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一個單位。
2021年9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吉市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地理位置:延吉市
延吉市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一個單位。
2021年9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延吉市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一個單位。2021年9月18日,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
董玉善 董玉善,吉林省延吉市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人物經歷 董玉善,吉林省延吉市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人物榮譽 2020年4月,董玉善被評為2019年第四季度敬業奉獻類“吉林好人”。
朝鮮族奚琴藝術是朝鮮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其樂器形制、音色和表演技法都獨具特色,作為朝鮮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一種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朝鮮族奚琴藝術項目保護單位延吉市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 格。
朱光敏,男,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朝鮮族傳統婚禮。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延邊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朝鮮族傳統婚禮”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7月23日下午,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正式開館。據悉,該展館是中國唯一的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覽館。展廳內容 中國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館總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除了1200多平方米的展廳外,還建有一個能容納150名觀眾的小劇場。該展覽館分為兩層10個展區。其中,第一層...
(2015年1月22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2015年5月26日吉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批准 2015年6月10日公布施行)第一條 為了保護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中國朝鮮族傳統文化,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自治州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自治州行政區域...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安圖縣文化館(安圖縣文化中心)獲得“朝鮮族鶴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該項目保護單位安圖縣文化館(安圖縣文化中心)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89年,延邊全州文藝...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延吉友誼有限公司獲得“朝鮮族泡菜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朝鮮族泡菜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延吉友誼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7年11月9日,吉林市...
朝鮮族長鼓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朝鮮族長鼓舞脫胎於朝鮮族傳統的農樂舞,起源於印度的細腰鼓。公元4世紀時,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中原,再傳入朝鮮半島,成為主要打擊樂器。朝鮮族長鼓為兩面鼓,兩面音高不盡相同。明清時期,朝鮮半島人口遷入中國,長鼓舞隨之傳入中國...
保護措施 為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琿春市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將“洞簫音樂”引進校園;選派優秀的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老藝人擔當校外輔導員,在琿春市第三中學開展朝鮮族洞簫音樂教學。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琿春市文化館、延吉市文化館獲得“朝鮮族洞簫音樂”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8年12月11日,朝鮮金元均音樂綜合大學民族器樂系伽倻琴教授來到延邊大學藝術學院,進行伽倻琴教授。2019年3月3日,中國朝鮮族伽倻琴藝術傳習所在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揭牌。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延邊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伽倻琴藝術項目...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中秋節(秋夕)》項目保護單位延邊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3年9月19日,位於延吉市帽兒山下的中國朝鮮族民俗園內樂曲飛揚,上千名市民和遊客歡聚一堂,觀看摔跤比賽,欣賞民俗舞蹈,品味...
韓奎昇,男,1925年12月23日出生,遼寧省鐵嶺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朝鮮族農樂舞代表性傳承人,由遼寧省鐵嶺市申報。金明春,男,朝鮮族,1958年生,吉林延邊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代表性傳承人,由遼寧省鐵嶺市申報。保護措施 2006年,由藝術科技研究所申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