萼蠶

萼蠶

萼蠶(學名: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i Felder)是蠶蛾科下的一個種。中國、朝鮮日本美國法國等地有分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萼蠶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雌蛾體長 25—30 mm,雄蛾 20—25 mm,翅展 115—125mm。體育褐色,頭部四周、頸板前端、前胸後緣、腹部背線、測線及末端都為白色。前翅褐色,項角圓而突出,粉紫色,具1個黑色眼狀斑,斑的上邊白色弧形;前、後翅中央各有1個新月形斑,新月形斑上線深褐色,中間半透明,下線上黃色,外側具有1條縱貫全翅的寬頻,寬頻中間粉紅色,外側白色,內側深褐色,基角褐色,其邊緣有1條白色曲級。卵 灰白色上有褐色斑,扁橢圓形,長約1.5mm。 幼蟲 老熟幼蟲體長 55一60 mm。青綠色,被有白粉,各體節的亞背線、氣門上線、氣門下線部位各有1排顯著的枝刺,亞背線上的比其它2排的更大,在亞背線與氣門上線間、氣門後方、氣門下線、胸足及腹足的基部有黑色斑點;氣門篩淺黃色,因氣門片黑色,胸足黃色;腹足青綠色,端部黃色。 蛹 暗紅褐色,長 26-30 mm,寬 14 mm。革灰白色,橄欖形,長約 50 mm,上端開孔,繭柄長達40-130 mm,繭半邊常為葉包著。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 東北、北京、山東、江西、浙江、江蘇、廣東、廣西、四川
國外分布: 朝鮮日本美國法國

生物學特性

1年發生2—3代,以越冬。1年發生2代的,越冬代成蟲5月上、中旬羽化並產卵。卵期約 12天。第一代幼蟲 5月中、下旬孵化。幼蟲期測天左右。 6月下旬結繭化蛹。8月至 9月上、中旬第一代成蟲羽化、產卵。成蟲壽命 5-10天。第二代幼蟲危害期為 9至 11月,以後陸續化蛹越冬。 成蟲有趨光性;飛翔力強。產卵量300粒左右。雌蛾性引誘力甚強,未交尾雌蛾置於室內籠中,能連續引誘雄蛾。但室內飼養不易交尾。雌蛾剪去雙翅後能促進交尾。卵產在寄主葉背,聚集成堆。初齡幼蟲有群集性。幼蟲脫皮後常將蛻食盡或僅留少許。老熟幼蟲在樹幹上綴葉結繭,越冬代常在雜灌木上結英。 天敵 幼蟲天敵有絨英蜂、喜馬拉雅聚瘤姬蜂、稻苞蟲黑瘤姬蜂樟蠶黑點瘤姬蜂。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殺幼蟲和摘繭。
2.黑光燈誘蛾。
3.套用 l-2億孢子/ml蘇雲金桿菌,或 1X 10’多角體/ml枝型多角體病毒致死蟲屍液噴殺銀杏大蠶蛾幼蟲。
4. 套用細%敵百蟲 1000-2000倍液,或即%敵敵畏 1000—2000倍液,或 2.5%澳氰菊酯10000倍液噴殺3齡以前幼蟲。
5.實行檢疫,使小字大蠶蛾不致隨苗木蔓延至外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