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栽培技術,採收和加工,留種技術,
形態特徵
(一)形態特徵:
灌水狀草本植物。植株高30-90厘米,莖乎臥或斜生,枝圓柱形,密被伸展的黃色短絨毛。通常有小葉1片,有時3小葉,互生,頂端小葉圓形,革質,先端微凹,基部心形,上面無毛,下面密被貼伏的茸毛,脈上最密,如有側葉則較頂端葉小,圓形或橢圓形,被毛,具小托葉,為線狀極針鑽形,具條紋;總狀花序項生或腋生,花小,蝶形,紫色,有香氣,苞片卵形,被毛,花萼被粗毛;莢果線狀長圓形,被短毛,一側微波狀,4-5個節,內有數枚種子,腎形。
生長環境
(二)生長習性:生於荒坡、草地或丘陵灌叢中、路旁邊。喜溫暖濕潤氣候,最適生長溫度為23-25℃。對土壤要求不嚴,較乾旱貧瘠的土壤也能生長。
栽培技術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擇山坡、溪邊或灌木叢中,土壤肥沃疏鬆的坡地或緩坡地均可,翻耕土地,清除雜草、樹根,作畦,寬l-1.2米,高20厘米。秋冬翻耕,春季整地起畦,畦寬1.2米,每畝施入3000千克的腐熟的農家肥作基肥。
2.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種植。在10月果實成熟時,採收曬乾後取出種子,選粒大、飽滿鮮果作種。廣金錢草種子較小,種皮堅硬,且不透水,需用砂紙摩擦種皮,或用4倍的乾細沙與種子拌勻,於盛器中輕輕研磨,至種皮變得粗糙失去光澤為度。經過處理的種子發芽率可由40%-60%提高到90%以上。將種子均勻撒播在整好的苗床上,覆土0.5厘米,蓋草,澆水保濕。
3.田間管理
(1)間苗 當苗長出3-6厘米時,去弱留強,去密留疏。
(2)除草澆水 苗期地面裸露較多,雜草生長快,應及時清除,直至封行。乾旱時要及時淋水,保持濕潤。
(3)追肥 苗長至25-30厘米時,施1次人畜糞水肥,之後每隔30-40天追施1次。在收割清理田園後,適當施腐熟的農家肥以促進新芽萌發生長。
4.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 主要為害幼苗。防治方法:①選育抗病品種;②拔除病株,集中燒毀;③在發病處用0.3%的石灰水澆灌防止蔓延。
(2)霉病 主要為害生長期的莖葉。被害時為水漬狀的斑,擴大後腐爛。防治方法:①病都應及時除去和燒毀;②改善通風條件;③發病初期,用50%的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噴殺。每15天1次,連續3-4次。
(3)粘蟲 主要為害葉片。防治方法:①幼蟲入土化蛹期,挖土滅蛹;②幼蟲低齡期,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③利用幼蟲有假死習性,可在清晨人工捕殺;④在成蟲始盛期,用糖醋毒液誘殺。
(4)毛蟲 幼蟲取食葉片。防治方法:①冬季在被害植株周圍翻上殺蛹;②在幼蟲孵化期,用 90%敵百蟲2000倍液噴殺幼蟲,效果更好;③在成蟲期用黑光燈誘殺成蛾。
採收和加工
(四)採收與加工
夏秋採收,當地上莖蔓長至50一80厘米時,割取地上莖葉。收割時注意割大留小,在較長的距莖基部10厘米處割取,以便再萌發出新枝,通常1年可收割2次。將割下的莖葉相成小把,曬乾即可。
留種技術
(五)留種技術:選擇果粒大、飽滿、無病蟲害的植株為留種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