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理工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工程技術中心

廈門現代物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在我院原有的物流工程與管理實驗窒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專業研究機構。研究中心由學術界製造業物流業以及商業企業等業界人士聯合組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理工學院現代物流管理工程技術中心
  • 投資:160萬元
  • 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
  • 科研工作人員:38人
簡介,主要任務,研究方向之一:港口供應鏈管理,研究方向之二:港口物流信息系統,研究方向之三:物流系統設計與最佳化,

簡介

旨在立足廈門, 面向海峽兩岸經濟區,服務地方經濟,促進學術界與物流業界加強學術交流,在物流工程與管理等領域開展研究合作,提供理論、方法技術以及軟體系統支持和套用示範,以及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專業諮詢和解決方案。
研究中心已投資160萬元,從2006年9月起至2009年9月止分三年進行建設。研究中心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科研工作人員38人,主要圍繞供應鏈管理物流信息系統開發以及物流系統最佳化等研發方向的重大課題等展開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

主要任務

第一、進行區域物流規劃項目研究,提出物流管理新的理念、技術與策略,為提高廈門市物流產業組織的運營效率和增強競爭力提供指導。
第二、聚集的一批高層次教師隊伍和科研團隊,開展政策規劃研究,為政府決策出謀劃策。
第三、以開闊的視野和產學研背景,致力於現代物流業的模式創新、技術研發、規則制訂等工作。承接國際現代服務業轉移,突出港口物流特色,提升城市社會經濟綜合競爭力。第四、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合作,尤其是發揮廈門的對台區位優勢,加強與台灣現代物流業界的交流與合作。 通過舉辦高級論壇、座談會、研討會等活動,參加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如美國物流協會、歐洲物流協會、中國物流學會,並充分利用中心網站、中心通訊等媒介,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推動物流工程與管理領域的學術研究以及產業套用的不斷深入。
第五、開展物流工程與管理教育與培訓、物流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培養學術研究及產業實踐方面的專門人才,解決廈門市物流業發展的人才瓶頸,探求高校教育科研與企業管理實踐相結合的道路。以研究中心為平台,狠抓學科建設,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第六、為廈門市的物流企業提供業務諮詢,物流系統開發和最佳化以及一攬子解決方案,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廈門市現代物流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的技術路線與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之一:港口供應鏈管理

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是一種集成化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意義在於使企業充分了解客戶及市場需求,與供應商及其他合作夥伴在經營上保持步調一致,實現資源共享與集成,協調支持供應鏈所有企業的協同運作,從而取得整體最優的績效水平,達到提高供應鏈整體競爭力的目的。
針對研發中心的建設,我們在供應鏈一體化教學平台的基礎上搭建相關軟體來共享資料庫,實現多環節多情況的模擬與操作。運用最先進的物流技術如BARCODE技術、GIS技術、GPS技術、EDI技術,融合最先進的管理思想如ERP思想、SCM管理思想、CRM管理思想、VMI思想,提供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比如,碼頭泊位布局設計與最佳化、貨櫃堆場設計與最佳化、港口物流園區設計與最佳化、港口物流生產系統能力設計與最佳化等。

研究方向之二:港口物流信息系統

重點是:通過基地建設,與台灣、香港方面的物流機構、企業及相關產業群體開展電子商務物流項目合作,為兩岸三地電子商務行業發展搭建無縫化物流渠道與平台,以支持兩岸三地經貿往來。
依託中心的物流與電子商務技術力量,構建廈門口岸信息平台,提升廈門口岸物流信息化作業水平,加快貨物通關速度,盤活廈門作為海西物流樞紐中心的中轉節點功能。同時開展港航物流智慧型化信息系統研究,促進廈門港口物流的智慧型化建設水平。

研究方向之三:物流系統設計與最佳化

在供應鏈一體化研究和物流信息系統研究基礎上,基於系統最佳化理論,將經濟學、管理學、交通運輸、系統工程等有關理論運用於物流供應鏈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實現物流系統的最最佳化。例如通過開展基於GIS技術的企業物流系統最佳化,增強企業物流作業的智慧型化程度,為企業進行車輛路線選擇、最短路徑選擇、物流網路節點布局、物流設施定位布置等提供智慧型化決策支持服務。
研究方向
研究內容
相關技術
港口供應鏈
1、廈門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構建的研究
2、保稅物流園區研究
3、海滄保稅港發展研究
4、中國港口群的物流競爭與合作
5、兩岸港口物流對接研究
6、港口物流作業流程最佳化
1、供應鏈管理系統
2、WMS 5、商務管理系統
3、運輸管理系統 6、採購管理系統
4、配送管理系統 7、商業分銷物流管理系統
港口物流信息系統
1、RFID技術在物流行業的套用及開發
2、廈門口岸信息平台建設
3、港航物流智慧型化信息系統研究
1.ERP
2.GPS/GIS監控調度系統
3.自動導航小車(AGV)及其控制系統
4.電子標籤揀貨系統
物流系統設計與最佳化
1、六個行政區的物流產業發展規劃
2、兩岸三地物流合作
3、台商投資區的物流規劃
4、金融危機背景下的廈門物流業發展策略
5、基於GIS技術的企業物流系統最佳化
6、廈門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研究
1、RFID
2、 供應鏈最佳化技術
3、 物流仿真技術
3、中心的組織結構與運行管理
是依託廈門理工學院,人事自主,經濟獨立核算,獨立帳戶的現代工程中心,具有事業單位法人地位。
(1)組織管理
研究中心設定管理委員會,分別由廈門理工學院及相關企業人員組成,各協作單位委派一名委員, 管理委員會主任由王斌義擔任。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以項目組為單位,研究課題實行項目組組長負責制;涉及校企合作的研發項目將共同申請科研課題和科研經費,研究成果由相關各方共同分享。
實行管理委員會下的主任負責制。 “中心”下設研究室,各研究室由本中心主任領導下開展工作,基層研究室實行首席專家責任制。
(1)
實行開放、流動的機制,其人員由固定人員和流動人員構成。所有人員原則上公開招聘。
“中心” 實施聘任制,享有用人自主權。
“中心” 實行工資總額與效益掛鈎,自主分配。其人員獎金,根據工程化研究開發效益,按一定比例提成。對做出重大貢獻、創造明顯效益者,給予重獎。
“中心”
實行對外開放,廣泛聘請國內外專家參加中心的研究開發和技術管理工作。應聘客座人員在“中心”工作期間,享受與其正式人員同等的待遇,為其提供較優厚的生活條件等。
2.運行機制建設
建立產權明晰、職責明確,制度創新,符合科技發展規律和市場管理規律的高效靈活的科技企業運行機制。
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資體系,引導國內外投資機構及其它社會資本對中心的科技及產業化投入
鼓勵科技人員以技術入股、資金入股的形式進入中心的科技平台,與相關領域的國內外優勢單位,建立以股權為紐帶形成的戰略聯盟,構築研發、中試及產業化全過程的風險和利益共同體。
4、中心的人才隊伍建設狀況
主要負責人是在物流管理問題研究方面具有深厚功底的,出版多部專著,發表30多篇學術論文。主要的研究人員包括來自國內外在本領域研究有一定影響力的理論研究學者,以及在政府物流管理部門、國內外的公司企業中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第一線實踐工作專家。人員的配置安排上可以保證研究中心的研究開發能力具有一個高起點,在目前國內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還相對不足的背景下,我們基本做到使研究水平達到本領域的前沿,逐步縮小與國際研究水平的差距。
2)人員配備
三年內,“中心”將配備60 人,其中校內專職人員40人,流動人員(校外兼職與臨時聘用人員)20人。

固定人員
流動人員(客座)






合計
高級
中級
初級
合計
高級
中級
初級

工程技術研究人員
32
22
10


10


工程技術設計人員


2





管理人員

3






技術工人
1







合 計
36
16






5、中心的裝備水平和設備配置情況
廈門市工程集約平台——現代物流工程研發中心總投資800萬,分三年投入,平均投入192萬元/年。工程研發中心為學生進行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和創新性實驗研發提供軟硬體基礎及操作平台。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投入50萬進行設備更新。
6、中心的研究開發能力、水平和成果
中心科研工作始終立足於福建省和廈門市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強調科研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著重開展套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加強政、產、學、研結合,重視與國內外知名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的合作辦學。
近年來,我中心專業教師擁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理論創新能力,已在權威和核心等各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並獲得二十餘項科研成果。
7、中心的對外開放程度
已經與日本、加拿大、香港等物流已開發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係,與國內外著名的物流企業、製造企業和IT企業進行密切的業務往來,合作夥伴包括:香港理工大學、海滄投資集團公司、金蝶軟體公司、中國廈門外輪代理公司、廈門市港務集團公司等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