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省元勛——賽典赤·瞻思丁》是2019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為賽典赤·贍思丁的傳記小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省元勛——賽典赤·瞻思丁
- 作者:餘年生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2179790
《建省元勛——賽典赤·瞻思丁》是2019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為賽典赤·贍思丁的傳記小說。
《建省元勛——賽典赤·瞻思丁》是2019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為賽典赤·贍思丁的傳記小說。內容簡介 賽典赤·贍思丁(1211—1279),塔吉克人,一名烏馬兒。賽典赤,阿拉伯語貴族之意。他原為不花剌人,成吉思汗西征時,率數千騎迎降,充任宿衛。贍思丁任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為雲南設立行省的任行政長官...
賽典赤·贍思丁來自中亞伊斯蘭文化名城布哈拉。元世祖至元十一年(1274年)時忽必烈召拜為雲南行省平章政事,直至逝世前在位6年,政績卓著,對雲南邊疆的開發做出了顯著貢獻,對促進民族團結亦建樹頗多,故云南各族人民皆崇敬懷念。每年開齋節,回民前來游墳憑弔。賽典赤·贍思丁原墓在昆明城北20公里的松花壩馬耳山,嗣因...
賽典赤·贍思丁逝世後,忽必烈追封其為鹹陽王。研究價值 賽典赤·贍思丁墓是雲南地區重要的紅色資源,為研究和傳承賽典赤·贍思丁精神提供了資料。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賽典赤·贍思丁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賽典赤·贍思丁墓真身墓位於雲南省昆明市北郊...
賽典赤贍思丁墓,元朝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賽典赤之墓。又稱鹹陽王墓。以其死後追封鹹陽王,故名。沿革 有兩座:一在昆明城北約25里的馬家庵。墓臨松花壩水庫。墓呈長方形,石砌。墓北面中間一石上鐫有阿拉伯文,字跡模糊。昆明回族相傳,此為賽典赤真墓。一在昆明城南古幢公園附近五里多(地名)。1917年重修。作長...
贍思丁傳 《贍思丁傳》是清代宋濂撰寫的古籍。責任者 (明)宋濂撰;(清)袁丕鈞正書 年代 清(1644-1911)地點 雲南省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師範節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68×181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各地9384 ...
賽典赤家譜,回族族譜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馬注纂修。1冊。書前有馬注《贍思丁公塋碑總序》。內容簡介 正文分為:《封贈》、《鹹陽王撫滇績·附考》、《鹹陽王宗祧記、歷代皇帝敕書》、《滇西分支考》等。另附錄《馬注、馬復初馬致本傳》、《合氏宗譜》,為後人補入。研究價值 有昆明回民沙儒誠藏本,...
丁節齋原名賽典赤·贍思丁,又名埃米爾·昔格山,布哈拉人,伊斯蘭教聖裔。元·至元年間(1264~1294年)在朝居官。元末戰亂,由姑蘇(蘇州)貨賈於閩泉,卜居泉州郡城文山里,易朝時留一丁字為姓,改漢名丁謹字慎思號節齋。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黃鳳翔撰《重建陳埭丁氏宗祠碑記》云:“丁氏之先,自洛入...
昆明南城清真寺,回族民間俗稱禮拜寺。它是伊斯蘭教最核心的一個建築體和標誌物,是穆斯林舉行禮拜(祈禱)、宗教功課、宗教教育、宣教活動、重大節日慶典等中心場所。昆明南城清真寺,由賽典赤·贍思丁始建,清真寺的外貌明顯地受佛教文化影響,展現出中國寺廟的建築風格。昆明南城清真寺在寺里的庭院中有附設的印書社...
掃鹹陽王墓是雲南昆明市回族一種紀念性活動。鹹陽王即元代著名回族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賽典赤任雲南平章政事(相當於省長)六年,對開發雲南做出重大貢獻,他受到當地各族人民的尊敬。後來病故於昆明,元朝封他為“鹹陽王”,葬於昆明松花壩,市郊有他的衣冠墓。昆明回族為了紀念這位開拓者,一般在開齋節前後要舉行...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賽典赤·贍思丁任陝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大德八年(1304年)贍思丁第三子忽辛出任四川行省左丞,成都為其中樞所在。他們的部屬、家眷、工匠、阿訇、隨行商人也在成都居住,實行軍民屯田制,穆斯林們定居下來,繁衍子孫。明末清初,成都遭遇長期戰爭,沃野荒蕪,之後經過“湖廣填...
濟南賽氏,《元史·賽典赤贍思丁傳》和《賽氏族譜》載:賽典赤贍思丁(1211—1279)是元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在元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屢建戰功,曾任陝西、四川省的平章政事。他有五個兒子、十七個孫子,都曾任過元政權的要職。其長子納速拉丁子孫繁衍,分為納、速、拉、丁四姓。濟南賽氏,系納速拉丁次子...
元朝初年,布哈拉王族後裔賽典赤·贍思丁·烏馬爾(1211—1279年)受封鹹陽王,並出任陝西五路西蜀四川和雲南行省平章政事。至元年間,賽典赤病逝後,留有五子二十三孫,分別以“納、馬、撒、哈、沙、賽、速、忽、閃。保、木、蘇、郝”(《認祖歸宗——中國百家姓尋根》)為姓,賽姓便是這“十三姓”之一,取自“...
鹹陽巷是雲南省的地名,因紀念“鹹陽王”賽典赤.贍思丁而得名。地名含義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賽典赤.贍思丁任雲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期間,大力進行地方行政改革,提倡發展生產,鼓勵屯墾,減稅減役,興修水利,改路建橋,積極發展教育、文化、商業等。促進了雲南社會、經濟、文化、教育、外交的發展。深受雲南各族...
從上述列表看到,鄭和既是鹹陽王賽典赤·瞻思丁·烏馬爾的五世孫,又是所非爾的十世孫。鄭和的祖父叫馬哈只,鄭和的父親也叫馬哈只。原來,“哈只”不是鄭和的祖父及父親的本名,只是因為他們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教徒,都曾到過伊斯蘭教聖地麥加朝拜過,被人尊稱為“哈只”。“哈只”是阿拉伯語,意為“巡禮人”...
1276年,忽必烈選派賽典赤·贍思丁來雲南建立雲南行省,任賽典赤為“雲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省會中慶路(昆明),清查戶口,編定賦役,自此昆明取代大理成為雲南的政治中心,雲南完全納入了元朝的統一治理範圍,“雲南”一名便正式作為行省一級的機構出現在歷史上。此後元朝封也先貼木兒為雲南王,1290年封皇孫甘麻剌為...
賽典赤·贍思丁——忠君澤民,赤子情深 阿合馬——理財權臣,助成大業 倒喇沙——是非功過,身後評說 察罕——知止不辱,清素一生 馬文升——文韜武略,報國有門 馬鄰翼——終身為學,教育救國 黃鎮磐——辦《醒回篇》,救廖承志 蔡大愚——民主戰士,同盟會員 馬和福——回族自治,首任縣長 劉清揚——反帝...
最早的故事發生在雲南建省之初,那時稱“雲南行省”。就是說,那時的雲南省並不是地方性建制,是元朝中央政府派駐雲南的機構(行中書省,類似省政府派駐地州的專員公署,當然,級別上高一級)。當時雲南行省長官賽典赤·贍思丁目睹滇池和盤龍江的水患,下大力氣加以整治。他率領昆明百姓浚通海口,讓滇池水位大幅度...
其中劉好禮在益蘭州,哈剌哈孫在稱海,賽典赤·贍思丁在雲南,屯田成績尤著,他們將中原地區的先進耕種方法和農具、種子,推廣到邊區,使當地農業生產或從無到有,或改進了耕作技術,大大提高了這些地區的糧食自給率。水利建設則以雲南、寧夏地區最為成功。宋真宗時推行的占城稻在元朝時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農業生產...
昆明文廟始建於南宋鹹淳十年(1274年)。我國元代傑出的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在昆明五華山右,建成了雲南第一座孔廟——昆明文廟(見圖)。昆明文廟,辛亥革命以後,文廟闢為昆明老百姓的大眾樂園,設有大眾茶館、棋藝室、報刊閱覽室、戲曲花燈室和燈光露天球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關部門曾多次修葺,一度易名“...
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賽典赤·贍思丁任陝西五路西蜀四川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大德八年(1304年)贍思丁第三子忽辛出任四川行省左丞,成都為其中樞所在。他們的部屬、家眷、工匠、阿訇、隨行商人也在成都居住,實行軍民屯田制,穆斯林們定居下來,繁衍子孫。明末清初,成都遭遇長期戰爭,沃野荒蕪,之後經過“湖廣填...
特別是回回上層參與了元朝的政事,據文獻記載,回回人在政府中擔任各種職位的官吏不少,其中任職中書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及參知政事等重要職務者多達320人;在10個行中書省任丞相、平章、參政等重要職務者多達65人。這給回回人在各方面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元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賽典赤·贍思丁任雲南平章...
忽辛(?-1310年),元回回人。賽典赤·瞻思丁第二子。別庵伯爾之裔。元朝大臣。忽辛初以世臣子備宿衛,世祖善其應對,累授同知河南宣慰司事。有善政。大德元年(1297年),遷雲南行省右丞,一切病民之政,悉革而新之。豪民規避徭役,往往投充王府宿衛,有司不勝供給,他按其元額所無者,悉籍為民,去宿衛三...
回族十三姓:納、馬、撒、哈、沙、賽、速、忽、閃、保、木、蘇、郝。納 回族中的納姓,取自賽典赤·贍思丁長子納速喇丁名字首音。據《陝西通志》載,元朝初,貴族納速喇丁“子孫甚多,分為納、速、拉(喇)、丁四姓,居留各省。”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楊和鄉,還有納姓回族七百餘戶,四千餘人組成的...
賽典赤·贍思丁是元朝雲南行省第一任長官,在滇六年,頗有政績,方國瑜在《關於“賽典赤撫滇功績”》一文中對這位回回族政治家作了公正的評價。在研究元朝中央政府怎樣治理雲貴川地區方面,杜玉亭發表了《元代雲南的土官制度》,認為雲南的土官制度雖有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性質,但它在密切雲南與中原之間的聯繫、封建...
同年賽典赤·贍思丁出任雲南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大理改設路,段實出任大理路總管。至元十三年,緬人出象騎數萬,入掠金齒南甸(今德宏自治州梁河境)一帶,將襲大理,雲南行省派段實和萬戶忽都領兵出援都元帥納速剌丁,共同抵禦,大敗緬軍。1281年段實與其子段慶再次入京朝覲,忽必烈嘉其功,晉其為大理、威楚、...
馬聯元,字致本,雲南新興州龍門村(玉溪大營)人。生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賽典赤贍思丁後裔,馬聯元阿訇是清末中國著名伊斯蘭學者,是雲南經堂教育的支柱,是學貫中阿的一代大阿訇、大經師。聯元家族的歷代阿訇們,對雲南乃至全中國的經堂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無與倫比的貢獻。馬聯元簡介 馬聯元字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