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目大蠶蛾

弧目大蠶蛾

弧目大蠶蛾(Neoris haraldi Schawerda, 1922)是鱗翅目大蠶蛾科弧目大蠶蛾屬的一種蠶蛾。寄主有胡楊沙棗等樹種。以幼蟲蠶食葉片,零星發生無大影響,在蟲口密度增大後幼蟲食量大的情況下易形成災害。僅分布在新疆,以南疆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區發生嚴重;北疆準格爾盆地的西南沿烏魯木齊到烏蘇的山前平原和克拉瑪依到烏爾禾一帶的胡楊林地也有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弧目大蠶蛾
  • 拉丁學名:Neoris haraldi (Schawerda, 1922)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昆蟲綱
  • 亞綱:有翅亞綱
  • :鱗翅目
  • :大蠶蛾科
  • 亞科:大蠶蛾亞科
  • :弧目大蠶蛾屬
  • :弧目大蠶蛾
分布危害,形態特徵,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分布危害

僅分布在新疆,以南疆葉爾羌河、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林區發生嚴重;北疆準格爾盆地的西南沿烏魯木齊到烏蘇的山前平原和克拉瑪依到烏爾禾一帶的胡楊林地也有發生。其中又以南疆巴楚縣天然林和烏什縣沙棗薪炭林區域蟲口密度大,危害重;北疆瑪納斯榆樹林發生也比較嚴重;寄主有胡楊、灰楊、箭桿楊、沙棗、白臘、榆樹、杏、巴丹杏、蘋果、梨等。以幼蟲蠶食葉片,口密度變大時,易形成災害。在大發生林區,成片樹葉被食光,僅留葉柄,嚴重影響林木正常生長和果樹產量。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32-40mm,翅展96-127mm,體黃褐色,但顏色深淺有所變化,觸角雙節齒狀,雄蛾為典型羽毛狀。前胸背板棕褐色,腹部背面有棕黃和棕黑色橫帶,前翅灰褐色,間雜白色鱗毛,亞端線黑色,形成6個大的波形紋,外側有白色並行波形紋,外緣棕褐色,頂角處各有1紅黑色小班。中室端部有1棕褐色橢圓形眼班。後翅基部絨毛紫紅色,中部有1圓形大眼班。
卵 橢圓形,扁平,中間凹陷,長2.5-3mm,灰白色。
幼蟲 共5齡,各個齡級體色變化較大,1齡幼蟲紅褐色,2齡幼蟲黑褐色,3齡幼蟲灰白色,4齡幼蟲背面灰綠色,腹面黑綠色,老齡幼蟲體長60-72mm,體黃綠色,胸足端部和氣門朱紅色,全體生白色長毛。
蛹 體長28-34mm,粗壯、紡錘形。棕褐色,頭頂有灰黃色斑1塊,腹部末端兩側突出並各生有臀棘1束。
繭 紡錘形,初期銀白色,空繭灰黃色。

發生規律

1年發生1代,以卵在嫩枝條上越冬,南疆於4月上旬孵化,5月上旬化蛹越夏,蛹期長達4個多月。9月下旬開始羽化,10月上旬產卵越冬。成蟲多在下午6時許羽化,晝伏夜出,趨光性強,黃昏後飛翔頻繁,並尋偶交尾。喜在林緣及樹幹、樹枝上,2-8粒排列成1行,平均產卵量173粒。初孵幼蟲即能蠶食嫩葉,1-3齡群集危害,晝夜均可取食,幼蟲受驚後,口吐綠色汁液。老熟幼蟲躲在樹基周圍落葉層下或枯草層內吐絲結繭化蛹。

防治方法

1、冬春修剪時,剪除帶卵枝條;人工震落幼蟲,收集殺滅;蛹期清除林內雜草及枯枝落葉,集中燒毀。
2、黑光燈誘殺成蟲。
3、用蘇雲金桿菌原液500倍液噴殺2-3齡幼蟲;亦可選用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或氧化樂果乳油1500-2000倍液噴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