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茶

福建白茶

即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白茶,主產於中國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縣松谿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白茶
  • 外文名:Fujian White Tea
  • 茶區產地政和縣松谿縣、建陽市和福鼎市
  • 別名:白茶、中國白茶
  • 主要品項: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
  • 原    料: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
  • 價值之說: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 基本工藝:曬青、萎凋、或陰乾(烘焙)
福建白茶,產地,特點,茶葉分類,製作工藝,歷史淵源,保健功效,品質特徵,品鑑技巧,

福建白茶

產地

中國白茶產區:松谿縣、政和縣、福鼎市
福建白茶
1、閩北產區-福建省南平市松谿縣政和縣、建陽市
多山地,丘陵地貌,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年平均氣溫16℃左右,年降水量1600mm以上,土壤以紅、黃壤為主。松溪、政和一帶大部分為山區丘陵地帶,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多在400—1000米。最高峰達1300餘米。東北部茶區為紅壤類土壤,中等坡度的丘陵地多屬紅壤、幼紅壤。丘陵或山坡下端多為灰化紅壤。土層深厚達100—150厘米,質地多為壤粘土、粘壤土及砂壤土。空隙度50%以上。酸鹼度5—6。有機質含量中等。肥沃度表面底層較一致,茶根深入底層。西北部山嶺地區多屬黃壤類土壤,土層深厚在100厘米左右,質地大多與紅壤相似而比較疏鬆,空隙度表層在53%以上,底層50%以下。
福建白茶
酸鹼度5.5—6.4。肥沃度表層較肥。由於土壤發育及人為耕作影響,形成有黃壤、灰化黃壤等,其中灰化黃壤土層深達150厘米,有機質豐富。
2、閩東產區-福建省寧德市福鼎市
福鼎市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足,依山傍海,大多海拔500~800米,年平均氣溫18.5℃,年平雨量1669.5mm,土壤以紅、黃壤為。福鼎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環境優美。
福鼎是福建省東北部的沿海縣份之一,位於北緯26°52′~27°26′,東經119°55′~120°43′之間。東南瀕東海,東北界浙江省蒼南縣,西北鄰浙江省泰順縣,西接柘榮縣,南連霞浦縣,陸地總面積1461.7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4959.7平方公里。全境三面環山,山地和丘陵占陸地總面積91.03%,盆谷與平原占8.97%。境內海洋性氣候顯著,植被茂密,非金屬礦藏豐富。
境內紅壤面積145.02萬畝,占土地總面積66.14%,主要分布在700米以下的丘陵山地,成土母岩以凝灰岩、花崗岩為主。土體呈酸性反應,土層深厚。黃壤主要分布在海拔700~800米以上的山區,面積有3.9萬畝。全縣紫色土1.26萬畝,主要分布在貫嶺、前岐、桐城、點頭、管陽等鎮的部分丘陵地區。紫色土大部分由紫色或紫紅色凝灰岩發育而成的一種岩性土,質地較粘,有機質含量貧乏,但有效鉀含量豐富。

特點

福建白茶最主要的特點是毫色銀白,素有“綠妝素裹”之美感,且芽頭肥壯,湯色黃亮,滋味鮮醇,葉底嫩勻。沖泡後品嘗,滋昧鮮醇可口,還能起藥理作用。中醫藥理證明,白茶性清涼,具有退熱降火之功效,海外僑胞往往將銀針茶視為不可多得的珍品。
尤其是白毫銀針,全是披滿白色茸毛的芽尖,形狀挺直如針,在眾多的茶葉中,它是外形最優美者之一,令人喜愛。湯色淺黃,鮮醇爽口,飲後令人回味無窮。
福建白茶

茶葉分類

1、白毫銀針,又叫白毫,近年多稱白毫銀針。產於福建省南平市的松谿縣政和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的針狀白芽茶。
2、白牡丹,產於松谿縣政和縣、建陽市和寧德市福鼎市等縣市的葉狀白芽茶。
3、貢眉,亦稱“壽眉”,產於福建省南平市松谿縣、建陽市、建甌市、浦城縣等地的白葉茶。
4、新工業白茶,簡稱新白茶,產於福建福鼎的半條形白葉茶。

製作工藝

一般分為萎凋和乾燥兩道工序,而其關鍵是在於萎凋。萎凋分為室內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後有複式萎凋。
要根據氣候靈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悶熱的晴朗天氣,採取室內萎凋或複式萎凋為佳。其精製工藝是在剔除梗、片、蠟葉、紅張、暗張之後,以文火進行烘焙至足乾,只宜以火香襯托茶香,待水分含量為4~5%時,趁熱裝箱。它的特點是既不破壞酶的活性,又不促進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顯現,湯味鮮爽。
福建白茶
福建白茶

歷史淵源

關於福建白茶的歷史究竟起於何時?茶學界有些不同的觀點。有人認為白茶起於北宋,其主要依據是"白茶"最早出現在《大觀茶論》、《東溪試茶錄》(文中說建安七種茶樹品種中名列第一的是“白葉茶”)中;也有認為是始於明代或清代的,持這種觀點的學者主要是從茶葉製作方法上來加以區別茶類的,因白茶的生產過程只經過“萎凋與乾燥”兩道工序。也有的學者認為,中國茶葉生產歷史上最早的茶葉不是綠茶而是白茶。其理由是:中國先民最初發現茶葉的藥用價值後,為了保存起來備用,必須把鮮嫩的茶芽葉曬乾或焙乾,這就是中國茶葉史上“白茶”的誕生。
明代田藝蘅《煮茶小品》載有類似白茶的製法:“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自然,且斷煙火氣耳。況作人手器不潔,火候失宜,皆能損其香色也。生曬者瀹之甌中,則旗槍舒暢,清翠鮮明,尤為可愛。”
《大觀茶論》里說的白茶,是早期產於福建省南平市建陽市北苑御焙茶山上的野生白茶。其製作方法,仍然是經過蒸、壓而成團茶,同現今的白茶製法並不相同。
福建白茶

保健功效

福建白茶除了含有其它茶葉固有的營養成份外,還含有人體所必需的活性酶,國內外醫學研究證明,長期飲用白茶可以顯著提高人體內脂酶活性,促進脂肪分解代謝,有效控制胰島素分泌量,延緩葡萄糖的腸吸收,分解體內血液中多餘的糖份,促進血糖平衡。白茶含有豐富的多種胺基酸,其性寒涼,具有退熱祛暑解毒之功效,在產區內夏季啜一杯白牡丹茶水,很少會中暑,因此白牡丹是當地茶農夏季必備的白茶之一。
白茶存放時間越長,其藥用價值越高。
白茶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它被人體吸收後,能迅速轉化為維生素A,可預防夜盲症與乾眼病。同是時白茶還有防輻射物質,對人體的造血機能有顯著的保護作用,能減少電視輻射的危害,因此在看電視過程中多喝一些白茶是是百利無一害,尤其是少年兒童更應該提倡多喝白茶,有利於保護眼睛,健康身體。

品質特徵

白毫銀針,外形條索肥壯挻直毫密,色澤銀白閃亮,整齊潔淨,內質香氣清高,毫香特久,鮮醇嫩爽,湯色杏黃清澈,葉底幼嫩肥軟勻亮;
福建白茶
福建白茶
白牡丹外形葉張肥嫩,毫心肥壯,葉態伸展芽葉連枝葉緣垂卷,破張少、勻整,色澤灰綠,毫色銀白,潔淨,無老梗、枳及臘葉,內質香氣清鮮純正,毫香濃顯,湯色淡杏黃,清澈,清醇清甜,嫩勻,葉底葉色黃綠,葉脈紅褐,葉質柔軟鮮亮;
貢眉(壽眉),茶外形毫心多較肥壯,葉張稍肥嫩,芽葉連枝,葉整緊卷如眉,勻整,破張少,灰綠或墨綠,色澤調和,潔淨,無老梗、枳及臘葉,內質香氣清純,毫香顯,湯色淺橙黃,清澈,滋味清甜酵爽,葉底柔軟、嫩亮、毫芽多;
新工藝白茶外形條索粗松尚捲曲,褐綠色,勻整,潔淨,有嫩梗,內質香氣略顯板栗香,酵厚爽適,湯色橙而清澈,葉底勻整舒展。
福建白茶
福建白茶福建白茶

品鑑技巧

品茶是高雅、安詳、和諧之社會精神的體現。福建白茶的一般品嘗有四個步驟:嘗茶:從乾茶的色澤、老嫩、形狀,觀察茶葉的品質。
聞香:鑑賞茶葉沖泡後散發出清香。觀湯:欣賞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之過程,茶葉溶解情況及茶葉沖泡沉靜後的姿態。
福建白茶福建白茶
品味:品賞茶湯的色澤和滋味。品飲前,先用“高沖、低斟、括沫、淋蓋”等傳統的方法沖泡。品飲時,用右手食指、拇指按住杯邊沿,中指頂住杯底,戲稱“三龍護鼎”品茶工於煎,重在品茶湯的湯花。對茶湯的色、香、味,形以色為主。
福建白茶的選購常識。正常氣溫年景,新茶一般在穀雨前十天內即可產出;真正葉片營養豐厚的茶草應在穀雨前後幾天內。選購品嘗“福建白茶”通常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即從乾茶和泡茶兩個角度考量茶的“色、香、味、形”。
一是乾茶評賞。
望色:通過觀望應具備鐵青(深度青色)透翠,老嫩、色澤一致,可見烘製到位。聞香:通過嗅聞應具備茶的清香透鼻的香氣,尤其是有如燒板栗那種香味或幽香的為上乘;有青草味的說明炒制功夫欠缺。嚼味:通過細嚼應具備頭苦尾甜、苦中透甜味覺,略用清水涮口後有一種清爽甜潤的感覺。觀形:通過察看應具備片卷順直、長短相近、粗細勻稱的條形,可見形狀大小一致、炒功到位。
二是乾茶發湯品嘗
茶具一般選用白瓷茶杯(碗)。以泉水或深井水為佳,沒有條件的可選用礦泉水或純淨水等PH值近於中性的水質為適宜。根據茶具容量,放入茶葉適量,清淡適中,不宜過多。為避免片茶原香流離,當今有人主張用開水高沖、緩收、起壺至茶具2/3處加蓋稍候片刻(新嫩茶不宜滿加蓋)。片刻後,即可品鑑。
步驟如下:
首先聞其香,靠近杯碗口或口面,感覺是否有悠悠的茶葉清香;以其香味濃度體驗茶葉的香醇。次是望其色。
二次用碗蓋扶動茶葉查看湯色,一般是青湯透綠、清爽爽的,沒有一點的渾濁。其葉片顏色一般是穀雨前十天的茶草製作的新茶,泡後葉片顏色有淡青、青色的,不勻稱。相近穀雨或穀雨後茶草製作的片茶,泡後葉片顏色一般是青色或深青的,而且勻稱,茶湯相應也濃些、若時間稍候一會兒青綠色也深些。
再是品其味,通常是先慢喝兩口茶湯後,再小呷細細品味,正常都有微苦、清涼、絲絲的甜味;葉片營養生長豐厚的茶草製作的片茶,沏泡的茶湯,往往能夠使你明顯感覺到茶湯的柔度。
四是觀其形,乾茶開水發湯後,先浮於上層,隨著葉片的開湯,葉片一一的自下而上陸續下沉至杯碗底。有原來的條狀開發為葉片狀,葉片大小近同,片片疊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