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特種教育師資訓練所簡稱“特師所”。近代廣西地區培養少數民族國小師資的教學機構。20世紀30年代初,廣西省政府懾於興安、全縣、灌陽、義寧、龍勝等地瑤民起義,遂改武力羈縻為“格苗化瑤”,興辦“特種部族”教育。1935年2月在南寧正式成立特師所,借邕寧縣一中校址授課。所長蕭光祚。同年,蕭辭職,劉介繼任。1937年7月遷桂林東郊橫塘。宗旨:“根據三民主義之教育原則,養成特種部族的師資,俾能統一其政治思想,發揚其固有美德,促進其生產技術,以期提高文化,改善生活,達到民族統一。”
(《特師所訓練章程》)成立時招兩班學生,設所長 1 人,班主任 2 人,教員 5 人,另設學生生活指導委員會、學生回籍服務指導委員會、公民訓練委員會、苗荒文化運動委員會等組織。根據政教合一的原則,以村甲形式編制。1938 年後分設教導、事務、軍訓 3 個處。招生計畫依各縣特族人口情況,按比例分配名額,列表呈送省政府飭令各縣選送。凡屬特族子弟,年齡在 15 歲以上 30 歲以下,身體健康,略通國語者,皆可入選。開始時一般民族子弟不願應選,有招生任務的縣份,多以威脅誘騙的手段強制入學。1938 年後,情況逐漸好轉,並招收自願報名的女生。學生按文化程度編班。1939 年有學生 222 人。1940 年改為簡師班和簡師先修班。免收學宿費,膳食、制服、書籍由所供給。入學時發給蚊帳、被子及盥洗用具,來所旅費及生活零用費由各選送縣支付。學生畢業後派往特族地區服務 3 年。1942 年 4 月改名廣西省立桂嶺師範學校。特師所開辦 7 年,共畢業學生 216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