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三水河口鎮

廣東省佛山市三水河口鎮

三水市河口鎮人民政府地址設在廣東第三大城市,中國近代明清的天下四聚之一佛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水河口鎮
  • 出土地點:廣東省佛山市三水河口鎮
  • 館藏地點:佛山市三水河口鎮
  • 所屬年代:1602年
  • 歷史年代:400多年
概述,五處古蹟,

概述

上圖的中間位置是三水河交匯處,西江、東江、東平水道匯合後,發散流入了海洋,形成了“泛株三”區域,地標 23°10'15.12'N,112°48'30.56'E。
河口是一個已有400多年歷史的小鎮,明朝嘉靖五年(1526)三水建縣至1945年,其縣城一直設在河口。河口處在三江交匯點,是廣州通往粵西、廣西交通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英國殖民主義者早在1898年便迫得清政府把河口闢為通商口岸,並在此設立河口海關。美國合興公司於1903年以河口為始點,修築了廣三鐵路。河口因其悠久的歷史,一批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和極具歐陸風情的樓宇,加上三江匯流處鴛鴦河的壯麗景色,形成富有河口特色的文化景觀,成為我區發展旅遊業的寶貴資源。

五處古蹟

海關大樓:在河口圩北岸看到,當年遐邇聞名的三水河口“海關大樓”是座四層大樓,西洋建築風格,至今保存良好。《三水縣誌》裡面記載道:“光緒二十三年正月廿四。據《中英續緬界商務條約》中附款19條及《西江通商專約》,梧州、三水等為口岸。五月初六,英國政府派員在河口圩設海關。”這是英國在中國設立的早期海關之一。1997年,廣州海關還在此隆重舉行三水關建關百年紀念儀式。“海關大樓”見證了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的歷史。
半江橋:離海關大樓100米遠的半江橋,為軍閥余漢謀主粵時於1936年撥白銀20萬建造,用作軍運。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長237米,寬3.8米,由江岸伸至江心。江心終端為三層,水漲水落皆可從橋面上落。建成後河口淪陷,此橋未作軍用,成為碼頭。當地百姓也稱為“順母橋”。傳說余漢謀母親常乘火車到河口,再駁艇轉搭輪船回肇慶,為免除其母駁搭之苦,余漢謀特修建此橋。
河口郵局:半江橋頭,有座米黃色兩層樓,與眾不同。當地居委會的老林告訴記者,這幢樓就是當年盛極一時的河口郵局。如今,門楣上鑲著“河口文化活動中心”,門旁掛著“群星曲藝社”、“圖書館”兩塊牌,成為民眾文化娛樂活動場地。據記載,三水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開辦郵局,設在縣城南門。1920年,遷至現址河口橋西路西街1巷1號,轄下白坭、大沙圩(高要市)、富灣圩(高明區)等9處代辦所。1939年10月14日,因抗日戰事影響,三水局終於停閉。
廣三鐵路終點站:位於河口的三水站是具有百年歷史的廣三鐵路終點站。廣三鐵路由美國合興公司投資修築,1901年8月動工,1903年建成。廣三鐵路與西、北江航運連線,是當年通向粵西、粵北主要通道。三水站主體建築也是座米黃色的磚木結構兩層樓房,建於清光緒年間,是廣東最古老的火車站。
現在車站一片凋零,兩組鐵軌靜靜橫臥地面,百年前熙熙攘攘的繁忙景象不復存在。住在附近的李婆婆說,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還非常熱鬧,三水人去廣州、佛山都喜歡到此坐車。1997年5月,三水站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這座百年老車站已圓滿完成歷史使命,正在頤養天年。
魁崗文塔:在三水,河口魁崗文塔是全區最古老的文物保護單位。關於魁崗文塔的身世,《三水縣誌》里記載道,塔建於明代萬曆三十年(1602年)。清道光三年(1823年),三水知事李可重修文塔,兩廣總督阮元於塔的門楣上題“文星開運”,李可再題左右門聯:“奎炳三垣光肄水,筆揚七曜賁崑山”。塔的第三層題有“靈傑閣”,第五層題有“大奎閣”。塔周原有圍牆高4米,牆上嵌有許多石碑,記述建塔經過及重修年代和主事人、捐款人的芳名。可惜,“文革”期間,圍牆被拆掉,從此石碑散失殆盡。魁崗文塔歷經400餘年,自1823年重修之後,久未修葺。1984年,三水縣政府撥專款10萬餘元進行大修,使塔煥然一新,雄偉壯觀。1986年被列為佛山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