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畫

廣西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畫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的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畫
  • 地區:廣西省
  • 發布機構: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 發布時間:1956年
計畫的編制
國家計委1955年9月14日通知,提前編好“二五”計畫上報建議數字。廣西省計畫上報建議數字。廣西省計委根據國家過渡時期的總任務結合本省“一五”計畫末期達到指標,按照國家優先發展重工業和工農並舉的方針,於1956年1月編了“二五”計畫建議數字和說明上報國家計委。1956年9月中共“八大”通過關於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二個五年計畫的建議,國務院發出關於做好編制“二五”計畫的準備工作的通知。1956年12月15日,廣西省計委轉發國務院的通知,要求各地區根據本地區的實際和發揮地方積極性配合國家的建設,做好編制“二五”計畫的準備工作,1956年廣西省計委提出的發展國民經濟村“二五”計畫建議,綜述如下:
農業1962年糧食計畫播種面積7350萬畝,總產量236.8億斤(其中稻穀146.3,小麥11.2,大豆3.3,雜糧31.8,薯類44.2億斤);甘蔗是廣西重點發展的工業原料,計畫播種面積200萬畝,畝產8000斤,總產量160億斤;烤菸播種面積24萬畝,總產量55萬扭;計畫期內造林7040萬畝;水利計畫增加灌溉面積850萬畝,將原有抗旱能力20-40天提高到40天以上;機械農場開荒面積70萬畝。
5年內農業、林業、水利、氣象等4個事業部門基本建設總投資3.2億元,新建和改建下列項目:拖拉機站747個,國營牧場、奶牛場、種畜場等共28個,綜合試驗站10個,甘蔗、木棉、苧麻、劍麻、薯類、菸草、風茅、蓖麻、藥用香料植物、茶葉等各類試驗站共23個,亞熱帶作物研究所1個,農業學校7所,氣象台站69個。地方工業及手工業全省地方工業5年內計畫總投資1.49億元,主要項目有:大 山、洛西、龍州、姑婆山等水電站,日榨1000噸糖廠4個,日榨250噸糖廠7個,(其中擴建1個),麵粉廠5個,飲料廠6個,茶廠2個,包裝紙廠2個,麻袋廠、絲廠各1個,以及亞麻原料加工廠、交通工具製造廠、膠合板廠、栓皮廠、骨粉廠、拷膠廠、肥皂廠、松脂廠、農藥廠、澱粉廠等。1962年新增生產總值3.59億元。
建議國家投資建設的項目有:大型電廠、水電站、鉛鋅礦、麻紡織廠、棉紡廠、 廠、罐頭廠等。
1962年,廣西地方工業生產總值(按1952年不變價格計算)達到7.1億元,平均每年增長21.4%,主要產品產量有:發電量5510萬千瓦時,原煤74萬噸,食糖14.06萬噸,捲菸15萬箱,紙1.18萬噸,食用植物油3.57萬噸。
1962年,全自治區手工業生產總值6.73億元,平均每年增長13.1%。
交通運輸通信業5年內道路建設共投資9834.8萬元。由國家撥款6378.4萬元,占64.86%;由民工建勤折款3456.4萬元,占35.14%。5年內共新建及恢復公路389條,長1.2萬公里;新建大車道670條,1.8萬公里;新建橋樑3座。
地方電話投資4631.8萬元,新建鄉村電話路線20萬公里,增加縣以下交換總機845處,鄉村電話機4.9萬部。
商業1962年人民購買力,加上機關、學校、團體、企業等社會集團購買力達27.82億元,較1957年增長113.98%。
文化教育衛生保健事業教育,1962年全部學齡兒童除病弱等少數外均能人國小,全部初小畢業生均能人高小,高小畢業生能升入國中,國中畢業生有三分之一能升入高中。5年內各類學校招生總數、中等專業學校5.04萬人,普通中學69.36萬人,國小599.22萬人。5年內教育基建總投資7384.23萬元。
衛生保健事業,5年內基本消滅危害人民健康最大的瘧疾、血吸蟲、鉤蟲病、血絲蟲病甲狀腺腫、砂眼等6種傳染病,並控制麻瘋病的發展。計畫期間增加醫院病床2270張,5年內衛生保健基建投資1254.59萬元。
基本建設“二五”計畫基建共投資8.14億元,其中,地方工業1.94億元,農、林、水、氣象3195.31萬元。地方交通1.58億元,建築工程462.3萬元,文教衛生1.01億元,勞改企業2641.8萬元,城市公用事業1061萬元。其他2.87億元。
“大躍進”衝擊“二五”計畫
1958年1月以後,“大躍進”運動迅速開展。原訂的計畫建議已失去指導作用,計畫指標越抬越高。1958年2月召開的廣西省委擴大會議上,廣西決定農業要提前“過長江”、“跨綱要”,全國在12年內實現糧食畝產800斤,而廣西決定在6年內實現。3月,自治區黨委在柳州召開地、市委書記會議,討論“二五”工業發展規劃,決定在5年內實現工業總產值超過農業總產值,提出“縣縣辦工業,鄉鄉有工業”,要求全自治區每個專區建一個年產5萬噸的鋼鐵聯合企業,建成柳州、鹿寨、桂林、南寧鋼鐵廠,另建幾十個機械廠、電站、化工廠、輕工業廠等。
廣西根據中共中央的要求,計畫建立兩本帳,指標層層加碼。1958年3月27日,自治區計委編第一本帳計畫報國家經委,接著28日,自治區人委批准下達第二本帳。1958年7月17日,自治區計委根據形勢的發展,重新擬訂了《廣西“二五”計畫及1959年計畫安排》,指標高得驚人,要求1962年全自治區農業總產值84.99億元,平均年增長40%;工業總產值162.8億元,平均年增長99%,接近一年翻一番;糧食總產量240億斤,糖106萬噸,發電量127億千瓦時,原煤400萬噸,鋼材280萬噸,生鐵500萬噸,基建總投資118億元。
1959年初,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中的嚴重問題開始暴露出來,首先在那些跨“綱要”、放“衛星”的所謂高產縣出現糧荒,隨著蔓延開來。1959年4月,全自治區10.4萬個公社公共食堂中,缺糧而處於停伙半停伙狀態的有4.2萬個。但是,由於錯誤的估計,仍認為問題是生產隊和社員搞瞞產私分造成的。因此,2月中旬,自治區黨委提出繼續大躍進。自治區計委於1959年12月18日對“二五”計畫指標《草案》作了調整:糧食指標比原來計畫更高,由1962年240億斤提高到280億斤,多數指標則調低下來、計畫1962年工業總產值60億元,農業總產值45億元,糖50萬噸,發電量35億千瓦時,原煤1300萬噸,生鐵110萬噸,鋼材42萬噸,5年基建總投資55.2億元,其中1962年22.72億元。“二五”計畫期間安排的主要基建項目,投資1億元以上的有柳州鋼鐵廠、南寧鋁廠、平果鋁、西津水電站等26項,1000萬元以上不到1億元的有南寧平板玻璃廠等100項,1000萬元以下的有472項。
國民經濟進行全面調整
1960年春,“反瞞產私分”的鬥爭,使一些地區農民因為缺糧導致健康惡化,出現浮腫等營養缺乏症和非正常死亡。接著又發生春早,加劇了農村春荒缺糧的困難。市場蕭條,很少有農副產品出售,農業和國民經濟的承受力,已難以支持繼續“躍進”下去了。
1960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方針,全國開始糾正經濟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廣西從1961年開始,根據中共中央的部署,圍繞著調整農業、恢復農業為中心,對國民經濟進行全面的調整。在農業調整中,主要是糾正急於向人民公社所有制過渡,實行以生產隊為基礎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體制。同時,精簡城鎮人口,恢復農業和手工業生產。“二五”後2年的計畫調整,是以農業為基礎,按農輕重的次序來安排國民經濟計畫
在工業調整中,確定工業要退,而且要“退夠”,包括縮短工業戰線,精簡職工,關、停、並、轉一批工業企業,大幅度調減計畫指標,降低工業發展速度。
在全面調整經濟中,壓縮基建足調整的又一個重點。在“大躍進”期間,基建規模急劇膨脹,廣西“大躍進”3年計畫基建投資達21.96億元,比國家批准的計畫增加7.64億元,已達到了物力、財力所不能承受的地步。1960年10月,自治區黨委採取措施,停建緩建一批項目,壓縮投資,對一些骨幹基礎項目,力爭繼續建設。1961年,周恩來總理在水電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要求續建西津水電站的聯合報告上,簽上了“同意”。在此之前,1960年周總理在中南海聽取廣西公路建設匯報時,批准廣西建設自桂林至靖西龍邦近1000公里骨幹公路,並決定派兩個工兵團到廣西支援建設。
從1961年開始的國民經濟全面調整,到1962年取得顯著成效,扭轉了嚴重的困難局面。廣西和全國一樣,經濟開始好轉。
計畫的執行
“二五”(3年“大躍進”、2年調整)計畫執行的結果是:1962年工農業總產值(按1957年不變價格計算)20.19億元,比“一五”末期的1957年23.60億元減少3.41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2.38億元,工業總產值7.81億元。糧食總產量104.54億斤,較1957年少12.44億斤,發電量3.8億千瓦時,原煤166.14萬噸,捲菸1.25萬箱,機製糖1.6萬噸。基建5年實際投資19.6億元。
5年內全部建成投產的主要項目,有大容山水電站、南寧橡膠廠、桂平糖廠、南寧機場等4個,部分建成的有桂林棉紡廠等13個。
廣西在“大躍進”期間,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共建大小水利工程5900多處,其中庫容100萬至1億立方米的工程180處,1億立方米以上的有澄碧河、青獅潭、大王灘、合浦、那板等9處。
同時,還建設了一批骨幹工業,如柳州鋼鐵廠、東羅煤礦、西津水電站、南寧冶金礦山機械廠、柳州拖拉機廠、柳州空壓機廠等。這些水利工程和廠礦為廣西工農業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但“二五”期間因未能集中力量或規模較大而沒有建成投產。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