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平蛙崇拜民俗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
- 保護單位: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溪口村民委員會
- 批准時間:2005年
- 項目編號:Ⅹ-94
歷史淵源,活動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蛙崇拜源於稻作農業,為祈求農作物豐收,便產生了蛙崇拜。
對青蛙的崇拜可以追溯到秦漢以前的百越族的蛙圖騰。百越族是較早種植水稻的民族,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他們發現青蛙的某種叫聲預示著雷雨的即將來臨,以為青蛙能呼風喚雨,兆示著農業收成的豐歉,所以對青蛙加以崇拜,有的氏族還把青蛙作為氏族的圖騰。閩越族是百越族中的一支,很早就從事水稻種植,對青蛙的崇拜也早已有之。漢族入閩後,也主要從事水稻種植等農業生產,也承襲了閩越族自然崇拜中的青蛙崇拜。
延平人素有蛙崇拜習俗,蛙神曾一度被視為延平城的保護神,隨著歲月的推移,這種習俗僅在漳湖鎮溪口村保留,而且融合附會於另一民間俗神張聖君(俗稱張公)身上,張公便被視為蛙神了。
漳湖鎮溪口村崇蛙習俗始於何時無文字記載可考。但從蛙神成為延平城的保護神的記錄來看,至遲不會遲於清道光年間。據溪口90多歲老村民說:他小時候就參與祭張公(蛙神)活動,而且他們的先輩也說此活動自古便有。據說溪口原址二華里許,建有“九峰岩寺”,殿前有一大樟樹稱“十不圍”即十人不能合抱,其樹蔭廣達5、6畝,大樟樹前有一天然石洞,洞口寬約2米,有石階人可下到洞內,石洞可延伸至大殿神像座下。每年七月有“青甲”蛙20多隻集於洞內,先民們便奉其為神。因此每年七月二十一,張公生日都要舉行盛大游神活動。據說在迎神活動前數日,有一種大青蛙會聚集到蛙神廟(張公廟)附近,這種青蛙背綠腹白腦後有七個綠豆大的黑色圓疤點,民眾稱之為“青甲”,廟管人員將把它捉來放在鐵絲籠內餵養備用。待迎神這天,將青蛙“請出”放在神像的肩上,游蛙神隊伍出發前由道士作啟動法術,然後鳴鑼開通,週遊全村,各家各戶信徒們在門前備香案迎接蛙神,燃放鞭炮,香火拜神。在整個迎神遊街過程中,神銃,鞭炮轟鳴,鑼鼓喧天,這些青蛙伏在神像上,決不會跳走,儼然如神靈接受村民們的頂禮膜拜,迎神結束後,神像歸座,青蛙放生,伏在神像上的青蛙待眾人散去後自然離去。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活動流程
在漳湖鎮溪口村每年7月21日張公生日這天,村民們要舉行盛大迎神活動。由道士主持游蛙神隊伍儀式,然後由張公廟出發沿上面頭、下面頭、李園、油蘇弄四個自然村家家戶戶門前游過,各家各戶亦在門前備香案迎神,燃放鞭炮,香燭拜神。待游完全境(約需七、八小時)返回張公廟,由道士行結束儀式,游蛙隊伍至江邊(廟前數米)將活蛙放生,遊行隊伍解散。伏在神像上的青蛙待眾人散去後自然離去。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漳湖鎮溪口村的崇蛙民俗是福建省所知僅存的一處。對這種民俗加以保存並深入研究,對閩北的人類學、民族學研究,特別是對漢民族與閩越族的文化融合現象的研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傳承人物
廖興順,男,1954年7月出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延平蛙崇拜民俗”第五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社會影響
文化交流
2021年12月18日上午,2021閩台(南平)崇蛙民俗文化交流聯誼活動在延平區樟湖鎮溪口村蛙王廟舉辦,來自兩岸蛙文化研究會代表及閩台文化專家學者歡聚於此,共同開展崇蛙民俗活動研討,促進兩岸文化交流,推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此次活動由南平市民俗學會、南平市延平區崇蛙文化研究會共同主辦。
主要活動
2019年8月21日(農曆七月廿一日)上午,一年一度的崇蛙民俗文化活動在福建南平市延平區樟湖鎮溪口村舉辦。溪口村蛙崇拜民俗活動從2001年開始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