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縣生態示範區

延慶縣位於北京市的西北,縣城距市區74公里,縣城總面積2000平方公里,山區占72%,平原占28%。水資源豐富,有二條三級河流,十六條四級河流,大中型水庫四座,水面總面積3000公頃,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全年無霜期最長165天。年均氣溫8.5℃,年均降水量434.6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慶縣生態示範區
  • 地區:延慶縣
  • 類型:水資源保護區
  • 隸屬:北京市
基本情況,內容與特色,示範意義,建設成效,

基本情況

全縣人口2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萬,非農業人口6萬。1998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8.55億元,財政收入2.5億元,農村人均收入3245元。
在北京市總體規劃藍圖指導下,自1995年開始,延慶縣縣委、縣政府提出了“三動”戰略,即旅遊牽動,城鎮帶動,科教推動,建設“兩大基地”即建設優美的旅遊度假基地和優質副食品基地的戰略方針,發展農、工、商、旅、建五大產業,確立了發展生態型經濟為立縣之本的指導思想。2009年第一批被命名為生態示範區。

內容與特色

延慶縣位於北京市的上風上水,全境為水資源保護區,是首都的生態屏障,污染型工業受到限制,幾年來,一方面狠抓污染控制,關停了十幾個污染工業項目。另一方面,下大力抓好生態保護建設,通過大搞植樹造林,林木覆蓋率達到55.4%,加強水土保持工程建設,退化土地治理率達到82%,化肥施用量減少15%,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研究開發了微生物秸稈飼料發酵劑,秸稈打捆制餅棒技術和玉米秸稈氣化技術的推廣套用為秸稈資源化創造了條件。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生態資源。除國家建立的松山自然保護區之外,延慶縣政府劃定並設立了玉渡山、蓮花山、白河堡等11個縣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占全縣國土面積的26%。
開展生態示範區建設,使全縣上下形成共識,保護和建設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確立了生態保護優先原則,建立了生態補償機制,促進生態資本增值,採取限制砍伐,保護樹林;控制水污染,保護淨水源;控制大氣污染,保護首都“大氧巴”;建立縣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生態資源;移民入川,保護山區植被等系列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大搞林業建設,涵養首都水源,科學營造縣城景觀生態體系,努力建設生態化的旅遊衛星城;加強小流域治理,搞好水土保持,通過生態環境建設,實現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為達到環境保護與經濟建設的和諧統一,在經濟建設方面,大力發展旅遊業,發展無污染的工業和可持續發展性農業。
延慶縣通過生態示範區建設,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一是縣城景觀生態建設實現高層次、高質量,縣城綠化覆蓋率達到53.9%,人均綠地面積達到55.9平方米,建成花園式單位45個;二是山區搬遷工作大規模展開,實現資源合理配置,到1997年,搬遷山村居民4000多戶,1.2萬人,退耕還林3000公頃;三是綠色食品開發使資源環境不斷最佳化,到1998年獲得綠色食品標誌的產品有19個,有果品、蔬菜、糧食及加工產品,面積20萬畝。

示範意義

延慶縣是首都重要的生態屏障。如何正確處理髮展與保護間的矛盾,走城市近郊持續發展道路,可供借鑑。

建設成效

通過開展生態示範區建設,旅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旅遊設施日趨完善,使以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大幅度發展,1997年接待遊客575.4萬人次,營業收入達到3.35億元,比上年增長13%,上交利稅3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通過生態示範區建設,改善了城鄉居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了全縣人民的生態、環保意識和文明素質。康莊鎮過去是一片戈壁,屬大風口和風沙危害區,經多年努力,戈壁變成一片綠洲,平均風速由每秒5米降到每秒3.5米,每秒大於17米風速由每年39天減少到15天,大風、沙暴天氣明顯減少。
為落實“服務首都”這一目標,狠抓污染治理工程,目前,煙控區覆蓋率為100%,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好轉,氮氧化物達到國家一級標準,二氧化硫接近國家一級標準;城區以外地表水達國家Ⅰ類標準;噪聲達到功能區標準,生態環境保持良好狀態。
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形成眾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萬里長城第一雄關——八達嶺,京北小灕江——龍慶峽,世界上緯度最低的室外冰雕——龍慶峽冰燈,千古之迷——古崖居。作為視窗向世界人民展示延慶生態示範區建設取得的輝煌成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