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濟橋位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石港鎮廣濟橋社區。
廣濟橋位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石港鎮廣濟橋社區。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中國四大名橋之一,被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廣濟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集...
廣濟橋,又名碧天橋、通濟橋。位於杭州市臨平區塘棲鎮西北,南北向架於京杭大運河上,為古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此橋造型秀麗,水平全長78.7米,寬6.12米。史籍記載 據清光緒《唐棲志》卷三“橋樑”載:“通濟長橋在唐棲鎮...
廣濟橋(Guangji Bridge),又稱清河橋,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清河南鎮小月河入清河口處,始建於明永樂十四年(1416年),於1982年遷建於小月河,是明代皇帝謁陵和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廣濟橋為三孔聯拱實心欄板石橋,全長50.15米,寬12....
廣濟橋,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鳳凰街道雙羊社區東牡羊埠村西、西牡羊埠村東、兩村交界處,白沙河中段,是連線原東西牡羊埠兩村的重要交通要道。橫跨白沙河,為上承式實腹石拱橋,雕琢裝飾精美,始建年代不詳。橋長7米,由3個的石拱...
廣濟橋是江蘇省蘇州市古城閶門外的一座橋樑,位於廣濟路南端。位於廣濟路南端,跨古運河(上塘河),建於清同治元年(1862),初為石墩木樑橋,當時稱洋橋。清宣統三年(1911)改建為現在的式樣,石橋台,鋼筋混凝土橋面,鐵欄桿。民國...
清 湛江 廣濟橋,位於廣東省湛江市麻章區湖光鎮新坡村,是古時遂溪縣經志滿,庫竹渡入雷州連結驛道的一座“官橋”。地理位置 建成時間 該橋建於清鹹豐年十一年(1861年),立有《廣濟橋碑證》。外貌特徵 橋長41.8米,寬1.3米,20...
廣濟橋(又名碧天橋,通濟橋),是古運河上唯 一大跨度的七孔石拱橋,橋長78.7米,面寬6.12米,頂寬5.2米,端設石階八十,石欄素麵,橋欄飾有捲雲抱鼓石,又有望柱六十四,上刻覆蓮,中孔跨徑15.69米,頂拱鐫有“弘治二年”...
廣濟橋是三亞現存的古代單孔橋,為研究海南島古代橋樑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文物保護 1990年1月17日由三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三亞市文物保護單位。20世紀,古橋兩邊有石頭護欄,橋頭兩側原先都立有一人多高的石碑,寫著建古橋的原因、...
位於東台西溪雄河和晏溪河交匯處,南北向,橋長25米,寬5.5米,孔徑4.5米.因通濟橋和廣濟橋的兩端相依呈八字狀.故此兩橋又稱八字橋,兩橋為宋代縱聯半孔無鉸拱形磚橋,明,清曾經修建.1983年,廣濟橋倒塌後又一次重修.橋基及拱頂均...
南渡廣濟橋,原為木橋,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江口街道東的南渡村,南渡廣濟橋始建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廣濟橋為四孔廊屋式橋,通長51.68米,橋墩每縫用石柱六根。上建築廊屋二十二楹,中間跨空五架梁。造型輕巧,引橋兩旁有...
施濟古橋,又名廣濟橋,位於榮昌城區城西,跨賴溪河。施濟橋始建於北宋仁宗年代(約1050年),宋朝宰相文彥博命名為“思濟橋”。長110.5米,7孔每孔跨11米,石板鋪面。清朝時期,因為太平天國,川鹽濟楚。這個橋是當時的保障通道,被西...
廣濟橋 廣濟橋是建於清嘉慶24年(即1819年)的橋樑,全長42米,寬6米,高6米,單孔。近年經縣文化部門撥款修繕,目前無虞。
《潮州廣濟橋》是2019年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賢武。本書主要以韓江的地理特點為背景,通過詳述廣濟橋建橋以來的歷史沿革,築橋材料和技術的發展,充分展示了與廣濟橋相關的人文風俗,凝聚成了潮州人之文化記憶。 內容簡介 潮州...
廣濟高架橋,原名:“梓園路高架橋”,位置:韶山北路與芙蓉中路交匯處,此處老地名叫廣濟橋。簡介 概況:長600米,寬12米,為鋼筋砼簡支箱形梁橋。事件報導 “唉,有何想不開的,非要跳高架橋自殺?”“他剛才還討飯吃,討煙抽,...
古鎮塘棲位於杭州市郊,建鎮於1300年前,是江南名鎮之一。作為水陸交通便利的江南水鄉古鎮.位於塘棲鎮廣濟路口的廣濟橋(俗稱長橋)始建於唐朝,是京杭大運河上唯一保存完整的薄墩聯拱七孔石橋,拱券即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置.橋最後建成是...
《廣濟橋》是當代詩人吳金水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廿四橋墩卅六亭,暮開朝鎖為通舲。登臨更領文章氣,韓水韓山一例青。作者簡介 金水,本名吳國水,1963年生,世居北京,早年就學於京華耆宿吳未淳先生,書學王趙,詩宗唐人,現為...
廣濟橋文物旅遊景區 廣濟橋文物旅遊景區位於廣東潮州。優惠信息 為表達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敬意,景區將在疫情結束並恢復經營後向醫護工作者提供免門票、消費折扣等優惠服務(具體優惠細則以各景區公告為準)。
《潮州廣濟橋建築與文化研究》是2021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為“潮州文化叢書•輯”中的一種。廣濟橋,是潮州八景之一,中國四大古橋之一。本書以潮州市的文化地標——廣濟橋為核心,圍繞廣濟橋的自然地理和歷史沿革、...
潮州廣濟橋文物管理所成立於2007年,主要負責廣濟橋、廣濟樓的文物保護、管理以及開放利用等工作。2020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潮州市考察,察看廣濟橋、廣濟樓文物修復保護情況並作出重要指示。管理所高度重視文物保護與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相關...
廣濟橋簡介 廣濟橋位於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俗稱湘子橋。橫跨浩瀚的韓江,居閩粵交通要津,以其“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獨特風格,被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樑”。廣濟橋歷史 廣濟橋,宋乾道七年(1171)太守曾汪...
中國的四大古橋分別是廣東潮州的廣濟橋(湘子橋)、福建泉州的洛陽橋、北京的盧溝橋和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橋樑設計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展於隋,興盛於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連線著...
廣東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又稱湘子橋,位於廣東省潮安縣潮州鎮東,橫跨韓江。始建於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潮州知軍州事曾汪主持建西橋墩,於寶慶二年(1226)完成。紹興元年(1194),知軍州事沈崇禹主持東橋墩,到開禧二年(1206)完成。全...
湘子橋即廣濟橋,在潮州城東門外,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民謠唱曰:“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廣濟橋始建於宋乾道七年(1171),...
十朱橋又名廣濟橋,在貴州省平壩縣十字鄉樂平河下游麥翁河上,當十字往九甲必經之道,離縣城10餘公里。過去,這一方往清鎮的亦多由此經過。橋初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重建於清朝康熙九年,前後兩次均為當地(時屬平壩衛右十,後文有說明...
洛陽東關大石橋又名“黃公廣濟橋”,位於洛陽市區,橫跨於瀍河之上。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成為瀍河上存在時間最長的橋樑。概要 橫跨於瀍河之上,是古代東入洛陽城的重要通道。據史料記載,該橋,為當時的內廷大司禮...
時代:清代 地址:恩平市聖堂鎮三山村委會 此橋坐落在恩平縣通往肇慶府的要道上,故稱官路橋。根據《恩平縣誌》記載,官路橋原名廣濟橋,清嘉慶十六年(1811)建,光緒三十二年(1906)重修後被洪水沖塌,其後修復無記。該橋為單拱石築...
十八梭船廿四州,這是中國廣東省潮州市的一個景點“湘子橋”的特色描述。它是中國第一也是世界第一座啟閉式橋樑,這座橋的原名是廣濟橋,俗稱湘子橋最初名叫濟川橋,雄跨韓江兩岸,正對潮州東門樓。“湘橋春漲”,為潮州八景之一。基本...
水口寺橋北起貴陽市水口寺街上,南至紅岩路口,清代康熙(1693年)建,歷史上稱為普濟橋,又名廣濟橋。基本介紹 1966年重建,全長46米,寬9米,為五孔石拱結構,混凝土橋面,重建後改為水口寺橋。1996年7月,貴陽遭遇大洪水,該橋...
湘子橋即廣濟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潮州城東門外,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壯麗迷人。民謠唱曰:“到廣不到潮,枉費走一遭;到潮不到橋,白白走一場”。廣濟橋始建於...
”湘橋春漲”描繪在暮春三月桃花水汛,韓江水漲,河面增闊,湘子橋十八梭船的漲落隨潮水浮沉升降與橋東西墩連成一線,恰似長龍臥波活現。為“潮州舊八景”之一。景區簡介 廣濟橋,位於韓江中游,是廣東東部同福建、江西的必由之路,韓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