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廬江捧檄橋
- 外文名稱:CiLang temple
- 地理位置:廬江縣城東門
- 著名景點:廬江捧檄橋
歷史,修繕,
歷史
毛義,字少節,東漢末廬江人。自幼喪父,母子相依為命。家境貧寒,年少便為他人放牧為生,簞食瓢飲,奉養其母。母病伺候湯藥,曾割股療疾。逐以孝行稱著鄉里,舉為賢良。朝庭得知,送檄文賞封他為安陽縣文字令,為了安慰母親,毛義迎至“臨仙橋”喜接檄文。然時隔不久母親病逝,朝庭派人專車前來看望,豈知毛義卻跪拜於“臨仙橋”上,將原賞封安陽縣令的檄文雙手捧還,“躬履遜讓”,不願為官。葬母后隱居山野。(《後漢書·劉平傳序》)毛義孝行且不貪利祿,世人稱道,便改“臨仙橋”為“棒檄橋”,並刻碑石記之。明萬曆年間,邑人又在“棒檄橋”西南地建“毛公祠”(晚清又將該祠移建於縣城北門,遺址尚存),春秋奉祀。當時,廬江縣城如有誰家子女不孝,其街坊鄰居便將他們帶到“毛公祠”前,先講上一段“毛義捧檄”的故事,再將他們領到“棒檄橋”下,令他們喝一口橋下河裡的水,使他們洗淨靈魂,改非悟孝。
修繕
後因長年失修,橋身毀壞。清光緒三年(1877年),著名淮軍將領、廣東水師提督吳長慶,捐資將此橋重修為五孔青石橋。橋身高大雄偉,造型古樸。正橋長46米,寬6.7米,中孔跨度6.3米,橋面兩側為石雕欄桿。並於橋頭重樹“棒檄橋”碑石,碑之兩側書刻楹聯曰:“捧出真心歸大隱,檄來強喜慰慈親”。
建國前,橋上欄桿大都斷毀。建國後改為磚砌欄桿。後因拱橋面不便交通而改建鋪設水泥平橋面,余為原狀。上世紀80年代,為進一步保護此橋,在319省道擴建時,便改道在此橋上游東100米處新建公路橋一座為交通要道,“捧檄橋”由此專為人行橋而得以保存完好至今。
1987年,廬江縣人政府公布此橋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