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

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

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塔前鎮傳統戲劇,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延平大腔金線傀儡戲是宋、元年間說史傳統與戲曲弋陽腔、高腔合流後,流傳於閩北地區的一個稀有劇種,在長期的流傳中形成了“一生、二旦、三醜、四淨、五夫、六未”六行當體制。有南戲傳奇劇目、明清通俗小說改編劇目,唱腔屬高腔系統。該劇種地域文化特色明顯,演出習俗多與當地宗教習俗密切相關。演唱時用大嗓,每句尾音翻高時用小嗓;念白用大小嗓結合,唱念都用“土官話”,後改為本地話。大腔戲腔調古樸、高亢、大小嗓結合,是罕見的古聲韻孑遺,加之提線木偶的精彩表演,生動傳神。

2005年,“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Ⅳ-39。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
  • 批准時間:2005年
  • 非遺級別:省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南平市
  • 非遺類別:傳統戲劇
  • 項目編號:Ⅳ-39
  • 保護單位:南平市延平區塔前鎮文體服務中心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南平市延平區塔前鎮是原南平縣歷史上大腔傀儡戲興盛的地方。這種提線傀儡戲,當地民眾稱之為“抽傀儡”,但是藝人們一般自稱是“金線”傀儡。由於傀儡戲表演時所唱的聲腔,是弋陽腔衍變的“大腔”調,所以被稱為“大腔金線傀儡”。
金線傀儡始於宋代。北宋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就有“懸絲傀儡,張金線”的記載。在宋代“金線傀儡”成為提線木偶行業的專稱或尊稱。宋以降將傀儡稱為金線在文獻中已不出現。然而在塔前的傀儡班中,藝人無不自稱“金線傀儡”。在虎山、柵下、石伏等地,藝人們的各種手抄本中“金線傀儡”字樣屢屢出現,這決非偶然,應是與宋代金線傀儡之說一脈相承。延平大腔金線傀儡戲是宋、元年間說史傳統與戲曲弋陽腔、高腔合流後,流傳於閩北地區的一個稀有劇種。
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
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
20世紀50~60年代,大腔金線傀儡在延平區的許多村鎮都有演出。
20世紀70年代,延平區的大腔金線傀儡在“破四舊”運動中幾乎全部付之一炬,活躍在各個村鎮的幾十個傀儡戲班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了這種古老形式的戲劇表演。紀運漢的父親紀鴻炳由於捨不得那些演出的“家什”,偷偷地藏起三四十個傀儡頭。就是依靠這些傀儡頭,紀鴻炳又去收集了散落各地的傀儡擔,重整旗鼓之後讓大腔金線傀儡再次出現在虎山村的戲台上。

文化特徵

表演形式
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藝術表現形式為藝人提線(一般7根,少則5根,最多9根)操縱傀儡(木偶),邊唱邊道白,並讓傀儡根據說唱的內容作各種動作。同時,後台一藝人配以鑼鼓等打擊樂器及幫腔。
說唱內容
說唱內容除部分是明代傳奇劇目外,多為說話本。其主要演出用於民俗還願活動,以及其自身保存的許欽道教淨閭山派法事科儀等方面的傀儡戲。
唱腔
其唱腔屬於盛行於明代的四大聲腔之一的弋陽腔的遺存和派生,一般稱之為高腔,即多為七字句的唱詞唱到第四個拔高音用假唱,並讓後台藝人幫腔,因而,此種藝術叫“大腔金線傀儡戲”。
行當
大腔金線傀儡戲主要按六個行當來區分。傀儡台“請神詞”中有“拜請梨園台上一生、二旦、三醜、四淨、五夫、六末”等詞語。也就是說傀儡頭是按這六個行當的樣式來刻制的。再按劇情的不同配上相應的冠帶,就可扮演各種角色。
樂器
其伴奏樂器有嗩吶、簫、苗等管樂,打擊樂器有鼓、板、大鑼、小鑼、大鈸、小鈸等。
班社
大腔金線的傀儡班社,一般以家庭父子、兄弟、叔侄組成一個班。每個班社按慣例都有一個名稱,如虎山村傀儡班,石伏村傀儡班,漳關旺村林姓傀儡班,淡竹村蔡姓福靈台,甲坪村林姓傀儡班,棚下村魏姓盛興台,壟坪村袁姓傀儡班等。以各班主要演出命名即以台稱之為“台”,如“福興台”“翠雲台”“廣興台”等。全部服裝、道具、鑼鼓及傀儡,只用兩篾箱便裝完,合成一擔,故有稱傀儡擔。每一傀儡擔一般只有兩名藝人,前台一人稱傀儡師,後台一人稱傀儡鼓。傀儡師(也是技藝較精者)抽傀儡線表演和演唱;傀儡鼓在後台手腳並用打鑼鼓並幫腔。

代表劇目

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劇目大都出自弋陽腔的劇目,有《白兔記》《倭袍記》《華光傳》《陳靖姑捉妖》《東周十二國全卷》《薛仁貴征東》《飛龍記》《萬花樓》《粉妝樓》《太白金星下凡》《夫人傳》等數十種劇本。
金線傀儡的劇目存在三種類型:一是保存了部分元、明南戲傳奇劇目,如《李雲娘推磨》(白兔記)、《倭袍記》等;二是大量的說史(講小說)劇目;三是相當一部分的明清通俗神話傳說劇,如《華光傳》《陳靖姑捉妖》等。第一種情況已保存得不完整,或只剩下個劇名,很少演出或不能演出。第二種情況是主要的演出劇目,藝人根據某本小說或連環畫的內容自編劇情,分配角色行當,用祖輩流傳下來的《通用劇本》中各種角色通用台詞、唱詞來表演,類似民間劇團演“幕表戲”。值得注意的是,藝人在表演中以第三人稱形式說白和演唱,如電影劇院中的“畫外音”。表演者講述故事情節,傀儡表演圖解講述內容,這種表現方式,可能有久遠的歷史傳統。這類劇目有《東周十二國全卷》《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飛龍記》《萬花樓》《粉妝樓》等,共十餘種。第三種情況是專為“還傀儡願”者所指定要演的或開台的神仙故事劇目,如“遮台”(開台)儀式中的《太白金星下凡》及驅邪祛妖的《華光傳》《夫人傳》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舊時,藝人們表演傀儡戲兼做巫道並以此為業。傀儡演出都選擇廟宇、祠堂及其他寬敞的舊房作為表演場所。傀儡的宗教屬性在此仍然保存,這種一脈相承的文化傳統,顯示了大腔金線傀儡獨有的文化價值。
宋人吳自枚《夢梁錄》中說到:“凡傀儡,敷演煙粉、靈怪、鐵騎、公案、史書、歷代君臣將相故事話本,或講史,或作雜劇,或如崖詞。”以上所述的種種情形,在大腔金線傀儡中亦比比皆是。特別是藝人們往往以第三人稱來“講史”的手法,更是其它木偶戲中所罕見。從這種“說史”傀儡之餘韻中,探討我國古代傀儡戲的藝術原型也有寶貴价值。

傳承狀況

延平區塔前大腔金線傀儡戲班由家庭血緣關係傳承,如子承父、侄承叔、弟承兄。班台名只能謫系的長子才可傳承。非血緣關係的人也可學藝,但必須履行一套拜師的儀式,學戲後另起爐灶。現唯一有虎山村紀運煥、棚下村魏光隆老藝人還有活動,然後繼無人。

傳承人物

紀運漢,漢族,南平市延平區人,1950年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延平塔前大腔金線傀儡”第三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紀運漢是南平市延平區塔前鎮虎山村大腔金線傀儡班“福興台”第五代傳承人,8歲跟隨父親學習表演傀儡戲,每逢節慶就隨父親到廟前、祠堂演出。父親去世後,他接管了福興台傀儡班,除了每年春節期間在本村義務演出外,還經常來往於尤溪、沙縣、延平等地演出。紀運漢作為民間傀儡戲藝人,成為戲劇史與民俗學者研究大腔金線傀儡戲研究的重要聯繫人和報告對象,並為中央電視台少兒頻道做過專門的木偶戲表演拍攝。作為家傳傀儡戲班,紀運漢將其技藝傳承給兒子紀聯桓,為保護傳承延平大腔金線傀儡戲技藝與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09年,傳承人紀運漢參加南平市第二屆藝術節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