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洋湖草柳編是用茅草、麥稈、柳條等編制而成的特色傳統手工藝品。它起源於清末年間,鎮志中曾記載。起初主要是自編自用,以實用為主、欣賞為次。廣洋湖歷史上就是個玉米之鄉,作為糧食的附屬產品的茅草、麥稈,和豐富的柳樹資源,廣洋湖人民用其獨特的編織工藝對茅草、麥稈,柳條進行加工。廣洋的草柳編工藝產品多為生活日用品,如:草鞋,草簾,草包,柳框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洋湖草編
- 外文名:Guang Yang Lake straw
- 地區:中國
- 起源時間:清末年間
- 材料:茅草、麥稈、柳條
- 榮譽:市級非遺產項目
簡介,工藝,榮譽,
簡介
寶應縣廣洋湖鎮地處里下河水盪地區,境內有“一湖八盪”,總面積有兩萬多畝,湖盪面積大、灘涂多,盛產蘆葦和蒲草。
從相關資料可知,從南宋開始,廣洋湖已有草編手工技藝存在,當地農民用蘆草、蒲草編出各種用具,用於生產和生活。清朝中後期,連年水災,莊稼收成銳減,獨蘆草、蒲草生長旺盛,當地百姓用編織品賣錢渡過荒年,使得傳統草編技藝得到空前發展,並形成當地傳統農副業生產項目。
建國後,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對編織品需求量大增,廣洋湖草編技藝進入頂峰,不僅傳統技藝得到進一步提高和完善,而且家家動手,人人編織,成為里下河區域著名的編織品之鄉。近代,傳統編織品受到塑膠製品的強勢衝擊,已基本退出人們視野,部分產品僅作為工藝品得以存活,傳統技藝瀕臨失傳。
工藝
廣洋湖草柳編織方法眾多大概有:平編,,交叉編,錐砌,纏扣,盤,扎,串等。工藝產品不僅具有強烈的實用性,還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草編產品的遺棄,從而大大限制了草編工藝品的發展。
廣洋湖草編種類繁多,實用性強,製品同百姓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主要製品有草繩、草鞋、草包、蒸籠墊子、草帘子、草蓆、搖籃(育兒用)、草蒲團、蓑衣、斗篷、草帽、草掀子、蒲合、蒲包、蒲片、蒲扇、蒲團、柴扉、汪笆、柴帘子等,無所不包。在自身使用的同時,也形成產品加工流通的產業,產品遠銷全國各地,享有盛譽。它純手工操作,工藝看似流程簡單,但用料考究,做工精細,技藝十分精湛。大宗產品中的草包繩筋結實,花紋精緻;柴連子(五尺寬一丈長)花紋緊密,手扣不進。由於製品美觀耐用,多少年來,產品供不應求。
榮譽
廣洋湖草編歷史久遠,傳統技藝經上千年傳承,日臻完善。多少年來,它是當地人民民眾離不開的生產、生活用品,它也是里下河地區享有盛譽的草編織品之鄉,製品產量大、質量高,在全國屈指可數。
據史料記載,民國9年(1920年)廣洋的蘆席、蒲包在江蘇省第二次地方物品展覽會上獲獎。2015年,被揚州市列入“市級非遺產項目”。廣洋湖草編融入了當地百姓的生活,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蘊藏著巨大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