祖國農業落後,人民缺衣少吃,又看到家鄉——福建三大特產之一的茶葉衰敗不堪,就和幾個同學決心報考農業學校,為振興祖國的農茶業出力。
1930年轉入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1932年畢業,獲農學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張天福回歸故里,應福建協和大學校長
林景潤之聘任,任生物系助教。他除積極參加建立實習農場,為籌辦農學院系創造條件外,還大量蒐集並研讀有關茶葉資料。
1934年6月,張天福獲福建協和大學資助,東渡日本,並轉道台灣實地考察茶業,1935年,再次赴台灣考察茶葉生產情況。
1935年8月,張天福到
福安縣創辦福建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和福安茶葉改良場,任校長兼場長。
1939年,因抗日戰爭學校與茶場分別內遷連城和崇安(現武夷山市)。
1940——1942年,張天福在崇安創辦福建示範茶廠,任廠長兼蘇皖技藝專科學校副教授。
1942——1946年,他回到協和大學農學院任副教授、教授,兼該校附屬高級農業職業學校校長。
1946——1949年,張天福任
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兼崇安茶葉試驗場場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天福先在崇安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實業廳崇安茶廠廠長,後調中國茶葉公司任技術科長。
1952年調任
福建省農業廳茶葉改進處、特產處任茶葉科長、副處長,享受教授級待遇。
1957年張天福被錯劃為“右派”,1980年平反 。
1990年後,張天福雖年屆八旬,但仍積極宣傳中國茶文化,參加優質茶評比、
茶王賽等
茶事活動,為推動茶葉發展,不懈努力。
2017年6月4日,在福州去世,享年108歲。
人物簡歷
1910年8月18日 生於上海
1911年,一家三口遷回故土福州
1916-1922年就讀於福州宮巷私立塾本國小
1923-1927年就讀於福州格致中學
1928年轉學於上海持志中學
1929—1930年 在福建協和大學學習,並畢業
1934—1935年 赴日本與中國台灣省考察茶業1935—1939年 福建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校 兼福建省建設廳福安茶葉改良場場長
1940—1942年 福建示範茶廠廠長兼蘇皖技藝專科學校副教授
1942—1946年
福建協和大學副教授、教授兼附屬高級職業學院校長
1949—1950年 福建省人民政府農業廳崇安茶廠廠長
1950—1952年 中國茶葉公司福建省公司技術科長
1952—1950年
福建省農業廳茶葉改進處、特產處茶葉科科長、副處長、享受教授級待遇
1980—1981年 退休、因病修養
1982—1989年 福建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技術顧問,主持烏龍茶作青工藝與設備研究
1989—2017年 福建省茶葉學會名譽會長
主要成就
立志獻身茶業的張天福認為:除了自己認真學習科學知識、提高業務能力外,應該借鑑國外先進經驗,培養自己的人才,走科教強業之路。為此,他自大學畢業被聘任為
福建協和大學助教之時起便利用教科書備課的機會收集有關茶業資料,編寫
茶樹栽培、茶葉製造等教材,並取得校方資助,轉道台灣實地考察茶業。此外,他收集了大量資料,寫了《台灣之茶葉》考察報告,並決心創辦福建第一所茶校和茶業改良場。
1935年8月,經多方努力,取得
福建省教育廳和建設廳支持,在
福安縣城關和社口鄉分別創辦“福建省立福安初級農業職業學校”(當時只設茶科,1937年擴建高中部,設農茶兩科,改稱福建省立福安農業職業學校)和“福建省建設廳福安茶業改良場“,張天福任校長兼場長。從此,福建有了現代茶業教育和科研機構。學校的老師既是教師又是茶場的科研人員;茶場既搞科研又是學生實習、勞動的基地。場校結合,理論聯繫實際,培養人才和改進技術相輔而行。茶業科教相結合,至今仍不失為辦好教育的一條好經驗。
場、校開辦初期,張天福廣集人才,如
莊晚芳教授、
李聯標研究員等人都是當時被邀參加科研、教學的骨幹,並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培養出福建省第一批茶業專業人才。像當今台灣大學教授、原台灣茶葉改良場場長
吳振鐸教授就是其中一個。
茶場開創伊始,張天福有感於制茶工藝的落後和制茶工人勞動的艱辛,克服重重困難,多方籌措資金,於1936年從日本引進萎調機、
揉捻機、解塊機、乾燥機等全套製造紅茶的機械設備,使福建制茶業由人工制茶過度到機械制茶。
1940年,由
福建省政府於中國茶葉公司聯合在崇安創辦“福建示範茶廠”,任命張天福為廠長、負責籌建工作。經過艱辛努力,開闢茶園200多公頃,建機械初精製等工場,並開展茶葉品種、栽培採制等試驗研究和茶區調查及技術推廣工作、統轄全省茶業各分廠和制茶所,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茶葉生產、科研、推廣、銷售相結合的單位。1942年,由於各方面基礎較好、條件優越,被當時的
重慶國民政府財政部貿易委員會改辦所屬的全國第一個茶葉研究所。在籌建“福建示範茶廠”過程中,張天福仍不忘茶業教育。1941年,他利用示範茶廠的設備和人才,建立“崇安縣立初級茶業學校”,由他兼任校長,培養茶業人才。可惜,1942年隨示範茶廠的改辦而停辦。
主要貢獻
1942—1946年,張天福又一次應聘到
福建協和大學任教,他仍利用教學機會,積極收集茶葉資料,編寫教材,搞好茶業教學工作。1946年後,他又回到崇安接收全國茶葉研究所,成立農業部中央農業實驗所崇安茶葉試驗場,繼續從事茶業科研,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950年,張天福調到福州,先後在
中茶福建省公司和省農廳工作,他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全省茶葉收購、生產、科研等工作,積極培訓茶葉收購、生產和科研人員,建立機械制茶廠,設定茶葉收購網點,制定合理的收購樣價和
評茶計價的方法,指導茶類改制(20世紀50年代初,為適應外銷需要把全省大部分綠茶改為紅茶),籌建全省2個地區茶葉指導所、16個縣茶葉指導站和2個茶葉試驗場的機構設定、人才配備,促進全省茶葉產銷由混亂逐步走向由序發展。1953年,他改進由 他早年設計的“九一八”揉茶機為“五三式”、“五四式”揉茶機,分別推廣適應於紅茶、綠茶區,又設計推廣了綠茶三鍋連續
殺青機,大大減輕了制茶工藝中的揉茶和殺青勞動強度。同時,還總結了經驗、試驗、示範、推廣茶樹無性繁殖——茶樹短穗
扦插法的經驗,大力推廣茶樹良種。1954年親自赴崇安蹲點,指導 創辦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機耕茶場——崇安茶場,為促進福建茶葉發展做出貢獻。
1957年,張天福被錯劃為“右派”,直到1980年平反。在這23年中,他堅守在茶葉生產的崗位上,幾乎走遍福建全省所有的茶區,寫下了大量很有價值的總結、研究和考證等資料,如《
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龍巖斜背茶調查》、《閩西山調查茶》、《福建茶史考》等等。1961年他母親在福州病故,當時他在崇安研究揉茶機棱骨形狀和包揉處理對
武夷岩茶外形的影響,無法為母親侍奉送終。他還反覆總結、指導對開闢山地茶園非常有價值的“梯層茶園表土回溝條墾法”。他在下放
壽寧縣龍虎山茶場期間,帶領職工和知識青年推廣科技成果,改造低產茶園,建立豐產茶園,培養職工,改進制茶工藝,使該場茶葉單產、質量、售價名列全地第一。
1980年,當時已70歲高齡的張天福深感年紀不饒人,這時間更寶貴,寫了一幅“時間就是生命,知識就是力量”的對聯掛在書房裡,時刻勉勵自己,抓緊時間做更多有益於茶業事業的事。他不顧妻兒的勸阻,只身前往福安社口,到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當顧問。他把幾十年來收集珍存的幾百冊茶葉書籍、資料和標本,全部獻給該所。他帶領科研人員主持省的重點攻關課題——“烏龍茶做青工藝與設備研究”,在通過技術鑑定之後,有從閩東轉戰到閩南,深入到烏龍茶主產區——
安溪縣蘆田茶場進行課題試驗,分析和研究了幾千個數據,取得了成功,解決了烏龍茶品質最關鍵的 “做青”工序難題,首次實現人工控制氣候條件下進行烏龍茶“做青”工藝,對穩定和提高烏龍茶品質取得進展。該成果獲福建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此期間,他還主持編寫了具有福建特色的《
福建烏龍茶》專著,並容獲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對進一步宣傳福建烏龍茶起了推動作用。
張天福在被選為福建省第一、第四屆政協委員、第五屆政協常委期間,為加快發展福建茶葉,先後在政協各次會議上寫了八次“興茶論證”的提案,得到有關部門和領導重視、採用。
20世紀90年代後,已進入
耄耋之年的張天福,仍然堅持參加各項
茶事活動。
人物思想
今年已103歲高齡的張天福,依然精力旺盛。他的養身健體之道就是飲茶。他說“茶是萬病之藥”,一天也離不開它。他極力推崇我們的祖先創造的寶貴財富——中國茶文化,也高度評價福建茶葉從唐宋以來對發展中國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貢獻 。他說:隨著中華茶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在日本形成了“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新加坡形成了“和、愛、謙、靜”的新加坡茶藝;我國台灣省也有“和、敬、恰、真”的
台灣茶藝。他認為,這些都不能完整的體現茶文化精神。他主張綜合中國茶聖——唐朝陸羽《
茶經》所提的:“茶最益精行儉德之人”和宋徽宗
趙佶《
大觀茶論》所提的“致清導和”、“韻高致靜”,提出以“儉、清、和、靜”為內涵的中國茶禮。他說:儉就是勤儉樸素,清就是清正廉明,和就是和衷共濟,靜就是寧靜致遠,這種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從唐宋以來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觀和處世哲學。
張天福不但倡導中國茶禮,而且身體力行。他倡導、宣傳、組織、協辦以宣傳茶文化為主要內容的“
茶人之家”、“茶藝館”、“茶苑”等等,為人們提供一個安靜祥和的空間,藝、以清香的茶葉、優雅的琴聲、高雅的
茶藝表演,讓許許多多的茶人、茶友以及茶葉愛好者聚會在一起品茗敘舊,交流心得體會。
張天福精於茶道,更精於茶葉評審。他不計其數地被聘請擔任全國、全省各種優質茶、名優茶鑒評會主評。既為他施展特殊專長提供演示機會,又通過這種活動傳授技藝、培養年輕一代。他評茶精密細緻,反覆推敲,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其準確率是驚人的,凡審評有爭議的,都由他一錘定音。有一次在安溪“
茶王賽”的評審中,有兩號參賽的茶葉,色、香、味、形均無二致,他斷言這是統一號品種的茶葉,經過檢查落實:當事者為了希望多一次獲獎的機會而把它分做兩號參評。秘密揭開,舉座皆驚,人們交口稱讚他他的評審技藝的高超與無可爭辯的權威性。在廣州一次由他主評的“
茶王”拍賣會上,福建安溪“鐵觀音茶王”0.5千克拍賣17萬元、“
毛蟹茶王“0.5千克8.2萬元,又一次在上海主評的“鐵觀音茶王”0.5千克拍賣20萬元,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烏龍茶聲譽。
時至今天,張天福仍然堅持養成的良好習慣,黎明即起,清茶一杯,晨練“國粹”,再聽一段新聞廣播或瀏覽報紙,接著進早膳,然後又邁著矯健的步伐投入新一天的各項茶事活動。
經典名句
茗者八方皆好客,道處清風自然來。
主要論著
1 張天福.台灣之茶業.台灣實業考察團.
福建省農業廳印,單行本,1934
2 張天福.改良福建茶業與職業教育的實施.福安農校校刊,1937,1(2):2~6
3 張天福.“918”揉茶機的結構與用法.協大農報,1945,7(1):41~ 43
4 張天福.我國戰後茶業建設.福建
邵武明志學社叢書,1945.
5 張天福.大力恢復和發展茶葉生產.福建農業通訊,1955,5(14):13~16
6 張天福.影響茶樹種植距離的因素.
茶葉通訊,1964(2):67~73
7 張天福.梯層茶園表土回溝條墾法.茶葉科學,1965,6(2):72~74
8 張天福.攤涼在
毛茶烘乾過程中對提高品質降低成本的作用.茶葉科技簡報,1977(3):9~10
9 張天福.福建茶史考.茶葉科學簡報,1978(2):15~18
10 張天福.關於提高
烏龍茶品質的建議.茶葉科學簡報,1983(1):2~3
11 張天福.立足改革,開創我省茉莉花茶花色.茶葉科學簡報,1983(2):2~3
12 張天福.關於福建制茶機械改革的意見.茶葉科學簡報,1983(3):1~3
13 張天福.烏龍茶與健康.見,
浙江省茶葉學會等合編.茶葉與健康文化學術研究會論文集.1983:47~50
14 張天福.
花茶陳坯問題的商榷.茶葉科學簡報.1984(2):6~7
15 張天福.烏龍茶的評審。茶葉科學簡報,1984(4):2~4
16 張天福.發展名優茶,重在創優質。茶葉科學簡報,
17 張天福.烏龍茶做青工藝的研究,茶葉科學簡報,1989(3): 20~25
18 張天福.戈佩員,鄭乃輝等。
福建烏龍茶。福州:福建科學出版社,1990
19 張天福.焦海冕,烏龍茶做青工藝與設備研究中間試驗報告。茶葉科學簡報,1990(1):1~4
20 張天福.茶葉品種與制茶工藝對烏龍茶品質風格的影響。福建茶葉,1994(3):5~7
相關著作
主要著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