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鎮(遼寧省阜新縣建設鎮)

建設鎮(遼寧省阜新縣建設鎮)

建設鎮位於阜新縣東部,繞陽河西岸,東與彰武縣平安鄉隔河相望,西與務歡池鎮毗鄰,南與大固本鎮接壤,北與塔營子鄉連線,距國道101線15公里,距大鄭線泡子火車站22公里,距縣城50公里,鎮政府駐地建設村後小荒屯。

全鎮總面積191平方公里,有耕地15.9萬畝,全鎮轄22個行政村,74個自然屯。2001年底有6879戶,其中農業戶6485戶,總人口25791人,其中農業人口24715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建設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下轄地區:22個行政村
  • 電話區號:0418
  • 面積:191平方公里
  • 人口:25791人
  • 車牌代碼:遼J
簡介,農業,工業,科技,城鎮建設,教育,文化,醫療,民政,

簡介

建設鎮位於阜新縣東部,繞陽河西岸,東與彰武縣平安鄉隔河相望,西與務歡池鎮毗鄰,南與大固本鎮接壤,北與塔營子鄉連線,距國道101線15公里,距大鄭線泡子火車站22公里,距縣城50公里,鎮政府駐地建設村後小荒屯。境內土質肥沃。全鎮總面積191平方公里,有耕地15.9萬畝,全鎮轄22個行政村,74個自然屯。2001年底有6879戶,其中農業戶6485戶,總人口25791人,其中農業人口24715人。境內居民多為漢族、蒙族,還有滿族回族錫伯族等少數民族。設鎮境內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務泡線公路、阜彰公路交叉通過境內,以建設廣場為中心,以建設街和新興路、富民路為主線的鎮區"一街兩路"的工字形建設框架已形成規模。境內有電信移動機站、電視接收信號機站、130中國聯通機站,全鎮閉路電視開通3個村,共570戶。
建設鎮建設鎮

農業

建設鎮經濟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糧食作物以玉米高梁為主,還有穀子、大豆、花生等小雜糧,曾獲遼西地區產糧第一鎮美稱。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幾年來,堅持以富民強鎮為目標,不斷深化改革,理清發展思路,積極扶持和引導全鎮廣大幹部和各族民眾進行農業結構調整,通過調整,糧、經、畜比例日趨合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明顯增強,適應市場能力明顯提高,在連續遭受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取得了較好收成,農業的綜合效益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在加快農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同時,加強了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了林業二次創業步伐,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在連續三年遭受特大旱災的情況下,2001年財政收入實現276萬元,農業總產值達到4250.5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234元。畜牧業繼續保持健康發展。全鎮有畜牧養殖場地5處,可利用面積達1萬平方米。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豬、牛、羊商品率不斷提高,家禽飼養量逐年上升。2001年,豬、牛、羊、禽的飼養量分別達到:27650頭,1046頭,7492隻和111695隻。規模化飼養與日俱增,2001年各類養殖大戶達到120戶。在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的同時,進一步加強了畜禽優良新品種的推廣工作,三元雜交豬,小尾寒羊和獺兔飼養已形成格局,初具規模。畜禽防疫滅病工作有了進一步加強。各項防疫密度均達到或超過了規定的指標,全鎮無大疫情發生。林果業發展迅速。由於認真貫徹我市林業二次創業大會精神,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充分調動了廣大民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全鎮近三年人工造林7000畝,育苗30萬株,植林網2條,新植果樹4067畝,2001年秋完成14公里務泡線“綠色通道”整地工作。到2001年底全鎮森林覆蓋率達到30%。一手抓造林,一手抓森林保護的同時,加強了護林隊伍建設,有效地制止了盜砍濫伐和森林火災的發生。2000年我鎮被遼寧省綠化委員會、遼寧省林業廳授予“優質生態林先進鎮”。水利設施建設步伐加快。連年的乾旱,使我們更加認清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幾年來,我們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同時,加強了以水土保持為主的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狠抓了骨幹工程和水澆地開發。三年共治理流域面積4000畝。完成農田基本建設6500畝,完成勞動積累工86萬人工日。打井382眼,修方塘5座,有效灌溉面積17000畝。並為9個村打大口深井14眼,部分村人畜飲水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連續獲得大禹杯和愚公杯獎勵。農機事業迅猛發展。幾年來,全鎮農業機械擁有量居全市之首,為全鎮農作物的適時早播、高產、低耗奠定了基礎,充分發揮了農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2000年被阜新市人民政府授予"農業機械化第一鎮"。在鎮黨委政府的積極努力和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鎮涉農六站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辦公條件有了進一步改善。林業站、農機站先後步入市級先進站行列,農科站、果樹站相繼進入縣級先進站。果樹站在建站後短短的幾年時間內不斷發展壯大,現已發展果樹育苗基地130畝。林業站2000年投資30萬元。興建了建築面積350平方米的林業站辦公樓。
建設鎮建設鎮
建設鎮建設鎮

工業

建設鎮礦產資源豐富,在我鎮東部有20里礦區,石灰石儲量8700萬噸,是阜新地區水泥生產廠家的主要原料基地,現有四個鎮辦礦,年產20萬噸;位於我鎮東北二公里處的楊家店螢石礦區,1971年遼寧省第四地質大隊探查 螢石儲量112萬噸,平均含氟化鈣30%上;在我鎮西部4公里處的陶瓷土礦儲量5000萬噸,該礦區儲量大、質量好、易開採,能生產日用瓷、耐酸瓷、電瓷、建築瓷、衛生瓷等多種瓷產品的原料;另外鎮西北部的五家子金礦區,經省第九地質大隊探查儲量可觀,含金量達到可開採標準,但尚未開發。建設鎮正在充分利用這些礦產資源,為投資者從事採礦、加工、銷售各類項目提供有利條件。建設鎮不僅自然資源豐富,而且鎮辦企業蓬勃發展,擁有糧油購銷公司、科威飼料廠、阜新東方水泥有限公司等幾家私營大型骨幹企業。科威飼料廠建於1995年,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現以生產四個系列、20多個品種,生產能力不斷增強,銷售量不斷增加,銷售面不斷擴大,在東北三省10個市、30多個縣區都有建設飼料廠的產品,不僅滿足了養殖業發展的需要,也促進了建設鎮糧食的就地轉化。2001年鎮辦企業總產值、工業產值、利潤三項指標分別達到8545萬元,6990萬元,654萬元。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招商引資環境不斷改善,累計引資額達到1000萬元。1999、2000年我鎮先後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發展鄉鎮企業先進單位”、“招商引資先進單位”。
建設鎮建設鎮

科技

建設鎮十分注重發揮科技在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在農業上積極推廣新的優良品種和科學的種植、養殖技術,最佳化了產業結構,促進了增產增收。不斷加大科技培訓和推廣力度。幾年來共辦各類學習班137次,參加培訓人數累計達到83274人次,全鎮共有211名農民獲得了“綠色證書”。

城鎮建設

建設鎮的小城鎮建設本著“立足當前,放眼未來,不求最大,只求最好”的原則,狠抓了基礎設施建設。在道路建設上,建設鎮以鎮區主幹道建設為主,共修建柏油路2.7公里,水泥路680延長米,對建設廣場進行了改造,改造後的建設廣場煥然一新,與周圍建築遙相呼應,已成為我鎮標誌性建築。境內有路燈18盞,修築2000延長米的排水溝,街道兩側植樹1500株,2001年集資200萬元建設了農貿市場綜合樓,800平方米的市場商貿大廳現正在建設中。三年來投資興建了2.3萬平方米的辦公樓、住宅樓。建設鎮結構合理,規劃超前的“一街兩路”的工字形框架已經形成,為創建文明城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999年我鎮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小城鎮建設先進單”。農村電網改造取得了較大進展。公路建設繼續加強,2001年完成了建哈線公路提級,鎮級公路、村屯路加強了養護,做到了暢通無阻。銀行、信用社積極籌措資金,確保了全鎮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教育

建設鎮現有21所村國小,1所中學,1所成人教育中心、1所中心幼稚園。鎮初級中學設在鎮所在地,現有教職員工90人,20個教學班,其中有3個蒙語教學班。校舍面積為3624平方米,人均面積為3.86平方米。現有一幢教學實驗樓正在建設中,不久將投入使用。全鎮21所國小除1所是兩村聯辦外,其餘都是所在村村辦國小,學生就讀在3公里以內,布局合理,校舍總面積為9723平方米,人均面積3.7平方米,教職工158人,全鎮國小有128個班級。建設鎮中心國小有自然實驗室、音樂室、圖書室、衛生室、體育器材庫。其它20個國小有綜合室。2000年全鎮中、國小順利地通過了國家“普九”復檢,通過調整村小的布局結構,最佳化了資源配置。如今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鞏固率100%。畢業生合格率100%。畢業生體育達標率100%,殘疾少年2名,入學率100%。近幾年我鎮為市縣各高級中學和技術學校輸送大量合格人才。

文化

建設鎮文化站有2名工作人員,占地面積200平方米,其中閱覽室100平方米,藏書6000冊,文化教育檔案齊全。1999年被市政府評為"阜新市農村標準文化站",民眾性文化活動較為活躍,開展了歌手大賽、廣場文藝晚會和檯球、籃球、象棋、秧歌等多種形式的文體娛樂活動,深受民眾歡迎。廣播電視、電影等部門也為廣大農民和學生放映科教及愛國主義片近百場,以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為主題,積極弘揚主旋律,為加快我鎮兩個文明建設創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阜新縣建設鎮敬老院

醫療

建設鎮的衛生鎮衛生院2000年順利實行了轉制,轉制後的衛生院增加了設備,改善了醫療條件,民眾就醫難的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防保工作得到了加強。四苗覆蓋率達到100%,有18個村衛生室達到甲級衛生室標準,防保所辦公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2000年投資20萬元建設了230平方米防保所辦公樓。計畫生育有了長足進展,跨入了"知情選擇"鄉鎮。2000年建設鎮被縣委、縣政府授予計畫生育工作"紅旗單位"。

民政

建設鎮三年來扶貧147戶,完成"5351"建房16戶,"三老"建房31戶,發放救災款,救災糧折款21萬元,救災肥5噸,下發救災物品1萬餘件,確保了受災民眾的生產生活。幾年來,共為敬老院投資12萬餘元,徹底改變了敬老院的面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有了很大發展,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1888人。精神文明及民主法制建設多年來,建設鎮始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採取各種形式對幹部民眾進行了鄧小平理論教育和黨的基本路線教育,開展了文明村,小康村競賽活動。全鎮現有市級文明村1個,鎮文明村6個,小康村17個,使全鎮精神文明建設得到了加強。2000年建設鎮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稱號。加強了基層政權建設和統戰工作,廣泛開展了“四五”普法宣傳教育,全面推動了政務、村務公開,基本解決了民眾的熱點難點問題。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嚴厲打擊了各種違法犯罪活動,掃除社會各種醜惡現象,保持了全鎮的穩定。2000年我鎮被省授予“安全文明先進鄉鎮”。國防教育工作不斷加強,圓滿完成了民兵預備役集結和徵兵工作,行政監察、勞動物價、計畫統計、婦聯等部門按部門的職能和要求、積極圍繞中心開展工作,圓滿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