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發展改革委2013年工作總結和2014年工作思路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2013年工作總結和2014年工作思路檔案是廣州市發改委總結2013年發改委工作的總結報告,同時也是啟發2014年新時期發改委工作的綱領性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發展改革委2013年工作總結和2014年工作思路
  • 類型:政府檔案
  • 單位:廣州市發展改革委
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緊緊圍繞“推進新型城市化、加快發展促轉型”的核心任務,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竭心盡力謀發展、穩增長、調結構、抓項目、促投資、惠民生,推動我市重點產業、重大項目、重大平台、體制改革、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階。
——堅持戰略謀劃、政策引領。牽頭制訂《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加快發展的意見》等23份政策檔案;出台《廣州市加快推進十大重點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3-2016年)》等18份工作方案;完成《國家城鎮化發展導向下廣州2020城鎮化發展戰略研究》、《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研究》等28項重大課題研究,為我市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率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堅持統籌協調、項目帶動。加大經濟形勢分析力度,定期組織召開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和企業調研座談會,每月向市委常委會匯報經濟運行形勢,推動全市上下形成全力以赴完成年度指標和重點工作的強大合力。狠抓重大投資項目落地和建設進度,282個重大項目完成投資超1205億元,超額完成年度計畫任務,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454億元,增長18.5%。
——堅持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制定印發《關於2013年廣州市深化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年度改革任務;制定《“村改居”管理體制改革方案》,提出“村改居”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任務和年度工作計畫。制定《關於加強我市人口調控和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1+3”政策檔案,完善人口綜合調控管理體系。制定實施《廣州市建設工程項目最佳化審批流程立項階段並聯審批實施細則》,將立項審批時限縮短60%以上。積極推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國家低碳城市試點、省社會信用體系試點等改革試點工作。
——堅持產業優先、科學管理。統籌安排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資金40億,帶動社會資本超200億元,集中支持廣州超級計算中心等重大創新能力項目和重大產業化項目建設。牽頭組建廣州產業投資基金公司,安排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基金8億元,爭取國家出資5000萬元參股設立廣州越秀生物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撬動民營資本參與主導產業培育。爭取中信銀行300億元授信,加強與建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戰略合作,改善產業融資環境。
——堅持服務民生、均衡發展。牽頭制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工作實施方案(2013-2016年)》、《2013年推進城鄉一體工程工作要點》和《廣州職業教育改革提升及廣州教育城入駐學校組團建設方案》,出台《關於辦好2013年我市十件民生實事的工作意見》,安排市統籌資金27億元,加快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民生領域項目建設,保障民生福祉持續改善。
——堅持上下聯動、爭取支持。成功推動南沙新區部際協調機制組建方案獲國務院批覆;爭取我市入圍國家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套用試點城市、國家首批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城市、國家第三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試點城市、中歐城鎮化夥伴關係合作示範城市、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爭取從化明珠工業園列入國家首批分散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示範區、廣州開發區列入中國-以色列高技術產業合作重點區域,爭取11個市服務業集聚區入圍第二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全年共爭取64個項目獲國家和省資金支持約3.8億元,獲批項目17個;爭取國家批准3個企業發債119億人民幣。
一、著眼長遠,精心謀劃科學發展
(一)做好規劃編制實施,為可持續發展定位導航
圓滿完成《珠三角規劃綱要》“四年大發展”目標任務,以總分第一的成績通過省考核驗收,成為珠三角九市中唯一連續四年榮獲優秀的城市,編制完成《廣州市實施<珠三角規劃綱要>實現“九年大跨越”工作方案》。有序推進南沙新區規劃政策落地,研究制定《廣州市貫徹落實南沙新區規劃2013-2016年建設方案》。牽頭制定《“三規合一”運行管理實施方案》,完成未來5年近3000個項目的綜合審查和排序,進一步強化發展規劃和投資管理。牽頭推進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新型有軌電車線網等規劃編制。
(二)深化重大問題研究,為新型城市化建言獻策
研究制定《廣州市率先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總體方案》,提出率先實現小康社會指標體系。牽頭起草《廣州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總體方案》,積極申報廣州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完成《廣州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研究》,引領廣州提升國家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地位。完成《我市城鄉統籌發展背景下北部山區鎮經濟發展研究》、《發展服務業新業態 促進服務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等多篇調研報告,其中10多篇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
(三)加強經濟形勢分析,確保實現發展目標
加強經濟形勢分析和運行監測預測,開展經濟成長與用電相關性分析,加強與天津等國內大城市的比較分析,完善委領導對口聯繫區縣制度,堅持每月向市委報告經濟運行形勢,每季度牽頭召開全市經濟形勢分析會,及時發現經濟運行中的問題,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確保實現預定目標。
二、狠抓項目,推動實現投資倍增
(一)注重謀劃推介,做好項目儲備
牽頭承辦“新廣州·新商機”2013年重大項目投資推介會,簽約項目132個,總投資超4620億元,推介項目50個,總投資約3269億元;摸查梳理我市2014-2016年全口徑固定資產投資項目2622個,總投資約3.5萬億, 為我市投資可持續增長做好項目儲備和管理。積極謀劃推進萬達國際旅遊文化城、阿里巴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基地、國際航空展貿中心、新華08、摩天555等一批重大優質項目落戶我市。
(二)緊盯重大項目,推進建設進度
整合形成282個年度重大投資項目,制定市領導對口聯繫項目分工方案,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審批、規劃、征地、資金等問題。研究制定《廣州市重點項目服務工作實施方案》,為23個重大項目提供政策指引、協調推進、審批代辦等全方位服務。定期組織重大項目開工動員會,促成一批投資額大、帶動力強的項目進入建設快車道,全市新開工項目達197個;動態監測跟蹤督辦項目建設進度,每月向市委、市政府報告重點項目進展情況。282個重大投資項目完成投資1205億元,完成年度計畫105.3%,其中33個項目完成投資超10億元,166個項目投資完成率達到或超過100%。
(三)強化投資管理,提升投資效益
研究制定《廣州市未來四年固定資產投資倍增計畫實施方案(2013-2016年)》,提出審批提速、融資拓展、項目促進、行業保增等八大行動計畫。制定實施全市投資指標分解方案,及時跟進投資完成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問題。制定實施《政府投資項目諮詢評估工作指南》,強化控制投資概算的能力和手段,規範政府投資項目諮詢評估工作。建立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完善政府投資項目庫,實行市統籌投資項目進度節點管理,調整最佳化投資結構,提升投資效益。
(四)最佳化投資結構,鼓勵引導民間投資
制定實施《關於進一步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加快發展的意見》《廣州市政府投資基礎設施項目BT管理暫行辦法》、《面向民間投資開放公共項目融資顧問制度工作細則》、《面向民間投資開放總體工作方案》等政策檔案,梳理擬向民資開放項目,牽頭舉辦廣州市面向民資開放推介會;在全省率先核准白雲山風景區滑索開發項目競爭性配置招標方案。
三、把握重點,統籌推進“三個重大突破”
(一)推進戰略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
制定實施《加快推進全市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2013-2016年)》和項目推進計畫,啟動第二機場和南沙新區商務機場、廣州火車站改造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國家、省批覆機場、軌道交通、公路等領域16個重大項目,涉及總投資超1000億元;推動廣清城際等4個城際軌道交通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市內13條軌道交通項目建設進度,其中6號線首期已開通運營。研究制定《2013-2016年廣州市軌道交通資金籌集總體實施方案》,積極籌措資金,保障全市軌道交通建設資金需求。出台《廣州市推進軌道交通沿線土地儲備工作實施細則》,保障軌道交通項目土地供應。積極推進廣州第四、六資源熱力電廠等一批垃圾處理項目前期工作。大力推進珠江電廠百萬千瓦機組、中新知識城分散式能源站等能源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啟動推進天然氣利用四期工程,進一步增強我市能源保障能力。
(二)推進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運用40億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資金集中支持一批具有發展前景的重大產業項目。組織16個重點企業和16個重點項目申請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試點,成功爭取我市25個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計畫,獲扶持資金1.06億元。加快新能源汽車研發與產業化步伐,制訂《廣州市支持自主品牌新能源商用車本地化發展工作方案》,協調推進比亞迪新能源客車基地落戶我市,爭取花都區列入省第二批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策劃培育包括工業機器人、汽車裝備自動化生產線、綠色電網裝備等一批智慧型製造裝備領域項目,全年共安排14個高端製造示範工程項4000萬元資金,為14家企業爭取國家工業專項資金5235萬元。大力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爭取4個項目獲國家1.272億元支持。
進一步強化優勢產業地位,大力推進廣本、廣豐、東風日產三大汽車增產擴能項目,重點推進番禺南車新型有軌電車、廣州電力機車220噸電動輪自卸車產業化項目等重大裝備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傳統服務業改造升級,加快推進省級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已建成千億級和百億級服務業集聚區各2個,成功推薦11個市服務業集聚區成為第二批省級服務業集聚區。
(三)推進戰略性發展平台建設,打造集聚發展載體
紮實推進 “2+3+9” 重大發展平台建設,推動14個重大平台全面完成2013-2016年建設方案,落實責任主體、重點項目、扶持政策。形成《關於統籌推進2+3+9平台主導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平台主導產業錯位、創新和協調發展。完成《廣州南站地區功能區定位及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推動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白雲綜合服務功能區納入市級戰略性發展平台。加快推進平台土地收儲出讓,創新土地運作模式。
四、聚焦產業,著力最佳化發展環境
(一)明晰發展路徑
制定《廣州市加快推進十大重點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3—2016年)》,明確汽車、精細化工、重大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十大重點產業發展領域、工作任務、發展路徑和政策措施。牽頭完成《廣州市軌道交通產業化研究報告》、《工業機器人產業報告》等7份產業發展報告,推動我市裝備製造業向“高精新”轉型。研究制定《關於促進廣州市服務業新業態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10大新業態重點發展領域和扶持措施。
(二)最佳化政策環境
印發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工程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組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示範工程專項2.26億元,支持產業項目76個。印發實施《廣州市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安排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5120萬元,培育支持發展前景好、公共服務性強的項目19個。組織成立廣州市總部經濟協會,修訂完善我市總部經濟政策,推動落實總部企業優惠政策,牽頭組織認定總部企業276家,獎勵補貼獎金2.46億元。印發實施新版《廣州市產業用地指南》,為開展產業項目規劃立項、選址落地提供依據。
(三)創新投融資模式
牽頭組建廣州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基金),推動設立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基金。全面推進廣州基金和科風投基金公司整合工作,爭取國家出資5000萬元參股設立廣州越秀生物產業創業投資基金,撬動民營資本參與主導產業培育。加大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力度,爭取中信銀行300億元授信支持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先後與建行、中信等多家金融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定,為我市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五、加強合作,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一)加快推進與周邊城市合作
積極推進廣佛同城化和廣佛肇經濟圈建設,印發實施年度重點工作計畫,廣佛環線、廣佛肇城際軌道、廣佛肇高速公路等31項同城化重點項目和22項經濟圈重點項目進展順利。推進廣佛肇(懷集)經濟合作區建設,建設方案和發展總體規劃已由三市政府聯合上報省政府審批。加強與周邊城市在功能定位、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戰略平台建設等方面合作。積極開展我市與佛山、清遠、中山、東莞、惠州、肇慶6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對接,梳理跨區域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制訂工作計畫及任務分工,研究提出協調推進機制。
(二)加大跨省區域合作力度
牽頭開展京廣、南廣、貴廣高鐵沿線省會城市的合作調研,完成《關於推進廣州與京廣高鐵沿線省會城市合作發展的調研報告》,積極與沿線的鄭州、武漢、長沙、南寧等市對接戰略框架協定,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完成《廣州市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規劃建設研究》,參與編寫《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廣東、廣西建議稿)》,探索發揮珠三角龍頭作用和東西部優勢互補的區域合作新模式。
(三)大力推進對口援建工作
編制對口援建新疆疏附縣年度工作計畫,組織實施民生、基礎、產業、人才、融合、保障等6大援建工程,重點推進疏附廣州新城建設,32項年度計畫工作進展順利,20個援建項目全面開工,完成年度投資計畫100 %。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喀什·廣州商品交易會,牽頭組織市黨政代表團和8批市考察組赴疏附考察,推進兩地工作對接和互訪交流。全面啟動對口幫扶梅州市、清遠市工作,成立以市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組織領導機構,開展先期調研,組織工作對接,編制對口幫扶總體方案和年度工作計畫。
六、深化改革,激發發展新活力
(一)統籌協調全市改革工作
整體謀劃全市改革工作,制定《關於2013年廣州市深化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明確年度工作要點;研究提出《廣州市委深入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實施意見》中的經濟體制改革舉措;推進行業協會承接政府職能改革試點,牽頭制定行業協會商會改革方案,促進行業協會聯盟發展。成立廣州市公共資源交易工作委員會,全面推進公共資源交易體制改革。
(二)加快推進投資體制改革
制定實施《廣州市建設工程項目立項階段並聯審批實施細則》和辦事指南,最佳化商品房屋備案審批流程,大幅縮減審批時限。研究提出《廣州市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構建審批時限短、服務效率高、監督管理強的新型企業投資管理機制。有序推進城建投融資體制改革,牽頭制定《市水投集團深化改革工作方案》,按時完成水投集團退出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工作任務。
(三)著力深化社會領域改革
制定《“村改居”管理體制改革方案》,促進實現“村改居”社區城區化、“農轉居”人員市民化。制定《廣州職業教育改革提升及廣州教育城入駐學校組團建設方案》,提出我市職業教育改革方案。制定實施《2013年市醫改工作要點》等23項醫改工作方案,重點推進從化、增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醫改試點,率先在全省取消藥品加成;研究出台我市平價醫療實施細則等政策檔案,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運行新機制。
(四)突出抓好各項改革試點
印發實施《關於2013年廣州市開展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的實施意見》,認真開展中期評估檢查並獲國家和省充分肯定;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試點,牽頭編制《廣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套用實施方案(2013-2015年)》,成功入圍國家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套用試點城市。成功爭取我市入圍國家第三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城市。完善廣州市低碳城市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加快推進低碳社區建設。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編制完成《廣州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2013-2020年)》,番禺節能科技園、廣州民間金融街等試點成效明顯。
七、統籌民生,全面推進幸福廣州建設
(一)傾力打造城鄉一體新格局
研究制定《2013年推進城鄉一體工程工作要點》,系統提出廣州城鄉一體發展的目標、思路。積極推進從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協調指導從化市山區縣綜合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並在全省統一考核中名列前茅。大力支持農林水利建設,全年為183個項目安排資金計畫5.94億元,爭取6個涉農項目獲中央和省資金支持1280萬元;加快推進農業重點項目建設,增城德勝養豬等菜籃子項目建成投產,全國亞熱帶種牛繁殖基地落戶廣州風行牛奶,花都湖一期等19項生態景觀項目順利竣工。圓滿完成1247公里村道建設任務,啟動北部山區1000公里村道安全防護體系建設,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二)力促教育文化事業均衡發展
統籌安排區地方教育附加15.27億元和市配套費1億元,支持110個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聯合制定《關於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免學費政策範圍進一步完善國家助學金制度實施意見》,加大對農村學生、涉農專業等學生的扶持力度。加快推進教育、文化、醫療衛生、就業、社保、殘聯等多項民生工程建設,“一園四館”、廣州教育城、福山公墓、殘疾人就業基地等27個重點項目圓滿完成年度建設目標。成功爭取廣州大學聾人高等教育基礎設施項目獲國家5000萬元支持。
(三)加大糧食安全保障力度
組織糧食安全考核,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制訂《廣州市糧食倉儲設施升級改造方案》,加強糧食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推進市糧食儲備加工中心建設;糧油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獲“廣東廣州國家糧食檢驗中心”授牌認證。修訂完善廣州市糧食應急預案,新增應急供應和加工企業54家。堅持開展重大節假日前的聯合執法檢查,確保糧食流通安全有序。切實做好市本級儲備糧輪換和儲備糧油監督檢查,完成30萬噸年度輪換任務,檢查糧食136萬噸、食用油2.8萬噸;研究測算年度糧食供求數量和需求品種結構,進一步拓寬糧食流通統計覆蓋面。
(四)有序推進社會保障工作
制定《關於加強我市人口調控和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1+3”政策檔案,完善人口綜合調控管理體系。制定實施《廣州市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重點工作實施方案(2013-2016年)》、統籌辦好2013年十件民生實事。深化社會保障趨勢分析模型研究,促進多項惠及民生的社會保險新政策出台實施。參與創新完善社會保障體系“1+4”工作方案,提出了69項具體任務和對策;及時跟蹤分析城鎮登記失業率和新增就業崗位等巨觀調控指標,會同人社局採取加大財政投入、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等措施促進就業,力保就業形勢平穩。
(五)強化低碳環保發展
突出用能約束,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機制,協調推進捷運8號、13號、14號、21號線等一批重大項目通過國家節能評估審查。強化節能監察,完成92家大型用能單位的節能監察任務。加強對全市354家重點用能單位的監督管理,提高節能目標預警預測能力。加快清潔能源推廣利用,編制實施《廣州市天然氣(LNG)加氣站》發展規劃,累計建成LNG汽車加氣站11座,投入運營7座;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套用,牽頭編制《廣州市太陽能分散式發電發展規劃(2013-2020)》,積極推動燃煤電廠“趨零排放”改造,助力低碳廣州建設和綠色可持續發展。
八、固本強基,力促機關作風建設上水平
深入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織開展學習交流、主題演講等學習教育活動,召集廣汽集團等11家大型骨幹企業、邀請部分“兩代表一委員”召開座談會,聽取社會各界和幹部職工的意見建議135條;建立整改台賬,新建或完善涉及重大事項決策、項目服務、投資體制等工作制度35項。加強機關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開展中心組學習和讀書講壇、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交流研討會等20次,積極開展機關黨支部與區縣、社區、村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以重大項目決策、重要投資項目和大額資金安排使用為重點,加強對財政資金的使用監管。制定《整治庸懶散奢改進工作作風實施方案》,全面整治庸懶散奢現象,提升機關效能。加強服務型機關建設。嚴把公文質量,創新管理手段,提高機關辦文辦事效率。認真做好市委、市政府10餘類400餘項督辦工作,及時反饋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積極開展並聯審批工作,全年共辦理審批和服務事項1145件,增長190%,提供諮詢5100多人次,增長40%,服務滿意率和按時辦結率均為100%。
市發展改革委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市委十屆五次全會精神,進一步堅定信心、解放思想,統籌規劃、重點突破,統籌抓好重大改革、重大規劃、重大平台、重點產業、重大項目,增創改革新優勢,搶占發展制高點,努力開拓發展改革工作新格局。
一、堅持創新發展,實現深化改革新突破
一是統籌推進全市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研究制定我市經濟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年度工作重點,統籌推進經濟體制領域重大改革。制定“村改居”綜合改革年度工作計畫,促使“農轉居”人員養老保險、土地房屋確權和集體資產變更登記等取得實質性進展;深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大城市人口管理、收入分配、社會管理創新等領域研究,提出相關改革建議;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簡審批事項,最佳化審批流程,實施規範管理。二是統籌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建立負面清單管理方式,統一市場準入制度;加快推進基礎設施領域投融資體制和運營機制改革,研究制定競爭性配置公共資源政策檔案和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改革方案,鼓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參與城市基礎設施、主導產業、發展平台建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參與研究制訂廣州市政府投資管理條例實施辦法。三是統籌推進改革試點。完善《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爭取國家將我市列入全國特大城市開展新型城鎮化的綜合試點並給予相關政策支持。擴大低碳社區試點和碳排放權交易範圍,積極申報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深入推進服務業綜合改革、新能源汽車套用推廣、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城市、創新型城市等各項改革試點,激發我市經濟持續發展活力。
二、堅持轉型發展,增創產業競爭新優勢
研究制定《關於進一步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搶占經濟制高點的指導意見》,聚焦發展10大重點產業、10大服務業新業態,從政策支持、項目建設、服務最佳化等方面,著力推動形成高端產業集群,增強總部經濟集聚力,搶占產業轉型升級制高點。一是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組織召開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大會,著力推進35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基地建設,最佳化重大項目布局,培育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修訂《廣州市戰略性主導產業資金管理辦法》,制定年度資金計畫,創新資金扶持方式;繼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引導基金設立和管理,圍繞到2016年新增400萬平方米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目標,強化重點區域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和跟蹤管理;積極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深化中古生物醫藥領域和中以高技術產業合作。二是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組織開展總部企業認定和獎勵工作,重點培育一批企業進入中國企業500強和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加快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產權交易平台、檢驗檢測認證平台、商務服務平台等一批功能性發展平台,推進21個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打造若干千億級、百億級產業集群。三是大力扶持培育新業態發展。研究制定廣州服務業新業態企業認定辦法等配套政策和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相關措施,推進醫療、養老、保健等新業態發展。積極謀劃廣州海洋經濟發展,研究制定海洋經濟發展工作意見。四是推動製造業高端化發展。著力推動汽車產業多元化、品牌化發展,積極發展自主品牌和引進歐美等品牌整車企業;落實新一輪新能源汽車試點年度推廣任務,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快發展精細化工產業,推動石化產業向下游延伸,重點打造黃埔和蘿崗兩個化工產業基地;培育壯大軌道交通產業規模和競爭力,加快南車番禺軌道交通裝備項目、花都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配套設施建設,重點扶持工業機器人、航空裝備製造等高端製造業,提升壯大裝備產業發展。
三、堅持加快發展,落實投資倍增新目標
以全市重大投資項目為抓手,加強項目前期謀劃,加快在建項目推進,強化服務管理和協調督辦,落實投資倍增計畫,促進廣州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是著力落實發展目標。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做好珠三角巡迴檢查講評會籌備和規劃綱要年度評估。科學編制廣州市2014年經濟社會發展計畫,提出加快發展促轉型的年度工作措施;分解細化經濟成長指標,完善經濟監測網路,加強經濟形勢分析,落實增長目標責任;組織籌劃好3.28重大項目投資推介會、“三個重大突破”和“2+3+11”重大平台現場會,促進年度投資增長。二是狠抓重大項目建設。統籌推進市100項重大工程建設,以“雙港雙快”(空港、海港、快速軌道交通、高快速路)為龍頭,加快推進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建設,突出抓好2012-2018年捷運新線、城際軌道、貴廣南廣高鐵、南沙港鐵路、機場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三大整車企業產能擴建項目、樂金顯示第8.5代項目等一批在建和新開工重大工業產業項目建設,確保完成2014年重點項目投資計畫。三是加快推進重大平台建設。研究制定“2+3+11”平台2014年工作要點,推動完成年度平台建設方案,加快推進平台核心區、起步區開工建設,建立平台分類評價體系,健全完善平台政策體系。積極藉助南沙新區部際聯席會議,協調推動相關政策落實實施。四是繼續引導和鼓勵民間投資。推進落實面向民資開放政策,定期推出一批市政交通、醫療衛生、教育培訓等領域項目向民間資本開放,多渠道籌措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促進民間投資增長。
四、堅持惠民發展,爭上民生建設新台階
統籌推進社會民生事業發展,制定下達2014年市統籌區教育附加和市配套費補助教育項目固定投資計畫,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完善廣州市職業教育改革提升方案,支持職業教育提升發展;實施“1+3”人口調控管理新政,完善人口調控管理;加強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研究制定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相關政策;加強促進就業相關研究,在就業引導與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雙轉移”戰略有機結合方面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抓好2014年十件民生實事落實,加快推進社會民生重大項目建設。推進實施城鄉一體工程,力爭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促進農民增收、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小城鎮試點、示範區建設方面有新突破。著力生態環境和宜居城市建設,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落實,加快推動燃煤電廠“趨零排放”改造;全面實施天然氣(LNG)加氣站發展規劃,制定出台全市分散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發展規劃,全力推進黃埔電廠熱電聯產等重點項目和從化明珠工業園分散式光伏發電等示範項目建設。
五、堅持協同發展,開創區域合作新局面
研究推進我市參與全國、全省“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工作,加強與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修改完善我市小康社會建設一攬子工作方案,指導、銜接區(縣級市)制定小康社會建設工作方案;以經濟合作區、產業園區建設和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對接為重點,協調推進廣佛肇經濟圈以及與東莞、清遠等周邊城市一體化發展;拓展高鐵沿線城市經濟合作,銜接落實與沿線省會城市的戰略框架協定。落實對口支援疏附縣重大決策部署,牽頭做好梅州、清遠幫扶工作,制定對口幫扶政策措施,落實幫扶資金,完善聯合招商引資和全面合作交流機制。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