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波天文學(英語:Gravitational-wave astronomy)是觀測天文學20世紀中葉以來逐漸興起的一個新興分支,其發展基礎是廣義相對論中引力的輻射理論在各類相對論性天體系統研究中的套用。與基於電磁波觀測的傳統觀測天文學相對比,引力波天文學是通過引力波這個途徑來觀測發出引力輻射的天體系統。
廣義相對論預言下的引力波來自於宇宙間帶有強引力場的天文學或宇宙學波源,近半個世紀以來的天體物理學研究表明,引力輻射在天體系統中出現的場合非常豐富。這些可期待的波源包括銀河系內的雙星系統(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等緻密星體組成的雙星)、河外星系內的超大質量黑洞的合併、脈衝星的自轉、超新星的引力坍縮、大爆炸留下的背景輻射等等。引力波的觀測意義不僅在於對廣義相對論的直接驗證,更在於它能夠提供一個觀測宇宙的新途徑,就像觀測天文學從可見光天文學擴展到全波段天文學那樣極大擴展人類的視野。傳統的觀測天文學完全依靠對電磁輻射的探測,而引力波天文學的出現則標誌著觀測手段已經開始超越電磁相互作用的範疇,引力波觀測將揭示關於恆星、星系以及宇宙更多前所未知的信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引力波天文學
- 外文名:Gravitational-wave astronomy
- 引力波天文學:是觀測天文學的一個分支
- 引力波理論:激變變星、宇宙背景輻射等
- 引力波探測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第一架實際套用
- 太空探測:太空飛行器測距、脈衝星計時等
簡介
特點
- 引力波直接聯繫著波源整體的巨觀運動,而非如電磁波那樣來自單個原子或電子的運動的疊加,因此引力輻射所揭示的信息與電磁輻射觀測到的完全不同。例如對一個雙星系統觀測到的引力波的偏振揭示了其雙星軌道的傾斜度,這類關於波源運動的巨觀信息通常無法從電磁輻射觀測中取得。
- 如果比較波長與波源尺寸的關係,宇宙間的引力波並不像電磁波那樣波長比波源尺寸小很多,這使得引力波天文學通常不能像電磁波天文學那樣對波源進行拍照成相,而是類似聲波直接從波形分析波源的性質。
- 大多數引力波源很難或根本無法通過電磁輻射直接觀測到(例如黑洞),這個事實反過來也成立;考慮到現在一般認為宇宙間不發射任何電磁波的暗物質所占比例要遠大於發射電磁波的已知物質,暗物質與外界的唯一相互作用即是引力相互作用,引力波天文學對這些暗物質的觀測具有重要意義。
- 引力波與物質的相互作用非常弱,在傳播途徑中基本不會像電磁波那樣容易被吸收、散射或色散,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揭示一些宇宙角落深處的信息,例如宇宙誕生時形成的引力輻射至今仍然在宇宙間幾乎無衰減地傳播,這為直接觀測大爆炸提供了僅有的可能。
研究對象
- 良好的探測器技術
- 良好的波形預測
- 良好的數據分析方法和技術
- 多個獨立探測器間的符合測量
- 引力波天文學和電磁波天文學的符合測量
引力波源
- 解析計算:對於一般的雙星系統,最常見的解法是用後牛頓力學近似方法做出的解析近似,這方法可以在低階近似時給出牛頓力學描述,在高階近似時給出廣義相對論效應。後牛頓展開至最低2.5階才會出現引力輻射效應,即展開至項有速度的2.5冪次方項(展開至2階時系統動量-能量仍然守恆,無引力輻射),習慣記做2.5PN。為了要預測雙星系統的物理行為,後牛頓方法必須至少展開到3PN。研究3PN展開獲得重要結果主要有兩個團隊,一個團隊是達莫(Damour),傑拉諾斯基(Jaranowski)和薩法(Schäfer)採用廣義相對論的ADM-哈密頓量形式,另一個團隊是安德雷德(Andrade)、布蘭謝(Blanchet)和法耶(Faye)直接在諧振坐標下計算運動方程。這兩種算法的結果在物理上被證明等價,為尋找來自雙星系統的引力波信號提供了可信的模板。當前後牛頓展開近似的最高階數為5.5PN,為大阪大學的佐佐木節(佐々木 節,羅馬字Sasaki Misao)等人所得出。
- 數值計算:在強引力場情形下,後牛頓近似方法不適用,包括兩個黑洞的合併這樣釋放出突發信號的情況。數值相對論就是引力波天文學的這樣一個分支,它試圖從愛因斯坦場方程出發,通過計算機模擬的辦法找到如黑洞雙星的合併等模型的儘可能精確的數值解。數值相對論中目前最常見的方法是對愛因斯坦方程做所謂“3+1分解”(即3維空間與1維時間分解),這是由理查·阿諾維特、斯丹利·戴瑟和查爾斯·米斯納於1960年代創立的,有時也叫做ADM形式。其基本思想是將連續時空切割成類空的超平面,從而得到可定義的哈密頓量,則系統的動力學方程具有哈密頓方程的形式。數值相對論對於處理黑洞雙星的合併過程已經取得了相當漂亮的結果,表現為計算得到的從旋近到合併後自轉減緩的相變過程具有平滑過渡的波形。
背景
引力波探測器
套用
在20世紀90年代,幾位引力波探測的先行者試圖申請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撥款,建造雷射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時,最主要的反對聲就來自於天文學家。當時的天文學家們認為建造這樣耗資巨大的探測裝置對於天文學研究毫無用處,但現代的天文學家們已經開始暢想引力波天文學的廣闊前景。利用引力波,天文學家們可以為許多懸而未決的天文學問題寫出答案,而更令人激動的則是此時人們甚至還沒有預料到的突破。
引力波與電磁波有著本質的不同,這使此前主要通過電磁波觀測宇宙的天文學家們多出了一個截然不同的宇宙觀測方法,因此有人把發現引力波的意義同伽利略第一次利用自己磨製的望遠鏡觀察天空相提並論。人類多出了一種探測宇宙的新方法,對於同一個天文事件,天文學家就可以通過電磁波、中微子和引力波等不同的手段進行比較觀測,當引力波天文台探測到一個信號之後,可以馬上提醒其他類型的天文望遠鏡對一個特定區域進行觀測並進行比較。
除此之外,相比於電磁波,利用引力波進行天文學探測有著獨特的優勢。每一個原子都可以發射和吸收電磁波,因此一些劇烈的宇宙現象所發出的電磁波很容易在到達地球的途中被吸收或是被干擾、散射,這使得在地球上的天文學家無法確定信號的來源,更無從得知這些電磁信號的本來面目。另外,通過電磁波,天文學家只能研究一些天體表面的信息,其內部的電磁信號則很難突破天體的表面傳播出來。此前天文學家只能通過收集到的極少的中微子信號對各種天體的內部結構和變化進行推測,引力波天文學則可以獨闢蹊徑。
引力波通過時空本身傳播,幾乎不會受到干擾,也幾乎不會被宇宙中的物質所吸收,因此天文學家們更容易通過引力波信號來確定發射引力波源頭的確切位置。另外,如同一件樂器的各個位置都要振動形成共振才能發出和諧的聲音,人們可以通過引力波所攜帶的信息來研究發射出引力波的天體內部結構的變化過程,這是目前人類詳細了解天體內部結構變化的唯一手段,而把探測結果與理論預測的結果相比較,則又是驗證各種物理學假設、促進理論進步的動力。
儘管距離真正開始引力波天文學研究,天文學家們可能還需要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此時我們可以先想像利用引力波可能解決的難題。目前宇宙學最為深刻的問題莫過於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真實身份,暗能量是宇宙加速膨脹的動力,除此之外人們對它的性質還一無所知。精密的引力波探測與其他探測手段相結合或許可以讓天文學家們理解宇宙在不同時期膨脹的不同速度,掌握暗能量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歷史和細節,最終理解它的真實身份;而暗物質除了引力作用之外,幾乎不與普通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如果可以探測到來自暗物質的引力波,人們將有可能對暗物質的結合方式和運動方式都有精確的理解,這將是理解暗物質性質的關鍵。
暗能量與暗物質研究之外,宇宙學研究中最重要的一個假說――宇宙暴漲,也需要利用引力波探測給出驗證。1980年,當時在史丹福大學工作的理論物理學家阿蘭・古斯(Alan Guth)首先提出了宇宙暴漲假說,他認為宇宙在發生大爆炸之後的極早期,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生了一次暴漲,從量子態迅速轉變為巨觀狀態,這個假說可以解釋很多天文學家觀測到的宇宙現象,但是始終沒有確切的實驗證據對其進行證實。“嬰兒時期”的宇宙處於一種混沌狀態,光子不停地被物質釋放和吸收,宇宙中沒有自由光子,並不透明,因此利用電磁波對宇宙進行觀察,最早只能觀察到宇宙誕生38萬年之後,空間裡存在了自由光子之後的歷史。而在此之前,如果宇宙真的曾經經歷過一次暴漲,那么這次暴漲將會產生出“原初引力波”,利用更精密的儀器有可能探測到原初引力波的痕跡,如果成功,將是對宇宙暴漲假說決定性的證明。 在宇宙的嬰兒時期雖然光線混沌,產生出的引力波卻可能是清晰的,早期引力波的痕跡可能至今仍然在時空中存在,這也就給了天文學家們離開各種假設和模型,通過原初引力波探索宇宙通過大爆炸誕生之後的真實情形的可能。在宇宙誕生初期,目前人類發現的自然界中四種相互作用――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可能還沒有分開,四種相互作用在極端的條件下有可能仍然處於統一的狀態,因此,研究早期的宇宙狀態也為物理學家最終完成大統一理論提供了可能。
除了一些大問題之外,一些相對微妙細緻的問題同樣吸引著物理學家。類似於電磁波通過光子傳播,有理論假設引力通過一種質量為0、自旋為2的“引力子”傳播,這種粒子至今還沒有被發現。那么引力子是否真實存在,它的質量是否為0?對於同一個天文事件,如果科學家們觀測到了它所發射出的引力波與電磁波,並且比較它們到達地球的時間,就可以確定引力波是否真正以光速傳播(類似於中微子,如果引力子具有極其微小的質量,那么引力則可能是以非常接近光速的速度傳播)。
由恆星引力塌縮形成的中子星在理論上應該是完美的圓球形狀,但也有一種理論認為中子星的表面可能有幾厘米高的突起,對於這樣的理論衝突,通過對中子星發射的引力波進行分析也可以給出確切的解答。兩顆中子星相互碰撞會有怎樣的結果,恆星如何爆發,如何塌縮,爆發時內部結構會有怎樣的改變?一些劇烈的天文事件的細節也將通過對它們發射出的引力波的分析而越來越清晰。“黑洞無毛理論”(No-Hair Theorem)認為,黑洞沒有任何的外部結構,一個黑洞的性質完全取決於它的質量和自旋,對於黑洞的引力波探測也將是驗證這個理論的好機會。
科學家們通過引力波信號的震盪幅度和頻率來判斷進行碰撞的黑洞的質量,而通過黑洞碰撞的實際強度和傳播到地球的引力波強度,又可以判斷它與地球的距離。在1998年,三位天文學家利用Ia型超新星作為“標準燭光”(Standard Candle),測量宇宙中天體的距離,得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的結論,由此發現暗能量,獲得了201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實際上,在天文學研究中利用標準燭光測距的誤差仍然較大,在十幾年前就有天文學家提出可以利用一類引力波看作是“標準警報”(Standard Siren)以測量宇宙中的距離,相比於“標準燭光”,“標準警報”的精度將會大大提高。物理學家洛布認為,在未來人類如果可以收集到數十個黑洞碰撞的引力波數據,一種新的天文學測距方法就將出現。
更多更加靈敏的引力波探測器可以更精確地定位發生事件的位置,讓天文學家了解去哪裡尋找同一個天文事件產生出的電磁波和中微子,也可以讓天文學家了解發生黑洞碰撞合併時間的頻率。到2016年7月重新開啟引力波探測時,aLIGO的靈敏度將比目前高出30%~40%,而在未來的5年裡,它的靈敏度還將不斷提高,可以預計aLIGO會探測到越來越多的各種來源的引力波信號。而在LIGO公布發現引力波信號的同一周,印度政府也批准了在印度建設第三個LIGO(LIGO-India)的計畫,這個新的引力波探測天文台將在2023年投入使用。同時,位於義大利的臂長3公里的VIRGO引力波探測器也會加入到地球上的引力波探測網路。不只是在地面上,日本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已經開始在神岡的地下隧道中建設神岡引力波探測器(Kamioka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or),它也採取了類似於LIGO的兩個3公里垂直長臂結構,預計將在2018年投入使用。地球上引力波探測裝置將越來越多,在未來,人類將可以在地球上越來越精確地定位這些劇烈的天文事件發生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