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克里克迎娶魯斯·多琳·多德(Ruth Doreen Dodd)為妻。夫婦倆有一個兒子麥可·F C·克里克(Michael F. C. Crick),他也是位科學家。多德和克里克於1947年離婚。兩年後,克里克又娶了歐迪勒·斯必德(Odile Speed),兩人又生了兩個女兒加布里埃爾·克里克(Gabrielle Crick)和傑奎琳·克里克(Jacqueline Crick)。
克里克對生物上的兩個問題很感興趣:一,分子是如何從沒有生命的物質變成有生命的生物的;二,大腦是如何產生思想的。他後來意識到他所受到的教育很適合他成為一名生物物理學家。當時,他受到了很多來自一些著名物理學家,如鮑林和薛丁格等人,的影響。理論上,共價鍵可以將生物分子連線起來,成為基因的基礎。但是,實際上,生物學家們仍然需要知道到底是哪個分子使得整個結構具有生命。對於克里克來說,只要將達爾文從自然選擇所得出的進化論和孟德爾在基因方面所做的研究加起來,就能得到生命的秘密。不過當他意識到自然地形成生命有多么困難時,他說:“一個誠實的人,不管知道多少,也只能說生命的起源幾乎是一個奇蹟,因為有多少條件需要被達到啊!”總之,他稱自己為“強烈傾向於無神論的懷疑論者”("a strong inclination towards atheism")。
克里克因為他的研究獲得了很多的榮譽:
1961年,法國科學院(French Academy of Sciences)授予他查爾斯·利奧波德·梅耶獎;
1962年,他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的名譽外國會員以及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員。
1960年到191年間,他還是劍橋邱吉爾學院的研究員。
克里克的著作包括:《生命的起源和本質》(Life Itself: Its Origin and Nature)、《驚人的假設:靈魂的科學探索》( 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The Scientific Search for the Soul)以及《瘋狂的追求:對科學發現的個人看法》(What Mad Pursuit: A Personal View of Scientific Discov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