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信息
開放時間
省博新館每天接待觀眾參觀的容量為5000人,18日下午2時開放,當天觀眾人數將控制在2500人。參觀採取“免費不免票”原則,進場觀眾必須在新館二樓南側的發票亭排隊憑有效證件(身份證、學生證、老人證、
駕駛證、
工作證、
軍人證等)領取免費參觀券,憑參觀券入場參觀。
乘車路線
1、公車
乘坐886、886A、293路公車在冼村路南站下;或乘坐40、407路公車在廣州歌劇院西門站下。
2、捷運
捷運3號線珠江新城站B1出口,向前行至廣州歌劇院,再沿臨江大道向東行200米;或捷運5號線獵德站D出口,向前行至冼村路,再向左沿冼村路南方向行約200米。
相關介紹
新館免費提供:上、下午各二場講解、小件物品暫存、輪椅、童車、針線包、飲用水。新館將有償提供講解、語音導覽器租用、停車服務。同時,還新設醫務人員,可以為觀眾突發急病進行常規性的救治。
新館地址:廣州市珠江新城的新城區中心文化藝術廣場新館環境:新館址西面是
廣州歌劇院和
廣州市第二少年宮,北與
廣州圖書館新館相鄰,南瀕秀麗的珠江,隔江與海心沙旅遊公園相望。環境優美,交通可達性好。四座文化設施並列於廣州
新城市中軸線上,與中央林蔭大道、
濱江綠化帶共同形成廣州文化藝術廣場,將構成廣州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發展歷史
博物館現象最初萌發於人們的收藏意識。在四千多年前,埃及和
美索不達米亞的統治者就注意尋找保藏珍品奇物。
埃及 博物館(13張)
把蒐集和掠奪來的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稀有古物交給他的教師
亞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亞里士多德曾利用這些文化遺產進行教學、傳播知識。
亞歷山大去世後,他的部下托勒密·索托建立了新的王朝,繼續南征北戰,收集來更多的藝術品。公元前三世紀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
亞歷山大城創建了一座專門收藏文化珍品的
繆斯神廟。這座“繆斯神廟”,被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博物館一詞,也就由希臘文的“繆斯”演變而來。
與我們今天見到的博物館不同,繆斯神廟其實是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裡面設大廳研究室,陳列天文、醫學和文化藝術藏品,學者們聚集在這裡,從事研究工作。傳說在洗澡時發現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學家
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數學家
歐幾里德都是在這裡從事研究工作的。
繆斯神廟這座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博物館,在公元5世紀時被毀於戰亂。
現代意義的博物館在17世紀後期出現。在18世紀,英國有一位內科醫生
漢斯·斯隆,是個興趣廣泛的收藏家。為了讓自己的收藏品能夠永遠“維持其整體性、不可分散”,他決定把自己將近八萬件的藏品捐獻給
英國王室。王室由此決定成立一座國家博物館。1753年,
大英博物館建立,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大型博物館。
1946年,
國際博物館協會在法國巴黎成立。1974年協會對博物館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公益性成為它的首要職責。
博物館
從1977年開始,國際博物館協會把每年的5月18日確定為“
國際博物館日”,並且每年都會確定一個主題。今年是第27個國際博物館日,主題是“博物館促進社會和諧(Museums For Social Harmony)”。
無論以前人們曾有過多么的輝煌的文明,都無一例外地將被歷史的煙塵所湮沒,人類在不斷地創造著文明,文明卻無法永生——這是永恆的法則。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某個途徑去尋找這些文明的蹤跡,這個途徑就是博物館。
還有一種說法:“博物”作為一個詞,最早在《
山海經》就出現了,它的意思是能辨識多種事物;《
尚書》稱博識多聞的人為“博物君子”;《漢書·楚元王傳贊》中也有“博物洽聞,通達古今”之意。到了19世紀的後半葉,我國模仿日本,把“博物”一詞開始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博物”的內容包括動物、植物、礦物、生理等知識。
“博物”與“館”連成一個詞作為一種文化教育機構的稱呼在我國出現得比較晚,僅有一百來年的時間。日語中的“博物”一詞來源於英文、法文、德文中通用的museum一詞,而這一來源於拉丁文的詞
國內博物館(10張)
又是出於希臘文meusion一詞,它的意思是一個專門為供奉希臘神話中掌司詩歌、舞蹈、音樂、美術、科學等活動的九個女神meusin的場所。
在
古代希臘,另外有一種與現代博物館性質比較接近的專為保藏寶物的機構,它是一種專門保存
版畫、珠寶、王室的旗幟和權杖以及其它珍貴飾物的收藏機構。這種寶物庫在歐洲其它的國家也有發現。一直到了
文藝復興時期,隨著收藏內容的擴大,原來一些寶物庫逐漸使用了當時流行的拉丁文museum。在德國
慕尼黑,兩種不同名稱的博物館同時存在了很長的時間。隨著時代的轉移和
社會教育發展的需要,改了名稱並擴大了規模的博物館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寶物庫,終於成為今天流行的為廣大民眾開放的博物館。
在於珠江新城內,旁邊是花城廣場,而斜對面是海心沙和廣州搭。非常漂亮。但排隊需要較久的時間。
特設
博物館智慧型化系統,文物的保護使者
成立半個世紀以來,廣東省博物館陸續收藏了許多重量級文物,由於舊館展覽條件的限制,很多都只是短時間展出過,可謂是“養在深閨人未識”。比如堪稱國寶級文物的宋代陳容的畫作《墨龍圖》,迄今只展出過三次。而新館的開放,為不少多年藏在庫房之中的重量級文物的首次展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據悉,廣東省博物館新館陳列37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南海I號”首批出水瓷器首度亮相;“鎮館之寶”、宋代《
墨龍圖》更一現真容。
館內溫度控制
無價的文物保護成了博物館的頭一號任務。然而,“把文物從有空調的庫房拿到陳列室,當中的溫差足以讓文物起微小的化學反應。”一相關負責人說到。
據了解,為完整地保護好文物,廣東省博物館新館智慧型化系統功能齊全,技術先進,實行建築智慧型化管理和文物庫房恆溫恆濕運行。其智慧型化系統監控到館內的動力、電源、照明、通信、停車、出入等方方面面,無論館外的天氣如何風雨變幻,館內的人流怎樣流動頻繁,博物館內將始終是一個幾乎恆溫恆濕的環境。
在館內搭建出個性化的智慧型化系統,保持博物館內始終為一個幾乎恆溫恆濕的環境,對文物的保護至關重要。一方面,建築智慧型化系統加強了環境控制能力,克服了能源設計的過度冗餘,實現了人工管理無法達到的控制精度;另一方面,克服人類對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及時調整設備運行狀態,減少了“空轉”浪費;而且,智慧型化系統通過集中監控管理,全館的設備物業採取值班總調度方式,能極大地減少了日常機房巡視的維護工作量,減少了每班工作人員,實現了人力資源的節約。
照明系統
博物館的目的是把豐富的資料、珍貴的文物、實物、模型或複製品等收集起來,加以觀賞和保管,它也是進行學術研究的場所。
在博物館的內部,有門廳、文物展廳、文物庫房、準備室、會議室、研究室、圖書室等各種房間,因為使用功能不同,所以它們對照明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應從展示和保管的角度考慮照明要求。
其中展廳是主要部分,它的照明技術有其自己的特點,需要從技術和觀光、觀賞人的心理兩個方面來進行研究。以觀賞為目的時,要求觀察對象的亮度對比和色彩能儘量理想的表現出來。當以調查研究為觀察目的時,就需要把觀察對象的形狀、色彩、質感等正確的表現出來。另外,為了使陳列品避免因可見光、紫外線和濕氣而受到熱的和化學的損傷,需要同陳列品的防護以及參觀者的安全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求出適宜的照度值。
據悉,部分展廳內一些展品比較特殊,對保存環境要求比較高,特別是紙質、絲綢類的文物,展廳中燈光設施也要求嚴格。在省博物館新館中,為避免對文物造成損害,拍攝一律禁止使用閃光燈。“如果對著文物展品拍照時使用閃光燈,容易對展品產生損害,尤其是一些歷史畫作和絲綢展品會造成褪色的損害。”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說到。
安防系統
關於博物館安防監控系統的建設,國家出台了《文物系統博物館風險等級和安全防護級別的規定》和《文物系統博物館安全防範工程設計規範》,根據這些檔案法規要求,一個博物館的安防系統建設,從系統組成上看,應該包括前端設備、傳輸設備和主控設備,這一點和常規安防監控系統基本上是一樣的。
而從博物館安防監控系統的實際需求來看,整個系統應包括音視頻監控子系統、防入侵報警子系統、人員巡更子系統、門禁管理子系統、傳輸子系統、中心控制子 系統、供電子系統、環境監測子系統等。
廣東省省博物館新館自開放以來,吸引著很多老百姓參觀,感受嶺南文化的博大精深。它在充分發揮良好硬體設施作用的同時,也為提升廣東文化軟實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