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卯均

張卯均

張卯均,選礦專家,中國現代金屬礦選礦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他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座機械化砂錫礦選礦廠;提倡採用聯合選礦流程以提高貧赤鐵礦的選礦指標;組織和指導了選擇性絮凝選礦新工藝的研究,提高了包頭多金屬共生礦的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為發展中國選礦技術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卯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15年3月25日
  • 畢業院校:河南焦作工學院
  • 職業:選礦專家
  • 主要成就:現代金屬礦選礦技術奠基人之一
  • 出生地:上海市青浦縣
  • 代表作品:《選礦手冊》
簡介,生平概況,設計選礦廠,聯合流程,包頭礦資源,學術交流,人物簡歷,主要論著,

簡介

張卯均,選礦專家。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1938年畢業於河南焦作工學院礦冶系。曾任國民黨政府經濟部礦冶研究所技士、技正、選礦室主任。建國後,歷任有色冶金設計院工程師,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副院長、總工程師,中國金屬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4年負責雲南錫業公司新冠選礦廠的工藝設計,採用了水力分選機和六層溜槽等設備,提高了選別指標。1963年提出採用離心機處理細粒紅鐵礦,推動了鞍山紅鐵礦磁--重盛鑽驗聯合選礦流程的發展。1977年組織領導了包頭金屬礦石綜合利用的絮凝浮選新工藝的研究獲得成功。
張卯均
張卯均

生平概況

張卯均,1915年3月25日出生於上海市青浦縣。祖父張繼齋為前清舉人,推崇新學,是中國新聞事業的先驅。張卯均幼年喪母,由祖父撫養。先在本地國小讀書,1927年後寄宿上海養正國小、南洋中學就讀。祖父治家極嚴,要求子孫安分守己,老實做人。南洋中學辨凝趨十分重視數、理、化課程,學期考試不及格就有被退學的可能。這些奠定了他以學業為主,潔身自好的思想。同時,他對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三省的侵略罪行非常憤慨,產生了強烈的富國強民、實業救國的願望。在祖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的啟發下,開發礦業遂成為他實業救國的理想。1934年中學畢業,他考入焦作工學院採礦冶金專業。
張卯均
《選礦手冊》
1935年,日本進逼華北,北平發生了“一二·九”運動。張卯均在校參加了南下向南京國民政府請願的活動。
1937年,“七·七”事變後,張卯均中止了在大冶鐵礦的實習返回上海青浦。“八·一三”日軍進攻上海,張卯均在青浦參加了中共地下黨組織的青浦旅外學生會,宣傳抗日救國。不久,焦作工學院開學,他回校繼續學業,並隨校先遷西安,後遷天水。1938年8月,張卯均期滿畢業,因成績優良被留校任助教。此時,焦作工學院和遷來西北的北洋工學院北平大學工學院和東北大學工學院合併,成立了西北工學院,張卯均在校擔任礦物實習課和工程地質課程的教學。
1940年,經同學介紹,張卯均到重慶經濟部礦冶研究所工作。這是當時國內僅有的兩處設有選礦專業研究的機構之一(另一處是東北的大陸科學院)。張卯均先在採礦室從事礦業調查,任技佐(相當於助理工程師),不久,轉到選礦室任技士(相當於工程師)。雖然當時試驗項目不多,但他對選礦研究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從此,選礦成為他畢生奮鬥的事業。
1945年,張卯均經礦冶研究所推薦,並經統一考試錄取,前往美國實習達駝奔熱。在美國期間,他選擇了當時規模最大(日處理礦石4萬噸)、設備最新的莫冷西銅礦選礦廠作為重點實習單位。在那裡,他系統地考察了從原礦破碎至尾礦處理,以及流程監測等完整的技術措施和生產管理制度。1946年10月回國。因抗日戰爭已經勝利,原礦冶所正從重慶遷到北平。張卯均回到礦冶所任技正(相當於高級工程師),兼選礦室主任。在這裡,張卯均曾對龍煙貧鐵礦進行研究,提出採用重選法富集粗粒礦砂、細粒礦砂採用還原焙燒磁選法處理的試驗方案。雖然試驗工作由於工作調動而中輟,但不失為對該礦早期的實驗工作之一。
1950年1月,重工業部組織了一批專家,成立東川銅礦工作組,為開發雲南東川銅礦資源進行調查,張卯均參加了這個工作組。他們先後考察了湯丹、因民、落雪等地的礦床情況和礦石性質,提出了開發東川銅礦的初步設計方案樂頸挨。
1954年,張卯均作為雲南錫業公司新冠選礦廠的工程負責人,為了確定生產流程和工藝參數,他組織領導了該廠原礦牛屎坡砂錫礦的選礦試驗。設計中採用了水力旋流器等先進技術,改變了落後的人工手選細泥的狀況,使新冠選礦廠在求奔員汗整體設計上達到了較高水平。
1956年6月,張卯均經馬捷武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7年,張卯均參加了在瑞典召開的第四屆國際選礦會議。會後他被指派到蘇聯列寧格勒米哈諾布爾選礦設計研究院學習。在那裡,除了熟悉他們的實驗研究方法和管理經驗外,張卵均著重學習了多金屬共生礦的分選技術,特別是氧化礦的各種分選技術。1958年他回國後,任北京選礦研究院選礦研究室副主任,主管科研工作。在“二五”計畫期間,張卯均為設計全國大型選礦廠進行了大量試驗研究工作。
1963年,在紅鐵礦選礦的攻關過程中,張卯均提議採用雲錫公司研製的離心選礦機回收磁選尾礦中的紅鐵礦,為發展磁重選礦聯合流程,提高紅鐵礦的選礦指標指明了方向。
1964年,張卯均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原選礦研究院調整改組易名)副院長。同年,當選為全國立企海人大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2年,張卯均雅屑被派往甘肅白銀,組建西北礦冶研究所。1977年,調回北京礦冶研究院,任總工程師,參與和組織領導了包頭、攀技花和金川三大資源綜合利用的國家重點攻關項目。
從1978年開始,張卯均還積極參與和組織領導了全國性的選礦學科學術交流活動。主編了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叢書(選礦工業)和《選礦手冊》等書籍,為促進中國的選礦科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設計選礦廠

雲南箇舊是中國產錫的重要基地,歷來採用重力選礦方法處理高品位氧化脈錫礦和少量沖積砂礦,對於難選的錫細泥(指砂粒小於0.074毫米的物料)大都成為尾礦損失。1949年前後,這種錫細泥曾採用土法沉澱溝脫泥和分級,並以放槽、磚槽、敲大鍋等人工富集方法回收,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效率低。張卯均負責設計的新冠選礦廠所用的原礦是坡積砂錫礦,含泥量高,錫石粒度細。改變當時人工富集細泥的生產工藝是提高選礦技術的關鍵。因此,在設計中,他首次採用設備構造簡單、生產能力大、占地面積小,對細粒物料分級效率高的水力旋流器取代沉澱溝進行分級脫泥。經過多年生產實踐,水力旋流器已發展成為錫選礦的重要分級脫泥設備。在設計中,他還採用了五層自動翻床代替放槽、磚槽等人工富集細粒錫石裝置,取得了較好效果。
水力旋流器和自動翻床的採用,不但結束了土法處理細粒錫礦泥的歷史,而且提高了礦泥中的錫石回收率,使砂錫礦的選礦技術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實現了全流程機械化作業。這在當時不僅具有國內領先水平,而且具有國際水準。張卯均對創立錫細泥回收技術做出了重要貢獻。

聯合流程

60年代以前,中國弱磁性赤鐵礦的選礦,一般採用傳統的焙燒磁選和正浮選兩種方法,生產指標不夠理想。同時,以磁選方法回收磁鐵礦時,弱磁性赤鐵礦都在尾礦中損失。因此,提高赤鐵礦的選礦技術,一直是選礦研究中的重點課題。1963年,張卯均根據離心選礦機可以有效回收細粒錫石的特性,提出了利用這種重選新設備回收細粒赤鐵礦的建議。冶金部將這項試驗交雲錫公司承擔,取得了良好效果,為發展磁選—重選聯合流程開闢了新的途徑。1977年,這一流程在鞍山弓長岑選礦廠得到實現,改進了選礦指標。
張卯均
赤鐵
1977年,在中美雙方互設聯絡處期間,曾達成十項技術交流協定。紅鐵礦選礦技術作為中國赴美考察項目之一,張卯均參加了考察團。他深入考察了美國上湖地區鐵燧岩選礦技術。發現鐵燧岩含鐵低,礦物粒度細,其性質與中國鞍山式赤鐵礦十分相似;認為他們採取多種選礦方法提高鐵精礦品位的經驗值得提倡,回國後,他大力宣傳這個觀點。1978年,他在《中國紅鐵礦選礦新成就》一文中,指出了過去單一焙燒磁選和單一正浮選之所以不能取得滿意指標,尤其是精礦品位不高的原因;提出只有根據礦石性質,採用各種選礦方法的聯合流程,才是提高紅鐵礦選礦指標的方向。

包頭礦資源

包頭白雲鄂博礦是中國特有的富含稀土等元素的多金屬共生礦。建設初期,採用單一的選鐵流程,不適應多金屬共生礦石的特性。為解決包頭礦的資源綜合利用,60年代,聶榮臻元帥就親自部署和指導過這項工作。當時,國內眾多科研單位對氧化礦的選礦進行了大量研究,曾提出60多個流程方案,但指標都不夠好,特別是鐵精礦含鐵較低,雜質較高。1978年後,在方毅同志的關懷和領導下,組織了開發利用包頭稀土資源的聯合攻關,成立了由包頭鋼鐵公司牽頭,有關研究單位參加的攻關指揮部。張卯均為攻關指揮部的成員之一。
包頭資源綜合利用的選礦問題,一直是很多研究單位努力研究的課題。北京礦冶研究院和包頭冶金所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浮選——選擇性絮凝脫泥的選礦方法,經過小型試驗結果,指標十分優良。張卯均組織領導了半工業試驗的實施,證實了這一流程不但可以獲得含鐵量高、低的優質鐵精礦,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稀土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是多年來從未取得過的良好研究成果。絮凝選礦工藝試驗中的一個技術關鍵是:要將97%以上的礦石細磨到37微米以下。而當時包頭礦選礦工藝中一般的細磨粒度為74微米以下點90%~95%。能否解決這一技術難題?有各種見解。為此,冶金部組織了專家論證。張卯均提出只要嚴格控制分級粒度,掌握磨礦濃度,細磨是可以做到的。經過討論,決定進行工業試驗。1984~1986年8月,在包頭選礦生產系列上實現了細磨技術,完成了工業試驗。試驗指標除了鐵精礦中氟含量小於0.5%外,鐵、稀土、磷的指標均達到了半工業試驗指標。這項成果1988年獲國家發明一等獎。
1984年進行工業試驗時,在細磨技術和使用循環水的問題上,曾一度出現了問題。張卯均鼓勵參加試驗的人員,採取嚴謹的科學態度認真查找原因,總結經驗,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選擇適當的磨礦濃度,並引黃河水代替原尾礦壩循環水,使工業試驗獲得成功,用該項目發明人之一羅家柯的話來說:“張總是在試驗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們信心和支持。”

學術交流

張卯均作為國內外知名的選礦專家,曾多次出國參加學術活動和進行考察,回國後,他總是及時、熱情地傳播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和信息,為我所用。
1978年後,張卯均先後當選為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選礦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選礦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選礦科技情報網理事長、國家科委有色冶金專業委員、國家科委發明創造評審委員會地采組委員、中國礦協選礦委員會主任委員等。他參與審定了國家一些重要的科研規劃;組織和領導了眾多學術交流活動,為發展中國的選礦科學研究、促進學術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他積極主張打破行業界限,把學會辦成跨行業的綜合性學術團體,擴大了學術交流的內容,促進了相關技術的融通。
鑒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選礦事業的蓬勃發展,在科研、設計和生產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充實和發展了選礦理論,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學術委員會於1983年決定,組織編寫中國第一部選礦專業大型工具書——《選礦手冊》。張卯均任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全書約450萬字,分14個分冊陸續出版。該書內容理論與實踐兼備,以實踐為主;選材以國內為主,同時輔以典型的國外文獻資料,體現了近代選礦科學技術水平,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他還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採礦編輯委員會委員,參與編審工作;任《冶金大百科全書》編委會顧問,撰寫了選礦條目。
張卯均為人謙虛謹慎,與人為善,對人對已都能實事求是,從不邀功委過,堅持秉公辦事,以大局為重。在科研工作中,他推崇嚴謹的科研作風,熱情鼓勵、培養青年科技人員,深受選礦界新老科技人員的敬重。

人物簡歷

1915年3月25日 生於上海市青浦縣
張卯均
《選礦手冊》
1938年 畢業於河南焦作工學院礦冶系,獲工程科學學士學位。
1938~1940年 任西北工學院助教。
1941~1945年 先後任經濟部礦冶研究所採礦室技佐、選礦室技士。
1945~1946年 赴美國實習考察。
1946~1949年 任經濟部礦冶研究所技正兼選礦室主任。
1949~1950年 任重工業部礦冶研究所工程師。
1951~1955年 任重工業部中央有色金屬管理局總工程師室工程師,設計處、設計公司工程師。
1955~1957年 任冶金工業部北京有色冶金設計院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
1957~1958年 赴蘇聯學習。
1958~1964年 任冶金工業部選礦研究院、礦山研究院選礦研究室副主任、副總工程師。
1964~1972年 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兼副院長。
1972~1977年 任甘肅白銀礦冶研究所黨委副書記。
1977~1983年 任北京礦冶研究院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兼副院長。
1983~1989年 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技術顧問。
1989年 退休。

主要論著

1 張卯均.氧化鉛鋅礦的浮選現狀.有色金屬,1959,77(18):13~27.
2 張卯均,王玉斌.綜合利用銅礦石中含鑽黃鐵礦和輝鉬礦的選礦試驗.有色金屬,1964(1):19~26.
3 張卯均,於廣泉.中國紅鐵礦選礦新成就.中國金屬學會第三屆代表大會論文,1978.
4 張卯均(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
5 張卯均主編.選礦手冊.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1.
1950年1月,重工業部組織了一批專家,成立東川銅礦工作組,為開發雲南東川銅礦資源進行調查,張卯均參加了這個工作組。他們先後考察了湯丹、因民、落雪等地的礦床情況和礦石性質,提出了開發東川銅礦的初步設計方案。
1954年,張卯均作為雲南錫業公司新冠選礦廠的工程負責人,為了確定生產流程和工藝參數,他組織領導了該廠原礦牛屎坡砂錫礦的選礦試驗。設計中採用了水力旋流器等先進技術,改變了落後的人工手選細泥的狀況,使新冠選礦廠在整體設計上達到了較高水平。
1956年6月,張卯均經馬捷武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7年,張卯均參加了在瑞典召開的第四屆國際選礦會議。會後他被指派到蘇聯列寧格勒米哈諾布爾選礦設計研究院學習。在那裡,除了熟悉他們的實驗研究方法和管理經驗外,張卵均著重學習了多金屬共生礦的分選技術,特別是氧化礦的各種分選技術。1958年他回國後,任北京選礦研究院選礦研究室副主任,主管科研工作。在“二五”計畫期間,張卯均為設計全國大型選礦廠進行了大量試驗研究工作。
1963年,在紅鐵礦選礦的攻關過程中,張卯均提議採用雲錫公司研製的離心選礦機回收磁選尾礦中的紅鐵礦,為發展磁重選礦聯合流程,提高紅鐵礦的選礦指標指明了方向。
1964年,張卯均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原選礦研究院調整改組易名)副院長。同年,當選為全國人大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2年,張卯均被派往甘肅白銀,組建西北礦冶研究所。1977年,調回北京礦冶研究院,任總工程師,參與和組織領導了包頭、攀技花和金川三大資源綜合利用的國家重點攻關項目。
從1978年開始,張卯均還積極參與和組織領導了全國性的選礦學科學術交流活動。主編了新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叢書(選礦工業)和《選礦手冊》等書籍,為促進中國的選礦科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設計選礦廠

雲南箇舊是中國產錫的重要基地,歷來採用重力選礦方法處理高品位氧化脈錫礦和少量沖積砂礦,對於難選的錫細泥(指砂粒小於0.074毫米的物料)大都成為尾礦損失。1949年前後,這種錫細泥曾採用土法沉澱溝脫泥和分級,並以放槽、磚槽、敲大鍋等人工富集方法回收,不但勞動強度大,而且效率低。張卯均負責設計的新冠選礦廠所用的原礦是坡積砂錫礦,含泥量高,錫石粒度細。改變當時人工富集細泥的生產工藝是提高選礦技術的關鍵。因此,在設計中,他首次採用設備構造簡單、生產能力大、占地面積小,對細粒物料分級效率高的水力旋流器取代沉澱溝進行分級脫泥。經過多年生產實踐,水力旋流器已發展成為錫選礦的重要分級脫泥設備。在設計中,他還採用了五層自動翻床代替放槽、磚槽等人工富集細粒錫石裝置,取得了較好效果。
水力旋流器和自動翻床的採用,不但結束了土法處理細粒錫礦泥的歷史,而且提高了礦泥中的錫石回收率,使砂錫礦的選礦技術向前跨進了一大步,實現了全流程機械化作業。這在當時不僅具有國內領先水平,而且具有國際水準。張卯均對創立錫細泥回收技術做出了重要貢獻。

聯合流程

60年代以前,中國弱磁性赤鐵礦的選礦,一般採用傳統的焙燒磁選和正浮選兩種方法,生產指標不夠理想。同時,以磁選方法回收磁鐵礦時,弱磁性赤鐵礦都在尾礦中損失。因此,提高赤鐵礦的選礦技術,一直是選礦研究中的重點課題。1963年,張卯均根據離心選礦機可以有效回收細粒錫石的特性,提出了利用這種重選新設備回收細粒赤鐵礦的建議。冶金部將這項試驗交雲錫公司承擔,取得了良好效果,為發展磁選—重選聯合流程開闢了新的途徑。1977年,這一流程在鞍山弓長岑選礦廠得到實現,改進了選礦指標。
張卯均
赤鐵
1977年,在中美雙方互設聯絡處期間,曾達成十項技術交流協定。紅鐵礦選礦技術作為中國赴美考察項目之一,張卯均參加了考察團。他深入考察了美國上湖地區鐵燧岩選礦技術。發現鐵燧岩含鐵低,礦物粒度細,其性質與中國鞍山式赤鐵礦十分相似;認為他們採取多種選礦方法提高鐵精礦品位的經驗值得提倡,回國後,他大力宣傳這個觀點。1978年,他在《中國紅鐵礦選礦新成就》一文中,指出了過去單一焙燒磁選和單一正浮選之所以不能取得滿意指標,尤其是精礦品位不高的原因;提出只有根據礦石性質,採用各種選礦方法的聯合流程,才是提高紅鐵礦選礦指標的方向。

包頭礦資源

包頭白雲鄂博礦是中國特有的富含稀土等元素的多金屬共生礦。建設初期,採用單一的選鐵流程,不適應多金屬共生礦石的特性。為解決包頭礦的資源綜合利用,60年代,聶榮臻元帥就親自部署和指導過這項工作。當時,國內眾多科研單位對氧化礦的選礦進行了大量研究,曾提出60多個流程方案,但指標都不夠好,特別是鐵精礦含鐵較低,雜質較高。1978年後,在方毅同志的關懷和領導下,組織了開發利用包頭稀土資源的聯合攻關,成立了由包頭鋼鐵公司牽頭,有關研究單位參加的攻關指揮部。張卯均為攻關指揮部的成員之一。
包頭資源綜合利用的選礦問題,一直是很多研究單位努力研究的課題。北京礦冶研究院和包頭冶金所在大量試驗的基礎上,提出了浮選——選擇性絮凝脫泥的選礦方法,經過小型試驗結果,指標十分優良。張卯均組織領導了半工業試驗的實施,證實了這一流程不但可以獲得含鐵量高、低的優質鐵精礦,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稀土精礦的品位和回收率,是多年來從未取得過的良好研究成果。絮凝選礦工藝試驗中的一個技術關鍵是:要將97%以上的礦石細磨到37微米以下。而當時包頭礦選礦工藝中一般的細磨粒度為74微米以下點90%~95%。能否解決這一技術難題?有各種見解。為此,冶金部組織了專家論證。張卯均提出只要嚴格控制分級粒度,掌握磨礦濃度,細磨是可以做到的。經過討論,決定進行工業試驗。1984~1986年8月,在包頭選礦生產系列上實現了細磨技術,完成了工業試驗。試驗指標除了鐵精礦中氟含量小於0.5%外,鐵、稀土、磷的指標均達到了半工業試驗指標。這項成果1988年獲國家發明一等獎。
1984年進行工業試驗時,在細磨技術和使用循環水的問題上,曾一度出現了問題。張卯均鼓勵參加試驗的人員,採取嚴謹的科學態度認真查找原因,總結經驗,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選擇適當的磨礦濃度,並引黃河水代替原尾礦壩循環水,使工業試驗獲得成功,用該項目發明人之一羅家柯的話來說:“張總是在試驗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們信心和支持。”

學術交流

張卯均作為國內外知名的選礦專家,曾多次出國參加學術活動和進行考察,回國後,他總是及時、熱情地傳播國外的一些先進技術和信息,為我所用。
1978年後,張卯均先後當選為中國金屬學會常務理事、選礦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選礦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和名譽主任委員,中國選礦科技情報網理事長、國家科委有色冶金專業委員、國家科委發明創造評審委員會地采組委員、中國礦協選礦委員會主任委員等。他參與審定了國家一些重要的科研規劃;組織和領導了眾多學術交流活動,為發展中國的選礦科學研究、促進學術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他積極主張打破行業界限,把學會辦成跨行業的綜合性學術團體,擴大了學術交流的內容,促進了相關技術的融通。
鑒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選礦事業的蓬勃發展,在科研、設計和生產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充實和發展了選礦理論,中國金屬學會選礦學術委員會於1983年決定,組織編寫中國第一部選礦專業大型工具書——《選礦手冊》。張卯均任編輯委員會主任委員。全書約450萬字,分14個分冊陸續出版。該書內容理論與實踐兼備,以實踐為主;選材以國內為主,同時輔以典型的國外文獻資料,體現了近代選礦科學技術水平,又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他還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採礦編輯委員會委員,參與編審工作;任《冶金大百科全書》編委會顧問,撰寫了選礦條目。
張卯均為人謙虛謹慎,與人為善,對人對已都能實事求是,從不邀功委過,堅持秉公辦事,以大局為重。在科研工作中,他推崇嚴謹的科研作風,熱情鼓勵、培養青年科技人員,深受選礦界新老科技人員的敬重。

人物簡歷

1915年3月25日 生於上海市青浦縣
張卯均
《選礦手冊》
1938年 畢業於河南焦作工學院礦冶系,獲工程科學學士學位。
1938~1940年 任西北工學院助教。
1941~1945年 先後任經濟部礦冶研究所採礦室技佐、選礦室技士。
1945~1946年 赴美國實習考察。
1946~1949年 任經濟部礦冶研究所技正兼選礦室主任。
1949~1950年 任重工業部礦冶研究所工程師。
1951~1955年 任重工業部中央有色金屬管理局總工程師室工程師,設計處、設計公司工程師。
1955~1957年 任冶金工業部北京有色冶金設計院工程師、設計總工程師。
1957~1958年 赴蘇聯學習。
1958~1964年 任冶金工業部選礦研究院、礦山研究院選礦研究室副主任、副總工程師。
1964~1972年 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副總工程師兼副院長。
1972~1977年 任甘肅白銀礦冶研究所黨委副書記。
1977~1983年 任北京礦冶研究院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兼副院長。
1983~1989年 任北京礦冶研究總院技術顧問。
1989年 退休。

主要論著

1 張卯均.氧化鉛鋅礦的浮選現狀.有色金屬,1959,77(18):13~27.
2 張卯均,王玉斌.綜合利用銅礦石中含鑽黃鐵礦和輝鉬礦的選礦試驗.有色金屬,1964(1):19~26.
3 張卯均,於廣泉.中國紅鐵礦選礦新成就.中國金屬學會第三屆代表大會論文,1978.
4 張卯均(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礦冶卷.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
5 張卯均主編.選礦手冊.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