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華夏——圖解中國古建築》是2019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蕾、王安琪、柴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構華夏——圖解中國古建築
- 作者:孫蕾、王安琪、柴虹
- 出版社:灕江出版社
- ISBN:9787540785970
《建構華夏——圖解中國古建築》是2019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蕾、王安琪、柴虹。
《建構華夏——圖解中國古建築》是2019年灕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蕾、王安琪、柴虹。內容簡介《建構華夏》用三百六十多張圖對中國傳統建築進行詳盡解構。從遠古至清代,從卓越氣派的皇家建築,到本土化的宗教建築,再到實用多...
孫蕾,大連理工大學建築學學士,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碩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現為大連理工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文字與繪畫史料中的古代建築研究。著有《建構華夏:圖解中國古建築》(灕江出版社,2019,第一作者)。楊安琪,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研究生,主攻建築歷史與理論方向,從事中國建築史和中西建築...
誕生的背景和原因。課程目標 使學生能夠清晰地把握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的發展脈絡,熟悉古代建築的材料、結構、造型的選擇與設計規律,能夠歸納出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以及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築的共同特點。在掌握各項知識的同時,樹立起對我國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深刻自信,為我國未來的建築事業奠定起歷史的基石 。
婺源古村落的建築,是當今中國古建築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縣仍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113座、古府第28棟、古民宅36幢和古橋187座。思溪延村、汪口、李坑、虹關、黃村等都是古村落。 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康寧路,地處山西省中部,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前827年—前782年),於...
《了不起的中國古建築》是2024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國彬。內容簡介 《了不起的中國建築》是一本以“人居環境藝術”為視角的中國古建築藝術普及類書籍,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共六個章節,介紹了不同派系的古建築,包括京派、徽派、閩派、蘇派、晉派和川派,讓讀者能夠一目了然的看到中國悠久...
中國建築是木結構體系的建築,所以涼亭也大多是木結構的。木構的涼亭,以木構架琉璃瓦頂和木構黛瓦頂兩種形式最為常見。前者為皇家建築和壇廟宗教建築中所特有,富麗堂皇,色彩濃艷。而後者則是中國古典亭榭的主導,或質樸莊重,或典雅清逸,遍及大江南北,是中國古典涼亭的代表形式。此外,木結構的涼亭,也有做成片石...
《中國科學之旅4:中國古代建築》是1995年5月智高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朱抗、洪濤、馮聰英。內容簡介 多神的中國,沒有雄偉壯麗的大教堂,惟有白馬不遠千里,自西方馱來的佛塔;多種族的中國,沒有堅實穩固的城堡,只有氣勢磅礴,綿延萬里的長城;幅員廣大、地貌多樣的中國,建構了各式不同的橋樑,以連線往來...
大雁塔是佛塔這種古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華夏文化的典型物證。重慶人民大禮堂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是中國著名建築設計師張家德先生設計,建於1951.2-1954.4。它是新中國第一座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大型建築,是重慶市的標誌性建築,因其卓越的建築成就而載入世界建築史冊。它依山而建,仿北京天安門...
在其作品中,《月下民居》是鐘德的民居系列的重要代表作,我們很難看到那種由於語言運用不當而導致繪畫作品的“失語”現象,也看不到那種“製作”的跡象,中國畫中“寫”的味道依然濃郁。月牙彎彎於青天之上,天低下幾束強烈的白光把我們引向金碧輝煌的瓦頂,它們不是依靠古建築平面單一的造型變化,而是抽調出一...
棠陰古建築群被中國國內建築學者譽為“明清建築史的縮影”,是研究中國古代、尤其是南方地區古代磚木結構建築的實物資料。歷史文化 文化 棠陰曾是古代贛東文化發源地之一,民風淳樸,尊師重教,“撿漏趁晴天,讀書趁少年”,百姓“樂讀書而好文辭”,故書院林立,賢能輩出。唐天佑年間(904年—919年)官辦的“湖山...
內黃漢代建築遺址,發現於河南省內黃縣顓頊帝嚳陵墓附近。曾被中國社科院評為2003年度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被列為2003年河南十大文藝成果之一,它對研究西漢時期古建築史和黃河變遷史具有重要意義。2003年,我國首次在河南省內黃縣顓頊帝嚳陵墓附近發現漢代最早的建築實物——內黃漢代建築遺址,此舉被中國社科院評為...
太平梁古建築大木作梁架構件,一般用在廡殿頂建築中。當廡殿頂建築採用推山做法時,由於兩山向外推出,脊檁要隨之加長,那么其兩端便懸空於梁架之外了。這段懸空的脊檁上面負有正吻、瓦等構件,增加了脊檁的荷載。為了安全與牢固,必須要在脊檁下面附加一些承重件,一般就是一梁一柱,這裡的柱稱為“雷公柱”,梁就是“太平...
五脊六獸是中國宮殿式建築構造,有上脊五條,四角各有獸頭六枚。五脊,指大脊(正脊)及四條垂脊。正脊兩端有龍吻(鴟吻),又叫吞獸。四條垂脊排列著五個蹲獸。統稱“五脊六獸”,是鎮脊之神獸,有祈福吉祥、裝飾美觀和保護建築的三重功能。古代中國建築為木結構,以獸鎮脊,避火消災。於兩坡瓦壠...
歇山頂,即歇山式屋頂,宋朝稱九脊殿、曹殿或廈兩頭造,清朝改今稱,又名九脊頂。為古代中國建築屋頂樣式之一。歇山頂亦有傳入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稱為入母屋造。歇山頂的出現晚於廡殿頂,其樣式最早可見於漢闕石刻,在漢代的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畫上,也都可看到歇山頂。現存最早的歇山式建築是五台山的唐代南禪寺...
中國古建築瓦頂𡧗瓦前的工序之一,即分中之後確定瓦壟的做法為“號壟”。具體做法 依據“中”點,將各籠蓋瓦的“中”,平移至扎肩灰背上,並於各瓦壟做出標記。“號”好瓦壟後,方可𡧗瓦。官式做法 官式做法與地方手法的“號壟”有所不同:但“號”的是蓋瓦壟,而不是底瓦壟,這一點是相同的...
屯堡古建築就分布在主街兩側。九溪原有的寨牆已被拆除,但在主街兩側都有深深的門洞,門洞上的半邊式騎樓是守備點。街中段有口古井,井口石欄已被井繩磨出了缺口。穿過一個門洞,就進入曲折、仄狹的街巷,兩邊是片石砌成的高牆,牆上齊胸處留有十字形射擊孔,民房都是兩層樓,小小的窗戶高高在上,完全是一種...
因“鼓鏡石”代表了清官式建築特徵,故對於方形柱礎,習慣上也稱之為“鼓鏡石”。方形“鼓鏡石”承載方形柱子,圓形“鼓鏡石”承載圓形柱子。 鼓鏡式柱礎 有著3000多年歷史、形制多姿多彩的石柱礎是中國古建築中極為重要的部分,民間俗稱“磉墩”,文獻謂之“柱頂石”。柱礎主要的功用:其一是將柱身集中的建築...
今鎮國寺,幾經修綏,使其古建、彩塑和壁畫等文物進一步得到了保護,已成為中國重要名勝古蹟遊覽點之一。建築格局 鎮國寺的建構布局,有著與其他佛寺所不同的獨特特點。其一,該寺雖年代久遠,幾經修葺,但創始於五代北漢天會七年(963年)的中殿萬佛殿,“惟中殿為魯靈光”,即唯有中殿倖存無損,萬佛殿始終保持...
以上所述之檐柱高,是針對房屋建築而言,對於廊亭建築則不適宜,根據我國古建工作者的經驗,亭子的檐柱高:四方亭按0.8~1.1面闊,六方亭按1.5~2倍面闊,八方亭按1.8~2.5面闊。(3)《營造法原》的廊柱尺寸 《營造法原》稱檐柱為“廊柱”,其高按正間面闊的0.7~1倍取定,柱徑按其面闊的0.2倍...
崇烈塔,又名白塔,始建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系抗日紀念性建築,塔高6、6米,全麻石結構,塔基為六邊形,塔身為圓盤和圓柱構成,圓柱上端頂著一個圓球,寓意地球,球面刻有中國地圖,球的上方昂首屹立一頭石獅,石獅明眸遠望,寓意著中國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的民族氣節。文昌帝君、魁星像陳列展示廳 文昌帝君、...
吻獸是中國古建築中屋脊獸飾的總稱,本文要說的鴟尾指的是正脊兩端的這種吻獸,它是吻獸的一種。菏澤一帶民間建房除用石雕裝飾之外,還要在屋脊上作陶獸裝飾,其形象有獅、 馬、牛、羊、雞、魚,通稱“六獸”。“六獸”之外,還有龍形的“大獸”與“小獸”,“亭子”與“樓子”。“六獸”裝在屋脊上,單脊...
河陽木雕作為河陽村古民居及宗族建築的重要裝飾,體現了明清古建築風貌及河陽村當年盛況。河陽木雕在表現內容上力求簡潔自然,略帶幾分含蓄,具有鮮明個性,雕刻主要分布在比較醒目的位置如廊下、門窗、牛腿、神龕等幾處,且在同一部分也有簡繁之分,細部各有千秋,體現了理財精明,注重實效、不顯奢華的精神。裝飾手段...
佛教自西漢末年傳入中國,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對中國人民的思想內涵,甚至是歷史進程都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在遼代,佛教成為遼國的國教,遼寧地區的各式佛教建築如雨後春筍般一幢幢拔地而起,尤以朝陽地區屬最多,教徒屬最眾,因此朝陽素有“東北佛教祖庭”的美譽,朝陽市仍有許多古老的佛教塔寺傳承延續,如龍翔...
建築物檐下最外一列支撐屋檐的柱子,叫做“檐柱”,也叫“外柱”。檐柱在建築物的前後檐下都有。檐 古建築屋坡前端部位,包括飛椽、圓椽、勾頭、滴水、大小連檐等構件。宋《營造法式》中稱“檐”,又叫“宇”、“楣”、“屋垂”等,俗稱“檐頭”、“屋檐”。從撩檐枋心至屋檐椽頭距離為上檐出,宋式建築的...
主要建築 湖心亭 湖心亭茶樓被譽為“海上第一茶樓”,是上海歷史最為悠久、最具盛名的茶樓,也是上海現存古建築景觀之一和上海最早的商會所在地。湖心亭茶樓立水中央,有九曲橋可以通達。由於茶樓設在保護性明清結構的亭園建築中,已成為上海人文歷史的標誌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傳承文化特徵。湖心亭是上海城市傳統...
[6]侯實,王閩浩.重慶聚興誠銀行舊址的結構技術與民國時期修復工藝研究.華中建築,2016年11期 [7]侯實,左茜,王斌.巫山廟宇漕天主教堂的風格形制與建構邏輯研究.華中建築,2016年10期 [8]侯實,曹永康,譚玉峰.四川都江堰青城山黃帝祠震後搶修工程.古建園林技術,2011年2期 [9]杜曉帆;侯實;趙曉梅.貴州鄉村遺產...
它就像一本書,把曾經的風雨煙雲不動聲色嵌入字裡行間。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是衢州市傳統風貌建築最集中、歷史文化遺存最豐富的街區,街區內共有全國、省、市重點文保單位14處,歷史建築36處,建築風格和街巷肌理保留完好。區內散布著廟宇、宗祠、會館、城樓、古蹟及成片的傳統民居。水亭門歷史文化街區以“儒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