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川書跋

廣川書跋

《廣川書跋》共10卷,前4卷記述周、秦鐘鼎器、權量銘文及《詛楚文》、《嶧山銘》等石刻文字,共75種,皆詳加考辨;第5卷記漢代金石銘文及石刻,共27種;第 6卷記魏、晉、南北朝至隋代碑帖38種,其中多數為锺繇皇象王羲之王獻之智永等名家作品,北魏只收1種,隋碑 2種;第7、8、9卷為唐代書法家的碑帖,共74種,其中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顏真卿柳公權、張旭、懷素諸名家書法,多有收入;第10卷為五代至北宋書法家的作品,共13種。

基本介紹

  • 書名:《廣川書跋》
  • 作者:董逌
  • 類別:金石碑帖
  • 價值:較高的史料價值
作者簡介,書籍簡介,版本,

作者簡介

董逌(生卒年不詳),字彥遠,東平(今山東東平)人。精金石書畫之鑑賞,為世人所推重。政和中官徽猷閣侍制,題曰廣川。著有《廣川藏書志》、《廣川詩故》、《廣川書跋》及《廣川畫跋》等。

書籍簡介

中國南宋碑帖考釋論著,董逌撰此書和其所著《廣川畫跋》均為世重。據其後人董孤序雲,董生而穎悟,刻苦務學,博極群書,對書中所述材料,除自藏者外,曾多方求訪,石刻則傳拓墨本。至其辨真偽、訂源流、求旁證,都相當嚴謹。由於此書成書時間較早,記述比較豐富,論述亦多精當,尤其其中不少作品現已不存於世,故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廣川書跋》為作者注錄金石碑帖文字及簡述鑑賞心得之作。其中卷一、卷二、卷三跋《父乙尊彝》、《雄敦》等周代以前銅器銘文六十五則;卷四跋《秦公敦銘》、《詛楚文》等秦代銘刻十則;卷五跋《古槍銘》、《谷口銅莆銘》等漢代石刻二十七則;卷六跋《鐘繇賀表》、《皇象隸字》等魏晉至陳書跡三十八則;卷七、卷八、卷九、卷十跋《砥柱銘》、《醴泉銘》及《魯直作烏絲欄書》等唐宋書跡八十六則,共二百二十六則。
此書舉凡鐘鼎彝器之考辨、石刻碑帖文字之訂證,書家書體之流變,莫不兼而備之。而最富特色的乃是作者對書法源流和風格的點評。如跋《懷素七帖》云:“書法相傳至張顛後,則魯公得盡於楷,懷素得盡於草……旭於草字則度絕繩墨,懷素則謹於法度。”其評價公允且富有書法美學的哲理;又如跋《歐陽通別帖》云:“筆力勁險盡得家風,但微失豐濃。故有愧其父,至於驚奇跳駿,不避危險則殆無異也。”於比較之中究本鉤源,且道出了各自的特色,頗得書法要領。其次,對前代遺物之考辨亦刻意精求,如跋《虎彝》篇云:“伯時《虎彝》則異《父乙尊》為虎以飾耳,非虞氏制也;昔周人追享朝享裸用《虎彝》、《雌彝》自為二器,蓋周所制也。”所判充分體現了作者“刻苦務學,博極群書,討 衛究詳閱,必探本源”的治學精神。
書首有其子董莽於南宋紹興二十七年丁丑(1157年)的題記,稱乃父“或涉同異,事出疑似者,必旁證他書,使昭然易見;探古人用意之精,巧偽不能惑;察良工之所能,臨摹蓐不能亂。”但其據《左傳》成王有岐陽之蒐, 序定《石鼓》為成王所作,恐未必確當。又如 法以紀為裂矯之國,不知其是卿非侯;以“窗中列遠岫”為謝靈運之詩,而不知其為謝胱,則亦有失疏舛。然總體則古今鮮明,涉筆廣博,自成一家體例。

版本

原作當時未有刊行,僅“藏諸家廟,別 ,錄以示子孫”。《讀書志》、《書錄解題》、《通志》、《宋志》俱不載,蕉氏《經藉志》始載 珙之。傳世的有《四庫全書》本、《津逮秘書》本、《學津討源》本、《叢書集成》本、《書苑》本、八千卷樓鈔本、《槐廬叢書》本、《行素草堂金石叢書》本和《適園叢書》本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