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漁業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

2002年8月,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海洋漁業生態環境與污染監控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通過了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的評審,被命名為“廣東省海洋漁業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目前,實驗室共有25名固定編制人員,其中有農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研究員10人、副研究員11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博士2人,博士生3人;平均年齡39歲,50歲以上的1人,占4%,40~50歲的有7人,占28%,40歲以下的17人,占68%。學科配置有海洋化學、分析化學、海洋生物學、生物毒理學、物理海洋學、海洋微生物漁業環境、水產資源學、水產病害等,是一支老、中、青結合,學科專業配套合理,專業理論紮實,科研開拓、創新能力強,年齡梯隊明顯、以青年骨幹為主的高素質的科技隊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漁業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
  • 學科配置:海洋化學、分析化學
  • 研究方向:生態環境、污染效應、環境調控
  • 地區:廣東省
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實驗室主任,開放課題,

研究方向

本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主要是開展廣東省漁業生態環境、污染效應、環境調控和環境修復等方面的套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究、實用技術研究、重大工程技術研究及開發,為廣東省漁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研究內容

本重點實驗室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以下6個方面:
  1. 漁業水域生態環境監測與質量評價技術研究;
  2. 漁業增養殖水域環境容量、污染調控與環境修復技術研究;
  3. 漁業環境污染與水產病害發生關係及綜合防治技術研究;
  4. 環境污染對養殖生物影響效應與防控技術研究;
  5. 環境污染對增養殖種質與漁業資源的影響研究;
  6. 水產養殖自身污染防治技術與水產品質量保障技術研究。

實驗室主任

賈曉平,實驗室主任,研究員,從事海洋漁業生態環境研究工作,在漁業生態環境和監控技術領域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共獲得14項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在國內外一級學術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發表的論文有50多篇,與他人合著的論文逾百篇。1997年被授予部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8年獲廣東省第五屆丁穎科技獎,1999年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0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開放課題

2003年度資助的開放基金課題10項:
  1. 對蝦養殖自身污染的方式及其環境效應;
  2. 養殖水域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模式研究;
  3. 北部灣葉綠素-a時空變化的數值模擬;
  4. 基於siRNA的魚類病毒基因敲除技術的構建及套用;
  5. 谷胱甘肽(GSH)對羅非魚生長性能及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
  6. 高密度循環水產養殖和育苗中氨氮和亞硝酸鹽氮的控制-生物單級脫氮研究;
  7. 河口漁業水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評估指標體系的篩選及建立;
  8. 海洋單細胞藻對核電站排放水的積累及有機結合態氚生成的研究;
  9. 抗生素對對蝦苗池水體細菌區系的影響;
  10. 長江口近岸海域無機氮污染的生物修復關鍵技術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