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沿革
公元629年(唐貞觀三年)在現廣州市光塔路的廣州懷聖寺懷聖塔頂,安裝雙腳金雞風向器,1600年(明萬曆二十八年)改為銅葫蘆。
1824年(道光四年)在廣州市海珠區五鳳村建純陽觀,設朝斗台觀測天象。
1816年(清嘉慶二十一年)香港有氣壓、溫度、風力和天氣觀象的觀測統計報告,1853年有雨量觀測記錄,1883年成立香港皇家天文台。
1908年建立廣州測候所。1910年建立澳門氣象台。1935年設立廣州氣象台。
至新中國成立時,廣東只存一個廣州氣象台和廣州、海口兩個地面觀測站,以及香港、澳門氣象台,台灣當局控制的東沙、南沙氣象站和南越占領的西沙珊瑚島氣象站。
建國後,廣東氣象事業經歷了艱苦創建、大力發展、停滯破壞和蓬勃發展等重要階段。經歷了由軍隊建制領導和政府部門建制領導的兩次軍、政體制變化。
1949-1953年,為軍隊建制時期,在台站網建設、人員培訓、積極為軍事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後來發展廣東的氣象事業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1954-1957年,為地方建制時期,由單一為軍事服務轉變為既為軍事服務,又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台站網穩步發展,業務項目全面開展,工作取得較大的進展。
1958-1965年,為氣象台站下放時期,省局組織主要職責是領導全省氣象台站的行政(體制下放時,行政工作主要由當地領導)、業務組織管理工作,以及做好氣象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1966-1976年,為“文化大革命”時期,氣象事業遭到嚴重的困難和干擾,但全省氣象工作者懷著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自覺堅守崗位,保證了氣象觀測記錄的完整,發布了各類天氣預報。
1977至今,為雙重領導建制時期。
1983年5月,按照國務院指示進行機構改革,廣東省氣象局屬中國氣象局與省人民政府雙重領導,以中國氣象局領導為主的體制。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氣象工作始終立足廣東、服務廣東,本著“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的服務理念,嚴密監視天氣變化,科學預測天氣氣候趨勢,深入分析天氣氣候變化對我省經濟社會的影響和應對措施,及時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氣象服務,為廣東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福址安康做出了巨大貢獻。
2012年3月,中國氣象局與廣東省人民政府在京簽署《關於加快氣象現代化試點省建設合作備忘錄》。
機構職責
(一)制定地方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畫,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氣象事業發展規劃、計畫及氣象業務建設的組織實施;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重要氣象設施建設項目的審查;對本行政區域內的氣象活動進行指導、監督和行業管理。
(二)按照職責許可權審批氣象台站調整計畫;組織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探測資料的匯總、分發;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標準化工作和涉外氣象活動。
(三)負責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日常工作;負責氣象社會管理,承擔省防總、減災委、應急委、安委會、規委會等部門賦予氣象部門的工作任務。
(四)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對重大災害性天氣跨地區、跨部門的聯合監測、預報工作,及時提出氣象災害防禦措施,並對重大氣象災害做出評估,為本級人民政府組織防禦氣象災害提供決策依據;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公共服務工作,負責氣象公共服務行業自律和氣象服務市場活動的監督管理,組織服務效益和滿意度評估;管理本行政區域內公眾氣象預報、災害性天氣警報以及農業氣象預報、城市環境氣象預報、海洋氣象預報、火險氣象等級預報等各類專業專項氣象預報的發布。
(五)健全防災減災體制,組織制訂和實施本行政區域氣象災害防禦規劃、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組織本行政區域內氣象災害防禦應急管理工作;承擔省突發公共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的管理工作;組織突發公共事件氣象保障應急服務。
(六)制定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方案,並在本級人民政府的領導和協調下,管理、指導和組織實施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組織管理雷電災害防禦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對可能遭受襲擊的建築物、構築物和其它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的檢測工作;組織建立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承擔雷電防護重點區域安全生產、公共場所氣象災害防禦設施建設和防禦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管監察。
(七)規劃氣象資源開發利用,負責向本級人民政府和同級有關部門提出利用、保護氣象資源和推廣套用氣候資源區劃等成果的建議;組織管理本行政區域氣象服務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組織建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組織對氣候資源開發利用項目進行氣候可行性論證;參與省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組織開展氣候變化影響評估、技術開發和決策諮詢服務。
(八)組織開展氣象法制宣傳教育,負責監督有關氣象法規的實施,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有關規定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承擔有關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
(九)統一領導和管理本行政區域內氣象部門的發展改革與財務、機構編制、人事勞動、科研和培訓以及業務建設等工作;會同副省級市人民政府及地級市人民政府對所轄氣象機構實施以部門為主的雙重管理;建立並完善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政保障體系,完善雙重財務管理體制為基礎的綜合預算管理;會同地方黨委和人民政府做好當地氣象部門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
(十)承擔中國氣象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設定
廣東省氣象局的機構規格為正廳級,其國家氣象系統機構設定如下:
內設機構:
辦公室、應急與減災處(預警防災辦公室、廣東省重大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政策法規處(公共安全監察處)、公共服務監督處、監測網路處(資源生態處、氣候變化處)、科技與預報處、發展改革與財務處、人事處8個職能處(室)和直屬機關黨委辦公室(監察審計處、與黨組紀檢組合署辦公)、離退休幹部辦公室2個內設機構。
直屬事業單位:
中國氣象局廣州海洋氣息研究所(廣東省氣象科學研究所)、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廣東省氣象台(南海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廣東省氣象探測數據中心(廣東省氣象技術裝備中心、廣東省氣象科技培訓中心)、廣東省氣候中心(廣東省氣候變化中心、廣東省氣象資源中心)、廣東省生態氣象中心(珠江三角洲環境氣象預報預警中心)、廣東省氣象公共服務中心(廣東氣象影視宣傳中心)、廣東省防雷減災中心(廣東省防雷產品測試中心、廣東省防雷設施檢測所)、廣東省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廣東省氣象局財務核算中心)。
地方氣象機構:
廣東省突發預警信息發布中心(廣東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廣東省氣象防災技術服務中心、廣東省防雷減災管理中心 。
副省級市氣象局:
地級市氣象局:
廣東省設20個地級市氣象局。地級市氣象局的機構規格為正處級。
分別是:
深圳市氣象局(地方管理)、珠海市氣象局(地方管理)、汕頭市氣象局、佛山市氣象局、韶關市氣象局、
梅州市氣象局、惠州市氣象局、汕尾市氣象局、東莞市氣象局、中山市氣象局、江門市氣象局、陽江市氣象局、湛江市氣象局、茂名市氣象局、肇慶市氣象局、清遠市氣象局、潮州市氣象局、揭陽市氣象局、河源市氣象局、雲浮市氣象局。
縣(市、區)氣象局
市(州)氣象局
| 縣(市、區)氣象局
|
廣州市
| 荔灣區、海珠區、白雲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蘿崗區、增城市、從化市
|
省氣象局直屬
| 斗門區
|
汕頭市
| 潮陽區、澄海區、南澳縣
|
佛山市
| 南海區、順德區、三水區
|
韶關市
| 曲江區、樂昌市、南雄市、始興縣、仁化縣、翁源縣、新豐縣、乳源瑤族自治縣
|
河源市
| 紫金縣、龍川縣、連平縣、和平縣
|
梅州市
| 梅江區、梅縣區、興寧市、大埔縣、豐順縣、五華縣、平遠縣、蕉嶺縣
|
惠州市
| 惠陽區、博羅縣、惠東縣、龍門縣
|
汕尾市
| 陸豐市、海豐縣
|
江門市
| 新會區、恩平市、台山市、開平市、鶴山市
|
陽江市
| 陽春市
|
湛江市
| 吳川市、廉江市、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
|
茂名市
| 化州市、信宜市、高州市、電白縣
|
肇慶市
| 高要市、四會市、廣寧縣、懷集縣、封開縣、德慶縣
|
清遠市
| 英德市、連州市、佛岡縣、陽山縣、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連南瑤族自治縣
|
潮州市
| 饒平縣
|
揭陽市
| 普寧市、揭西縣、惠來縣
|
雲浮市
| 羅定市、新興縣、鬱南縣
|
其他獨立設定的縣級氣象機構:
汕頭氣象站、汕頭天氣雷達站、韶關天氣雷達站、河源天氣雷達站、梅州天氣雷達站、汕尾天氣雷達站、中山氣象站、上川島氣象站、陽江天氣雷達站、湛江氣象站、廣東省海陵島海洋氣象觀測站(廣東省氣象科技培訓中心海陵島分中心)、湛江天氣雷達站(湛江市氣象綜合探測基地)、廣東省農業氣象試驗站(廣東省氣象生態觀測站)、廣州氣象站、廣州天氣雷達站、陽江氣象站、清遠氣象站、河源氣象站、汕尾氣象站、東莞氣象站、茂名博賀海洋氣象觀測站、肇慶天氣雷達站。
現任領導
2017年4月24日,廣東省氣象局召開幹部大會,中國氣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許小峰出席會議。會議宣讀了中國氣象局黨組關於莊旭東等三位同志職務任免的決定:莊旭東任廣東省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曾琮任廣東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常越任廣東省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氣象套用能力
氣象預報
廣州於1935年開始天氣預報業務。20世紀50年代,廣東省氣象台自繪每日天氣圖,各地區氣象台發布天氣預報警報,指導縣站開展補充訂正預報。1962年前後,進行預報改革,推廣環流分型配套的分片預報方法。1972年後,再次進行預報改革,以災害性天氣為主攻方向。1998年,氣象信息綜合分析處理系統(MICAPS)及其二次開發投入業務,開始新的預報作業方式。2000年2月,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投入業務。2008年,以GRAPES—TMM為基礎,建立起數值預報和災害性天氣綜合臨近預報系統“雨燕”(GRAPES—SWIFT),“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業務系統建設與改進項目(SWAN)”投入業務運行。2012年10月16日,正式開展精細化數字格線天氣預報業務,實現了預報業務製作方式的根本性轉變。
綜合性天氣氣候工作始於1958年的氣候資料整編和氣候分析業務。1964年,進行全省性農業氣候區劃。1986年,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農業氣候資源調查和農業氣候區劃工作,完成東部亞熱帶丘陵山區氣候資源及其合理利用、開發研究。1994年“氣象資料處理和氣候分析服務系統及農業氣象情報預報服務系統”通過中國氣象局的驗收並投入業務運行。
氣象觀測
廣東的國家級氣象觀測站基本建立於上世紀50年代,全部為人工觀測;1985年粵港澳在黃茅洲合作建立第一個自動氣象站;1986年,廣州氣象衛星地面站投入使用;90年代末,廣東規模性建立了第一批中小尺度自動氣象站。2000年廣州建成廣東第一部新一代天氣雷達站,2002年廣州站建設第一個國家級自動氣象站。
至2013年,全省建成1個氣象衛星地面接收站、10部新一代天氣雷達站、16部風廓線雷達、22部閃電定位儀、86個地面自動氣象站、26個農業氣象站、4個探空站、12個大氣成分站、11個災害性天氣實景監測站、2038個區域自動氣象站、41個海島自動站、7個海上石油平台自動站、4個大型海洋氣象浮標自動站、2個船舶自動站、2個地波雷達、3個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等,一批能見度、雲、藍天、太陽輻射、微波輻射、回南天、人體舒適度、大氣電場等自動化觀測設備以及移動應急車也相繼投入使用,種類比較齊全的現代綜合氣象探測系統基本形成。
信息網路
從20世紀50年代起,使用莫爾斯電報通信、手工處理各類氣象信息。60年代開始,使用有線電傳、移頻接收機、傳真機、區域通信樞紐(GQS)、自動化電報交換機系統(DJX)、復用微波話路等開展業務。1992年,開始使用計算機聯網。1997年,氣象衛星綜合套用系統(9210工程)安裝開通。2009年實現核心骨幹網路萬兆(10Gbps)升級。2011年,建成省、市、縣三級衛星數據廣播系統(CMACast)。2012年,對廣東省省-市-縣三級混合寬頻網路進行最佳化升級,省局VPN連線埠由100M升速為1000M;市局VPN連線埠由10M升速為50M或100M;縣(市、區)局MSTP速率由2M升速為10M(或20M)。2013年開始建設全省氣象高清視頻會商會議系統。2013年開始建設計算能力達到500Tflops的高性能計算機。
氣象科研
廣東省氣象局於1976年成立廣東省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2001年更名為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為國家級公益類科研院所),主要從事熱帶數值預報模式的技術開發、南海季風、華南暴雨、南海颱風、華南旱澇、熱帶衛星資料收集和套用技術、熱帶環境氣象等方面的科研工作。2005年,成立了中國氣象局熱帶季風重點開放實驗室;2011年廣東省科技廳掛牌成立廣東省突發災害性天氣應急技術研究中心;2012年成立了區域數值天氣預報重點實驗室,主辦《熱帶氣象學報(中、英文版)》,中文版為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英文版被列入美國《科學引文索引(網路版)》(SCIE)源刊。2014年更名為中國氣象局廣州海洋氣息研究所(廣東省氣象科學研究所)。
廣東省氣象局科技創新體系逐漸完善。在茂名博賀建成國內首個專業化的海洋氣象觀測平台,在廣州從化建成國內唯一固定的野外雷電綜合試驗觀測基地;建立了新一代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和逐時同化分析與模式預報循環業務系統(CHAF系統);自主開發的災害性天氣綜合臨近預報系統“雨燕”( GRAPES- SWIFT)居國內領先水平,並以此為基礎牽頭研發了國家級短時臨近預報系統“天鵝”(SWAN);“珠三角大氣灰霾的預測預報預警系統”,為國內首次發布灰霾預警信號提供技術支撐。2000年以來全局共承擔了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300多項,發表核心論文1000餘篇,其中被SCI(IE)收錄150多篇。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
氣象服務
廣東氣象部門創建至今,一直把服務作為氣象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經歷了幾個主要階段:1949年—1953年,為軍事鬥爭服務為主;1954年—1957年,暨為國防建設又為經濟建設服務;1958年—1976年以農業服務為重點;1977年以後,面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面開展服務。時至今日,主要以長中短期和短時天氣預報、警報、情報資料、天氣展望、氣候預測評估、氣候資源開發利用、城鄉生態環境、大氣灰霾監測預警、氣象次生災害、雷電預警、旅遊天氣、氣象指數等為主要內容,以廣播、電視、報紙、自動答詢電話、手機簡訊、網路、預警系統、街區廣告牌、電子顯示屏、人影專題報告和氣象信息快報等手段開展公共氣象服務。氣象服務已覆蓋農業、工礦、城建、交通運輸、海洋開發、水利電力、環境保護、郵電、房地產、商業財貿、旅遊、衛生、金融、保險、廣播、電視以及文化體育等多個領域。
災害性天氣預報服務
1983年試行天氣雷達聯防監測,開展以強對流災害性天氣為重點的監測與短時預報服務業務。1985年正式為各部門提供強對流災害性天氣的0~6小時預報警報與6小時~12小時趨勢展望等服務,為“三防”指揮部、海運、海洋、港務、內河航運,以及各主要生產經濟部門服務。強對流天氣預報使省內航運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1986—1995年,廣東省航運部門船隻連續十年未發生因雷雨大風引起的翻沉事故。1999年3月,省氣象局建立“決策氣象服務聯席會議”制度,由聯席會議確定向省政府提供的決策服務內容,並以專題服務材料及時向黨政領導提供全省災情動態監測情況。2000年省氣象局成立省決策氣象服務中心,並於8月1日正式履行職責,擔負省一級決策氣象服務工作。
重大活動氣象服務
1984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為廣州軍區提供越南、寮國、高棉天氣預報服務。80年代,汕頭氣象台還開展台灣海峽天氣預報服務。1997年省氣象台擔任香港回歸慶典氣象保障工作,為政府部門和駐港部隊提供深圳、廣州、香港中短期預報、近海天氣預報、高空風和海洋狀況預報。1999年為澳門回歸慶典提供澳門—珠海及廣州地區中短期預報和短時天氣預報。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為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深圳大運會的火炬接力傳遞、開閉幕式、賽事舉辦、城市運行等提供全方位、精細化的氣象服務。
大型工程建設氣象服務
1978—1979年,通過在廣州賓館進行風壓、風振的實測研究和歷史資料的對比分析,編寫了《高層建築風壓、風振實測分析報告》,自此拉開大型工程建設氣象服務序幕。80年度開始,承擔的大型工程氣象論證項目有大亞灣、嶺澳及陽江核電站氣象可行性分析、伶仃洋跨海大橋氣象可行性分析、廣東陽江核電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專項廠址地區極端氣象條件計算分析等。2000年進行的廣東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秤頭角港址工程氣象環境設計計算分析項目是氣象部門首次爭取到並完整地承擔浪、流、潮的驅動模型——熱帶氣旋動力模型設計工作,為今後從更高層次介入大型工程的氣象服務項目建立良好開端。
防災減災氣象服務
廣東基層台站的防雷業務,始於連州縣氣象局試辦。1989年3月,江門市氣象局正式開展防雷檢測工作。1992年後,防雷檢測業務在全省基層台站鋪開。1995年2月成立“廣東省防雷中心”,對全省防雷工作加強指導。之後,全省相繼建立100多個防雷檢測所,全面開展防雷裝置安全技術評價與檢測等防雷技術服務工作。2003年2月成立“廣東省防雷減災管理辦公室”並於2011年獲批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2004年,全面開展防雷裝置設計審和和竣工驗收行政許可,各地市氣象防雷行政審批100%納入當地行政服務中心。2012年起,每年按照省安委會部署牽頭組織安監、公安、住建等多部門開展全省防雷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察聯合行動,顯著加強氣象防雷減災工作和社會影響力。
人工影響天氣服務
1958年11月,在廣州市郊首次進行飛機人工降雨試驗。1960年5-7月,應越南邀請,局長劉鐵平率人工降雨試驗工作組赴越南,共飛行32次,人工降雨成功率67%。1970年—1972年組織新豐江水庫流域飛機人工降雨作業60架次。2003年2月成立“廣東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同年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強我省人工增雨減災工作意見》,火箭人工增雨作業在全省台站普遍展開。2005年採用飛機開展跨區域人工增雨作業。2010年為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開幕式順利舉行開展了人工消雨作業,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海洋氣象服務
1985年7月,廣東省氣象局與香港天文台合作共建黃茅洲自動氣象站,這是廣東第一個海島自動氣象站,截止於2015年2月,廣東共有47個海島自動氣象站。2004年,“博賀海洋氣象科學試驗基地”掛牌成立,這是中國首個海洋氣象觀測基地,由在大陸上的海岸陸地觀測基地、在近海的海上氣象觀測平台和在海島上的通量觀測塔三部分構成。2007年,廣東建成第一個海上石油平台自動氣象站——深圳流花石油平台站,截止2015年2月,廣東共建有8個石油平台站。2010年1月,廣東建成第一個海洋浮標自動氣象站——茂名浮標站,截止2015年2月,廣東共建有4個海洋浮標自動氣象站。2010年12月,廣東建成茂名海洋氣象廣播電台,南海海洋防災減災、海上搜救、海上安全生產等工作將從此穩步邁入一個全新領域,填補了南海海洋氣象服務的空白。
城市氣象服務
1993年至今,廣東省氣候中心為廣州、佛山、東莞、珠海等地編制了十多套城市暴雨強度公式。1996年以後,廣東陸續開展空氣品質預報、人體舒適度、紫外線預報、負離子濃度、中暑指數、污染氣象條件等特種氣象預報。2000年7月1日起開展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2003年,廣東開始珠三角大氣成分觀測,並逐步建成了珠三角城市群大氣成分觀測站網,其中,廣州番禺大氣成分觀測站被列入中國氣象局的30個基本大氣成分觀測站之一。2005年開始,相繼開展了廣州市、深圳市、佛山市和台山市城市熱島效應分析和評估。2011年開始,開展城市內澇氣象災害風險評估預警工作。2014年開始,承擔省政府大氣環境管理考核督導任務,主要負責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建設督導工作。
單位地址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福今路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