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香藤,中藥名。為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Fissistigma oldhamii(Hemsl.)Merr.的根。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用於風濕痹痛,腰痛,胃痛,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廣香藤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毛茛目
- 科:番荔枝科
- 屬:瓜馥木屬
- 種:瓜馥木
- 分布區域: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
- 採集時間:全年均可采
- 用量: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
別名,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性,生長環境,藥材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別名
降香藤、鑽山風、鐵牛鑽石、香藤、黑風藤、小香藤、香藤風、鐵鑽、籠藤、山龍眼藤、飛揚藤、古風子、藤龍眼。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微辛,性平。
歸經
歸肝、胃經。
功效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主治
用於風濕痹痛,腰痛,胃痛,跌打損傷。
相關配伍
1、治風濕關節痛,坐骨神經痛:(瓜馥木)根15-30g,五加皮9g,虎刺30g,瑞香根皮9g,檫木(楓荷桂)15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胃痛:瓜馥木根15g,紫薇30g,大薊30g。水煎濃汁,沖雞蛋服。《湖南藥物志》
3、治產後關節痛:瓜馥木根、野鴉春、鉤藤根各15g。和雞同燉服。《湖南藥物志》
4、治腰扭傷:瓜馥木根120g,刀豆根30-6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性
瓜馥木又名:毛瓜馥木,攀援灌木,長約8m。小枝、葉背、葉柄和花均被黃褐色柔毛。葉互生;葉片革質,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5-13cm,寬2-5cm,先端圓或微凹,稀急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形;葉柄長約1cm。花1-3朵集成密傘花序;萼片3,闊三角形;花瓣6,2輪,外輪卵狀長圓形,長約2cm,內輪較小;雄蕊多數;心皮多數,被長絹毛,各有胚珠約10顆。果球形,直徑1.5-2cm,密被黃棕色絨毛;果柄長不超過2.5cm。種子圓形,直徑約8mm。花期4-9月,果期7月至翌年2月。
生長環境
生於山谷、溪邊或潮濕的疏林中。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藥材鑑別
根近圓柱形,稍彎或分枝,直徑0.5-2cm。表面棕黑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點狀突起的細根痕。質硬,斷麵皮部棕色,木部淡黃棕色,有放射狀紋理和小孔。氣微香,味微辣。
藥理作用
1、對心臟有負性肌力和頻率作用,能增加冠脈流量和對抗垂體後葉素引起冠收縮的作用。
2、鎮痛作用。其酸性部分具有抗關節炎作用。
相關論述
《全國中草藥彙編》:“祛風活血,鎮痛。主治坐骨神經痛,關節炎,跌打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