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文化遺產古代與泛神信仰建築卷》是2015年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廣東文化遺產古代與泛神信仰建築卷
- 作者:廣東省文物局編
- 出版社:廣東旅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1日
- ISBN:9787557001520
《廣東文化遺產古代與泛神信仰建築卷》是2015年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廣東文化遺產古代與泛神信仰建築卷》是2015年廣東旅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閩台文化大辭典》是2018年6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詞典類工具書,編者為福建省炎黃文化研究會。《閩台文化大辭典》是一部反映閩台地域文化及其淵源關係的大型工具書。其收詞範圍相當廣泛,內容涵蓋福建、台灣兩地的地理、歷史、民俗、語言、文學、藝術、工藝美術、建築、教育、思想與學術、民族與宗族、宗教與民間信仰、...
如汕頭市的騎樓建築文化,就是 吸收西方建築藝術而建造的。由此看來,潮汕文化具有海納百川的特色,是吸取古代潮州土著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不斷融合和發展而成的。文化簡介 潮汕文化是海內外潮汕人的根,在廣東潮汕地區(即今天的廣東潮州、汕頭、揭陽、汕尾四個地級市),此外毗鄰潮汕地區的梅州市...
彩畫是潮汕地區的重要文化遺產,其產生、發展與潮汕地區的自然環境、人文積澱等密不可分,是潮人歷史文化、信仰崇拜、審美傾向的具體體現,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藝術價值。蘇式彩畫 3.蘇式彩畫 等級低於前兩種。畫面為山水、人物故事、花鳥魚蟲等,兩邊用《 》或( )框起。“( )”被建築家們稱作“包袱”,蘇式彩...
陸豐皮影戲一直在民間生存、發展,有古代閩南語系的基因,又得海陸豐民間習俗的孕育,陸豐皮影戲於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竹馬戲 竹馬戲從福建閩南傳入傳入粵東碣石鎮東埔村,唱的是古腔。存活在廣東陸豐碣石鎮傳承了六百年。相傳於明朝萬曆年間隨先人由福建漳浦移民海豐時帶入,幾百年...
廣東潮汕地區媽祖文化興盛,目前共有祭祀媽祖的場所超700處,因為當地居民較多從事海洋生產而由此產生的海神信仰。廣西北海疍家人有祭海民俗,漁民出海前都要到北海媽祖廟來求媽祖保佑他們一帆風順,這就形成了傳統的祭海習俗,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媽祖在古時候隨閩粵一帶漁民傳播到海南島,海口、澄邁、三亞一帶,...
全國畲族同胞公認的畲族發源地是廣東潮州鳳凰山,畲語和潮州方言很接近,畲族是古代潮汕最有影響力的土著民族,畲族於潮汕地區而言,為舊時最大的族群。畲族自稱“山哈”或“山達”,“哈”、“達”,畲語意為“客人”,“山哈”即指居住山裡的客人。畲族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畲族文化與其他民族...
遠銷區內外的南寧、百色、廣東等地。目前,雁江鎮制醬業僅有一兩戶家庭作坊,已處於瀕危失傳的狀況。那桐鹽漬酸品 2011年4月,列入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那桐鹽漬醃製酸品廠,是方氏創建。方氏祖傳鹽漬醃製酸品傳承至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主要醃製產品有酸蕎頭、酸辣椒。方氏酸製品主要工藝流程為:...
本書可供建築學、文化遺產保護、城鄉規劃等相關專業研究者閱讀參考。圖書目錄 引言 探索閩海民間信仰空間表現、傳承與創新實踐 1 閩海民間信仰宮廟建築研究現狀 1.1 文化整體視角的閩海民間信仰宮廟建築 1.1.1 中國文化的統一性與多元性 1.1.2 閩海宮廟建築信仰儀式空間方面研究 1.2 研究內容與方法 1.2.1 ...
所以許多媽祖廟內便留下了大量的古代船模。山東長島廟島與媽祖廟的古船模多達350多隻,包括福船、沙船和民族英雄“鄧世昌”供奉的“致遠號”軍艦模型。這些船模成為研究我國古代造船歷史的重要資料。現存一批媽祖廟古建築,如福建泉州、山東、江西景德鎮、廣東澄海、貴州鎮遠和寧波慶安會館等天后宮,從廟宇結構造型到各類...
川南地區受其地理、氣候、資源等因素影響,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孕育出獨具風采的川南民居建築,體現出當地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包容豁達的文化觀、暢朗輕逸的審美觀等人文品格,成為我國民居建築中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廣東鑊耳屋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廣府民居的代表,分布於大珠江三角洲、粵西地區。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
講授過外國古代建築史,蘇維埃建築史,建築設計初步,外國造園藝術,文物建築保護等。出版圖書 主要貢獻 著作 《外國建築史(19世紀末葉之前)》,1960年初版,1979年改寫初版,1997年二版。《外國造園藝術》,1990年出版。《楠溪江中游鄉土建築》(合作),1993年出版。《諸葛村鄉土建築》(合作),1996年出版。《新...
城堡毀於戰火,迄今已一個半世紀,但在其遺址上尚能清晰地看出土司署衙的建築痕跡,占地18畝,三進院加後園和花廳,可以想像當年金碧輝煌,雕樑畫棟的恢宏壯觀景象。眾所周知,少數民族都受當地土司統治。“改土設流”後,土司依然“世領其土,世長其民”,“以夷制夷”,即民間所說的土司“管夷不管漢”。(...
廟宇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miào yǔ。意思是供奉神佛或歷史上名人的處所。一指祠廟;二指寺廟。《鄉土瑰寶》廟宇冊中介紹了中國鄉土建築中占有較重要地位的廟宇的特點、形制、建造及其公共功能,陳志華教授在“中國的泛神崇拜與廟宇”中對中國民間宗教的歷史和性質有精彩的論述。引證解釋 1. 廟。指祠廟。2. 廟。
又如佛山年畫中神像畫相當大宗,不但品種繁雜,銷量也相當驚人,其產生和發展與古代嶺南民間信仰兼收並蓄和多神崇拜的觀念有著密切的關係,是探討嶺南民間信仰歷史發展軌跡的珍貴資料。一些年畫作品還反映了社會變革或人們經濟活動中有意無意表現的時代風尚和社會風俗,如房屋建築、家具擺設、生產用具、交通工具以及人物的...
鑊耳屋是嶺南傳統民居的代表,因其兩邊山牆頂端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鑊耳狀建築具有防火、防熱、通風性能良好等特點。民間也有“鑊耳屋”蘊含富貴吉祥,豐衣足食一說,也有獨占鰲頭之意。鑊是古時的一種大鍋,因此鑊耳屋也稱為“鍋耳屋”。鑊耳屋多見於廣東省珠三角地區,客家地區也少量分布,而粵西山區則少...
茂名年例,保留粵西地區及周邊以漢民族信仰為特點的傳統文化,是研究當地人世界觀和生活情狀的重要根據,在民俗學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種寶貴的嶺南文化遺產。年例有利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發展繁榮新農村文化。茂名年例入選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茂名十大文化名片”。以年例為品牌的文化項目日益...
有考證疍家人話語融成廣州話的“古越語”,嶺南古越語和中原古漢語在融成近代廣州話和特定地唯疍家人所操的那一系。 其次,吃蛇、吃魚生、炒田螺、艇仔粥、舊時長期流行的薯莨布(罾布)、廣府曲藝不無其元素滲入的鹹水歌,乃至跟騎樓有明顯淵源關係的疍家傳統建築“乾闌”,岸上人也從疍家艇里照搬不誤。爭議...
麒麟形象已有 2500 年的歷史,最初是一種圖騰、一種信仰。後來發展到哲學意義,又 進入文學領域。最終走向造型藝術和表演藝術,成為了陶瓷、年畫、剪紙、泥塑、刺繡、金 玉飾、建築、雕刻等藝術創作的素材。隨著麒麟文化發展,更突出地表現為麒麟舞。 其融音樂、舞蹈、工藝美術、雜技於一體,既具有美學的欣賞價值,...
廣東鑊耳屋 廣東民居的代表是鑊耳屋,分布於大珠江三角洲、粵西地區,是廣府民居的典型代表,多用青磚、石柱、石板砌成,外牆壁均有花鳥圖案。因其山牆狀似鑊耳,故稱”鑊耳屋”。據說鑊耳狀的建築防火和通風性能良好:火災時,高聳的山牆可阻止火勢的蔓延和侵入;微風吹動時,山牆可擋風入巷道,進而通過門、窗流入...
供奉保生大帝世界祖廟位於白礁慈濟宮,現大陸、台港澳和東南亞有2000多座供奉吳夲的保生大帝廟宇,信眾近億人,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神之一,保生大帝已成為福建閩南、廣東潮汕地區、中國台灣地區、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及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十大姓氏之一吳氏後代所共同信奉的道教神祇。人物生平 保生大帝:福建閩南...
清末,陳垣祖父始建陳寧遠堂,多次擴建,有12間民居(12宅)、書館、太和堂、游泳池、自來水塔、花園、涼亭等建築。寧遠堂為廣東江門清代私家莊園,具有較高歷史價值。2002年,陳垣故居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第四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學術會議 陳垣誕辰140周年紀念暨學術研討會2020年在北京召開。活動由北京...
2014年,嶺南師範學院,把雷歌引入聲樂課堂教學。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雷州市雷歌研究會獲得“雷州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雷州歌項目保護單位雷州市雷歌研究會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6年6月,...
郭峪古代輝煌,也是晉城市聞名的小康村,工農業總產值7000多萬元。全村老年人在蒼龍嶺開山植樹60多萬株,受到省、市多次表彰。郭峪人立志大力挖掘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產,開發旅遊,古村·郭峪將以它獨具特色的古代建築群,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給遊人以特殊的、美的享受。自明代中葉至清初的一百多年間,郭峪出過18位...
萬歲瓦當迄今在廣東省只有兩個地方發現,分別為徐聞和古番禺(廣州)。萬歲瓦當屬於漢代文字瓦當,漢代文字瓦當在中國古代瓦當藝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中國瓦當藝術走向全盛的標誌。漢代文字瓦當內容繁雜,字數少則1字,多則12字,內容大致可分為宮殿、官署、陵墓建築、記事、私人住宅和吉語這幾類,其中又以吉語...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唯物主義思想萌芽(50)“文化影響衰減”現象(53)文化遺產的增益現象(56)先秦兩漢的哲學探索(59)《易經》本義與後人的解說(60)《周易》特點和研《易》原則(63)《周易》研究的方法(66)儒道兩家思想何以影響深遠(68)已具備了研究孔子的條件(73)漢以後的孔子(76)孔子的貢獻和被後代的尊奉(78)天文...
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為主的習俗。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中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土地神又稱”社“、”社神“、”土神“、“土地公”、”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古時春社是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秋社是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社日節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