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務院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確定的《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章程》、《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專項基金管理辦法》,制定本章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張其成國學基金
- 外文名:China Changjiang River Charity Foundation Zhang Qicheng Fund
- 縮寫:Zhang Qicheng Fund
- 簡稱:張其成國學基金
- 辦公地址: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秘書處
- 原始資金數額:人民幣一百萬元
張其成國學基金章程,第一章 總則,第二章 籌資方式及資助方式,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第四章 財產的管理和使用,第五章 終止和剩餘財產處理,第六章 附則,關於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的決定,張其成國學基金緣起,張其成國學基金資助項目,國學公益夏令營,國學博士論壇,國學博士叢書,張其成簡介,
張其成國學基金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二條、由張其成作為發起人捐贈原始資金設立的張其成國學基金是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下設的專項基金,該專項基金的設立與使用原則須符合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的基本原則。本基金的全稱是“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張其成國學基金”,“China Changjiang River Charity Foundation Zhang Qicheng Fund ”,縮寫為“ Zhang Qicheng Fund”,簡稱“張其成國學基金”。在宣傳工作中,可書寫為以下形式:“ 張其成國學基金/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中國·北京”。
第三條、本基金的宗旨:弘揚中華文化,構建精神家園。
本基金的業務範圍及對象: 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助公益文化、學術研究項目、出版事業;獎勵品學兼優學生。
第四條、本基金的原始資金數額為人民幣一百萬元,來源於張其成捐贈。
第五條、本基金辦公地址設在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秘書處。
第二章 籌資方式及資助方式
第六條、張其成國學基金在海內外開展面向單位與個人的定向專項籌資活動,接受來自單位與個人的定向專項捐贈款或物。
第七條、由捐贈方根據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與捐贈方簽訂的符合張其成國學基金宗旨和管理辦法的《捐贈協定》,指定用於本專項基金的捐贈款或物的使用方向、領域、資助對象和資助項目。
第三章 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八條、張其成國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是張其成國學基金的最高管理機構,由張其成出任管理委員會主席,可設副主席,副主席由主席提名擔任,管理委員會設理事3名。
第九條、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管理辦公室),由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秘書處管理。
1、張其成國學基金管理辦公室是張其成國學基金日常管理和執行機構。
2、管理辦公室的工作經費本著節約與高效的原則,按照國家有關基金會管理成本的要求從本專項基金及其增值部分中列支。
3、管理辦公室職責:
1)海內外捐贈工作和資金管理工作。
2)定向專項資金募集工作;
3)組織為本基金指定的受助群體提供資助的項目開發及資金管理使用;
4)資助開展符合本基金宗旨的各種與中華傳統文化有關的公益慈善項目和活動;
5)本基金日常管理工作及外聯工作。
第十條、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名譽理事會和專家委員會:
1、張其成國學基金名譽理事會和專家委員會是張其成國學基金的專門諮詢和顧問機構,由管理委員會委託管理辦公室統一協調開展工作。名譽理事會和專家委員會的成員由本基金項目領域的專家與賢達人士組成,名譽理事會成員人數視實際工作情況確定,專家委員會成員人數不超過30人。以上成員由提名原則和自願原則確定,成員確定後由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和 張其成國學基金正式頒發聘任證書,每屆成員聘期為五年,可連續聘任。
2、名譽理事會和專家委員會的職責:
1)對張其成國學基金的發展方向,資助領域和項目提出戰略性、建設性意見,對項目和工作進行諮詢、論證、評估和鑑定;
2)了解、掌握和研究符合張其成國學基金慈善和公益宗旨的國內外先進成果,及時向張其成國學基金管理辦公室提供信息和建議;
3)進行張其成國學基金關注的事業與項目的專題化研究。
第十一條、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監督委員會:
1、為保證張其成國學基金的募集、管理、使用的公開、公正及增值,張其成國學基金按專款專用、妥善管理的原則,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監督委員會,由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工作人員、支持本專項基金的相關人員組成,監督委員會成員由提名原則和自願原則確定,成員確定後由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和張其成國學基金正式頒發聘任證書,每屆成員聘期為三年,可連續聘任。監督委員會每屆成員為三人,監督委員會主席由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理事長楊博喻兼任,執行主席由張其成國學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兼任,其他人員的組成中應有財務及審計部門的專家。
2、張其成國學基金在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的統一管理下,接受民政、財政、工商、稅務、審計等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督指導;嚴格按照國家有關基金會管理的法規和政策對年度資金的全部使用情況進行公示;
3、每半年由本專項基金管理機構,向監督委員會通報工作,呈報基金運用情況報表;
4、管理辦公室年終及時做好決算及下一年的預算,報監督委員會備案;
5、涉及基金投向的大額款項應及時通報監督委員會。
第四章 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第十二條、張其成國學基金的財務管理由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按照《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專項基金管理辦法》和《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財務管理制度》中規定的原則進行管理。
第十三條、本基金接受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
第十四條、本基金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十五條、本基金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範圍使用財產;捐贈協定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定的約定使用。
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本基金宗旨的用途時,基金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第十六條、張其成國學基金的資助範圍:
(一)有關中華國學的公益文化項目及活動;
(二)有關學術研究與科技開發項目;
(三)中華國學的教育、研修;
(四)中華國學的傳播、出版;
(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六)設立張其成國學獎。
第十七條、張其成國學基金的資助對象:
(一)品學兼優的學生(含國際留學生);
(二) 中華國學的研究者與傳播者;
(二) 中華國學的研究與傳播機構。
第十八條、本基金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十九條、本基金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式。
第二十條、捐贈人有權向本基金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應當及時如實答覆。
本基金違反捐贈協定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遵守捐贈協定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定。
第二十一條、本基金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定,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定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定情形的,本基金有權解除資助協定。
第五章 終止和剩餘財產處理
第二十二條、本基金有以下情形之一,應當終止:
(一)無法完成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基金決定分立、合併的;
(四)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理事長辦公會決定終止的。
第二十三條、專項基金終止後由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成立專門清算小組對該專項基金進行清算。
第二十四條、清算結果由具備審計資格的審計機構進行審計並公示,剩餘錢物經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理事長辦公會批准後轉至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其他社會慈善項目使用,並發布公告。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章程未盡之處,按《基金會管理條例》、《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章程》和《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專項基金管理辦法》中所規定的原則執行,並及時根據實際情況按規定程式修改和補充。
第二十六條、本章程經2011年3月 日表決通過。
第二十七條、本章程由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和張其成國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負責解釋、修改。
第二十八條、本章程自通過之日起生效。
北京市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
張其成國學基金管理委員會
二〇一一年 三月二十一日
關於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的決定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經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理事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同意設立“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張其成國學基金”(簡稱張其成國學基金)。
張其成國學基金原始資金為人民幣壹佰萬元,張其成出任基金管理委員會主席,負責全面工作,按照《張其成國學基金章程》開展工作。
北京長江科技扶貧基金會
二0一一年三月三十一日
張其成國學基金緣起
(發起人:張其成)
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一個問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為什麼在最公平中又是最不公平的?這樣的不公平是誰造成的?每一個人此生只有一次,但每一個人生命的長度和質量卻又如此天壤之別。人生短暫,瞬息即逝;人生脆弱,災難無情;人生八苦,愚痴顛倒。在宇宙無限與人生有限的矛盾中,生命的皈依、心靈的自由就成為永恆的主題。怎樣延長生命長度、提高生命質量,在短短的此生今世能夠離苦得樂、能夠健康幸福,也就必然成為人類共同的追求。
人都是攥著拳頭而來,都是撒手而歸。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哭著來,笑著走。人生苦樂,境由心造。沒有信仰,沒有敬畏心,是當代社會最大的危機。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要敬畏什麼?信仰什麼?孔子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當代一位智者說:“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永遠不能離別的精神家園。”敬天法祖,歷來是中國百姓不變的信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歷來是中國士人生命的歸宿。
國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承載著古聖先賢的大智慧。中華文明悠悠五千年乃至七千年。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伏羲作八卦、結網罟,神農嘗百草、種五穀,黃帝造宮車、製衣裳,堯舜禹湯、文武周公,至孔孟老莊,百家爭鳴,其後列朝歷代,聖賢輩出。
中華文明之所以成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六種古文明形態中唯一傳承至今而沒有中斷的文明,其原因就在於她獨特的文化。以易道為主幹的陰陽中和、儒道佛互補的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紐帶。
我經常對成功的企業家朋友說:你們為什麼要學國學?學國學有什麼用?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人生遇到了科學所解決不了的困惑了,怎么辦?只有從國學裡面去尋找智慧、尋找答案,所以學國學目的就是為了修心開智。要修什麼心?要修天地之心、民族之心、企業之心、個人之心。天地之心就是天道、天理,民族之心就是民族之魂,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企業之心就是企業文化,個人之心就是每一個人的價值觀、精神信仰。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國學,離不開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國學是我們中華兒女自古及今、自幼及老的精神食糧,是我們中華民族屹立千萬年而不倒的精神支柱。我們這些成年人在經歷了人生的磨難與奮起、失敗與成功以後,需要國學;我們的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線上,更需要國學。
弘揚中華文化、構建精神家園,是歷史交付給我們的使命,也是我發起這個基金並為之畢生奉獻的宏願!
張其成國學基金資助項目
國學公益夏令營
為了培養青少年傳統美德、提高文化修養、修習處世之道、塑造健康生活方式,張其成國學基金決定每年主辦面對中小學生為主體的公益夏(冬)令營。夏(冬)令營費用由張其成國學基金資助。夏(冬)令營主題是:“讀論語,習六藝,識中醫”。即誦讀、講讀《論語》,演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了解中醫藥基本知識及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培養“四維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將學員塑造成為“四有”之人——有愛心、有禮貌、有快樂、有健康的人。夏(冬)令營課程體系由張其成教授親自研發設計,師資隊伍主要由張其成教授的優秀弟子組成,並聘請國內著名國學專家、國醫專家擔任授課教授。集訓形式:課堂學習、戶外拓展、國學名勝參觀、室外鍛鍊。招生對象:全國優秀中學生及高年級小學生。每期人數:40人左右。第一期國學修身全公益夏令營:2011年8月14日—8月22日。張其成國學基金主辦,北京三艾堂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地點:北京三艾堂國醫館。參加人數45人。第二期國學修身全公益夏令營:2012年8月6日—8月12日。張其成國學基金主辦,北京世紀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地點:北京市海淀區上莊度假村。參加人數40人。第三期國學修身公益冬令營:2013年1月28日—2月1日。張其成國學基金主辦,北京中易國學院承辦。地點:北京大學、國子監、北京孔廟。參加人數40人。
國學博士論壇
青年是國學的未來。為了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投身國學研究,為了鼓勵國學學子不斷進取,光明日報國學版將自明年初開始,與張其成國學基金共同推出“國學博士論壇”專欄。專欄面向全國高校文史哲專業在校博士研究生,以及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兩年的高校青年教師徵文。
起止時間 :
2013年1月—12月。
徵文範圍:
與您的博士論文有關的、以國學為內容的學術文章。例如,有關國學學科的理論探討,中國古典學研究,20世紀國學遺產梳理,儒釋道經典義理闡釋,古代名家思想分析,新出土文獻考辨,關於傳統文化當代性的思考,以及從人類學、文化史、思想史等角度對中國古代社會展開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等等。另外,此前國學版組織的有關專欄和論題,如馬克思主義與儒學,文明進程的中國路徑,多元文明對話等,也屬於徵文範圍。
具體方式:
1.徵文原則上以10000字為上限。徵文請一律採用電子郵件方式,並請於郵件主題和文章首頁左上角註明“博士論壇徵文”字樣。2.為了保證優秀徵文的產生過程公平、公正,使專欄能夠真正代表當代國學學子的學術水準,真正展現他們在國學研究領域的學術風采,將採取:第一,導師書面推薦。凡通過本刊初選進入“博士論壇優秀徵文候選稿庫”的徵文作者,將收到一張電子版的《登記表》,作者須按要求填寫並呈請自己的博士導師給出推薦意見後寄回。第二,通訊評審評審。我們將依據學術水平、專業背景和區域分布等原則,為每篇候選文章約請2-3名高校一線學者擔任通訊評審。評選為一票否決制。徵文公開發表時,將同時刊出作者導師和通訊評審的姓名。
3.經由上述方式產生的優秀徵文,擬在國學版“國學博士論壇”專欄中即時刊出(鑒於報紙版面限制,專欄所刊徵文每篇將縮減至3000字以內),並於2014年年初由出版社結集出版。我們還將從中評選出10位優秀作者,全額資助其博士論文出版(資助細則將另文說明)。
4.如有問題,請給我們發電子郵件,本啟事的最終解釋權屬主辦方。《 光明日報 》( 2012年11月26日 07 版)
起止時間 :
2013年1月—12月。
徵文範圍:
與您的博士論文有關的、以國學為內容的學術文章。例如,有關國學學科的理論探討,中國古典學研究,20世紀國學遺產梳理,儒釋道經典義理闡釋,古代名家思想分析,新出土文獻考辨,關於傳統文化當代性的思考,以及從人類學、文化史、思想史等角度對中國古代社會展開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等等。另外,此前國學版組織的有關專欄和論題,如馬克思主義與儒學,文明進程的中國路徑,多元文明對話等,也屬於徵文範圍。
具體方式:
1.徵文原則上以10000字為上限。徵文請一律採用電子郵件方式,並請於郵件主題和文章首頁左上角註明“博士論壇徵文”字樣。2.為了保證優秀徵文的產生過程公平、公正,使專欄能夠真正代表當代國學學子的學術水準,真正展現他們在國學研究領域的學術風采,將採取:第一,導師書面推薦。凡通過本刊初選進入“博士論壇優秀徵文候選稿庫”的徵文作者,將收到一張電子版的《登記表》,作者須按要求填寫並呈請自己的博士導師給出推薦意見後寄回。第二,通訊評審評審。我們將依據學術水平、專業背景和區域分布等原則,為每篇候選文章約請2-3名高校一線學者擔任通訊評審。評選為一票否決制。徵文公開發表時,將同時刊出作者導師和通訊評審的姓名。
3.經由上述方式產生的優秀徵文,擬在國學版“國學博士論壇”專欄中即時刊出(鑒於報紙版面限制,專欄所刊徵文每篇將縮減至3000字以內),並於2014年年初由出版社結集出版。我們還將從中評選出10位優秀作者,全額資助其博士論文出版(資助細則將另文說明)。
4.如有問題,請給我們發電子郵件,本啟事的最終解釋權屬主辦方。《 光明日報 》( 2012年11月26日 07 版)
國學博士叢書
第一條 宗旨
傳承中華國學,構建心靈家園。張其成國學基金決定資助優秀國學博士論文出版,旨在鼓勵與嘉獎從事國學研究和傳播的優秀青年人才。
第二條 資助範圍
有關國學研究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第三條 資助方式
全額資助博士學位論文的出版費用。
第四條 申請方式及要求
填寫並報送申請書(要求提供導師和本領域兩位專家書面推薦意見); 報送博士學位論文紙質版(無論是否資助,恕不退還);列入資助者,根據出版要求修訂博士學位論文,報送修訂後著作電子版。 入資助的博士學位論文,納入《國學博士叢書》,由出版社統一出版。 所有申報者需保證所提交資料的真實性、學術著作(博士學位論文)的獨創性,否則應承擔因此帶來的一切後果,包括撤消資助、公開道歉,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五條 評選流程
(一)由張其成國學基金與《光明日報》國學版對申請人員的申報材料進行初審、鑑定;
(二)組織相關專家對所申報學位論文進行評審,評選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嚴格篩選”的原則,必要時對申請人進行答辯,然後確定資助出版著作的名單;
(三)資助出版著作名單將在張其成國學基金網站和有關媒體公示,公示期為十五個個工作日,公示期間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四)公示結束後,最終確認資助出版著作名單。
第六條 申請書
國學博士叢書出版資助申請書下載地址見:張其成國學網、張其成國學基金網。申請書及學術著作紙型版郵寄至指定電子信箱。
第七條 本辦法由張其成國學基金解釋並保留修改的權利,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傳承中華國學,構建心靈家園。張其成國學基金決定資助優秀國學博士論文出版,旨在鼓勵與嘉獎從事國學研究和傳播的優秀青年人才。
第二條 資助範圍
有關國學研究的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第三條 資助方式
全額資助博士學位論文的出版費用。
第四條 申請方式及要求
填寫並報送申請書(要求提供導師和本領域兩位專家書面推薦意見); 報送博士學位論文紙質版(無論是否資助,恕不退還);列入資助者,根據出版要求修訂博士學位論文,報送修訂後著作電子版。 入資助的博士學位論文,納入《國學博士叢書》,由出版社統一出版。 所有申報者需保證所提交資料的真實性、學術著作(博士學位論文)的獨創性,否則應承擔因此帶來的一切後果,包括撤消資助、公開道歉,並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第五條 評選流程
(一)由張其成國學基金與《光明日報》國學版對申請人員的申報材料進行初審、鑑定;
(二)組織相關專家對所申報學位論文進行評審,評選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嚴格篩選”的原則,必要時對申請人進行答辯,然後確定資助出版著作的名單;
(三)資助出版著作名單將在張其成國學基金網站和有關媒體公示,公示期為十五個個工作日,公示期間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四)公示結束後,最終確認資助出版著作名單。
第六條 申請書
國學博士叢書出版資助申請書下載地址見:張其成國學網、張其成國學基金網。申請書及學術著作紙型版郵寄至指定電子信箱。
第七條 本辦法由張其成國學基金解釋並保留修改的權利,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張其成簡介
張其成,著名國學專家,養生專家,中醫文化學家,書法家。全國政協委員。安徽徽州人。出身於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一帖”醫家,為“張一帖”第十五代傳人、我國首屆“國醫大師 ”李濟仁之長子,幼承家訓,學習醫儒,後隨師修習道禪。北京大學哲學博士,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後。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國學課程特邀教授,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易學與科學委員會理事長,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名譽主任委員,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老子道學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文化建設與科普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治未病”工作諮詢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中醫文化學”學科帶頭人,北京市重點學科“中醫人文學”學科帶頭人,北京市哲學社科重點基地“北京中醫藥文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北京衛視有關欄目主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