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廈門大學生物學系成立於1922年。悠久的歷史造就了優良的教風和學風。教師素有愛崗敬業、嚴謹治學、重視教學科研結合的優良傳統,已培養出伍獻文、唐仲璋、曾呈奎、陳宜瑜、唐崇惕、肖培根、林鵬等院士和汪德耀等等老一輩科學家,許多學者在在海內外享有盛譽。1994年生物學系成立基礎教學實驗室,1999年生物學基礎教學實驗室通過福建省教育廳的合格評估。2000年,生命科學學院進行管理體制改革,成立學院實驗教學部和理論教學部。2001年實驗教學部升格為校院兩級管理的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 成立於:1922年
  • 高級實驗師:2名
  • 實驗師:10名
發展歷程,隊伍綜述,教學情況,教學效果,主要成果,

發展歷程

2001年,廈門大學聘請國內專家進行生命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的論證,按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的標準進行管理體制改革,實驗室硬體建設,教學課程體系和實驗內容的改革。
“中心”承擔生命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醫學院、海洋與環境科學學院、以及全校文理工科學生選修課“生命科學導論實驗”的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工作。
經過多年的改革與建設,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已達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要求。2003年4月,“中心”承辦“全國理科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實驗教學改革研討會”。2005年“中心”完成的“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項目先後獲得福建省教學成果特等獎和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005年9月在教育部組織的全國實驗中心主任高級培訓班進行實驗教學成果介紹。

隊伍綜述

1.隊伍建設(學校實驗教學隊伍建設規劃及相關政策措施等)
學校十分重視實驗教學隊伍建設,制定了短、中、長期學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短期規劃主要內容是保證校內各學院師資隊伍的穩定性和消除學院間隊伍水平差異,推廣先進院系的經驗;中長期規劃是改善和提高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教師的素質,與國內、外知名大學接軌,現已完成短、中期規劃,實施長期規劃。
為保證規劃的實施,學校和學院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教授必須承擔本科生課程,出國進修,國內學習交流,外聘,引進人員,聘任考核,獎懲等政策措施*;學院相應出台了關於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保證教學工作的若干規定,教學工作成績考核評估體系等一系列檔案,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
五年來,學院為落實實驗教學隊伍建設規劃,先後派出兩位具有博士學歷的副教授出國培訓,充實實驗教學隊伍,先後派出7位教師參加國內分子生物學實驗培訓班,細胞生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研討班,生命科學導論實驗研討班學習,最近還派遣一名工程人員參加生物信息與處理培訓班學習。這些學習,為該院開出高水平的實驗項目提供了師資隊伍保證。
2.實驗教學中心隊伍結構狀況(隊伍組成模式,培養培訓最佳化情況等)
1)隊伍基本情況及組成模式現中心成員45人,其中院領導1人,中心主任1人,副主任2人;教師30人,工程技術人員14人。中心主任由學校聘任。
中心主任學術水平高,學教科研實踐經驗豐富,熱愛實驗教學,管理能力強。
教師由中心統一聘任,現有教師30名,其中專職8名,兼職22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講師10人;博士畢業24人,占80%;碩士畢業1人,大學6人;50歲以上4人,40-49歲6人,40歲以下20人占66.7%。本科或碩士、博士畢業於外校的占50%。他們都承擔了相應的理論課教學和五十多項國家省部級科研任務(總經費達1000萬元),是一支梯隊結構合理,與理論教學互通,相3-3),實驗教學水平"> 2000年學院成立實驗教學中心,在全校率先採取競爭上崗擇優錄用,設立競爭崗位職責,從競爭報名的18人中,擇優錄用10位工程技術人員。以後按學校規定每年向社會公開招聘。現有工程技術人員14名,其中高級實驗師2名,實驗師10名,助理實驗師2名;50歲以上1名,40-50歲2名,40歲以下11名(占85%);博士3名,碩士2名,學士2名,大學畢業5名,在讀專升本2人。
2)培養與培訓
幾年來,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一直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和後續梯隊的培養工作,上述梯次分布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的形成就是這一努力的成果。在世紀之交的種種挑戰面前,生命科學學院現任班子又將師資隊伍建設列在了各項工作的首位。除了各級政府和學校的人才培養計畫之外,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還推出了一系列的培養中青年教師的計畫與措施*:(1)該教學組的中青年教師在近年內必須到校外進修;(2)鼓勵和支持中青年教師參加各種學術會議,鼓勵和支持中青年教師開設各種學術講座;(3)儘可能地為中青年教師主持和負責科研項目創造條件,並建立學術科研基金,在財力上對中青年教師的科研工作進行扶持,對他們的成果進行財力上的支持;(4)通過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增進中青年教師與學界同仁的學術交流。近五年來,繼續最佳化學術梯隊結構,壯大師資隊伍,加強後備梯隊的建設和青年教師的培養。
具體措施:
1、任教的非師範類新教師已在崗修完大學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
2、選派兩位具有博士學位,副教授到澳大利亞學習,充實教師隊伍;
3、選派四人四批參加生物學教指委組織的實驗課程設定、內容體系研討班,包括細胞生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生命科學導論實驗;
4、支持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
5、選派一人,參加國內分子生物實驗培訓班;
6、選派二批人員到香港,新加坡考察、學習,五批人員到清華、北大、南大、武大、中大、吉林大、吉林師大、雲大考察、學習,接受新理念和新和新經驗;
7、所有人員到中山大學等兄弟院校考察、學習,以提高他們的管理能力;
8、選派3人到國內兄弟院校科研單位,學習了生物信息處理有關實驗與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學等有關技術方法;
9、組織國內外同行專家到院作學術報告,組織儀器開發商、經銷商到該院舉辦培訓班,五年來共50場(次)以上。
效果:
1、最佳化了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教授由1名上升到7名,副教授由6人上升到13人 博士畢業學歷由7名上升到24人,實驗師由5名上升到10名。
2、最佳化了課內任課教師的分工、協作水平
3、最佳化教師與工程技術人員之間的協調關係,做到即分工又協作,各行其責,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教學情況

該院生物學專業 70—80人/屆 684學時/生(在8門課中必須修28個模組)。
該院生物技術專業 35—50人/屆 684學時/生(在8門課中必須修28個模組)。
該院生態學專業 25—35人/屆 684學時/生(在8門課中必須修28個模組)。
化學化工學院化學生物專業40人/屆 162學時/生(生化實驗,普通生物學實驗)
化學化工學院生物工程專業30—51人/屆 108學時/生(基礎生化實驗、基礎微生物實驗)。
海洋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專業30—40人/屆 108學時/生(基礎生化實驗、基礎微生物實驗)。
醫學院 臨床醫學專業 60—80人/屆 256學時/生(生物化學實驗、細胞與顯微技術學實驗、分子生物學實驗)。
醫學院中醫學專業 25—40人/屆 108學時/生(基礎生化實驗、基礎微生物實驗)。
全校選修 全校各專業 200—230/年 54學時/生 (生導實驗)
現代生物學大試驗對該院研究生及外院開放,220—250人/屆 150學時/生(已納入本學年度開課計畫)。
2004-2005年度中心承擔199928人學時教學任務
此外,中心對教師、研究生開放,年人學時數達3萬以上,舉辦一期中學教師培訓班(4050人時數)、舉辦6期中學生物奧賽培訓班(合計97人,8439人學時)

教學效果

(1)學生學習效果:
學生對實驗學習的重要性認識由原來的55%提高到94%,在學生對學習各環節重要性認識中,認為實驗過程和收穫最重要的達79%,淡化了以學習成績高低為標準的傾向,表明學生對實驗課學習的理念發生顯著變化。
近三年學生對六門主要實驗課程任課教師的測評都是優。在四年的期中檢查所召開的學生座談會上,學生對實驗課程教學效果很滿意,調查結果顯示滿意度達92%。
學生參加科研的積極性顯著提高,採用新教學體系和教學方式培養的學生,在大二階段就有意識、有能力、積極參加科研活動,如改革前的99級101位學生參加科研人數只有3人而改革後的00級、01級學生(102、112)參加科研人數分別達30人和36人。1997-2000級(01-04屆)學生共發表論文64篇,其中在核心刊物以上發表50多篇,被SCI收錄9篇。其中6篇改革後00級學生在校期間發表的)。2000年以來,學生參加各種科技競賽的能力和學術水平顯著提高,先後獲得國家級獎6項,省部級獎23項,其中“2004年福特汽車環保獎”是我國大學生首次獲得的國際性大獎。
(2)2001年以來實驗教學中心承擔的教改項目:
(3)2001年以來實驗教學中心實驗教學成果 :
A:獲獎情況:
2001年 以改革促發展,建設富有特色和優勢的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教學成果 二等獎
2001年 國家生物學基礎學科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福建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 國家生物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建設 校級一等教學成果獎
2001年 教學管理與生物教學內容改革 校級二等教學成果獎
2003年 生命科學學院實驗教學改革 廈門大學南強獎集體獎
2004年 現代生物學實驗(含六門分課程) 獲省級精品課程
2004年 深化生物實驗教學改革,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 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年 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 福建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2005年 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 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5年 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實踐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5年 非生物類本科生生物學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6年 現代生物學實驗 2005年度國家級級精品課程
實驗教學論文:
1、顯微多媒體教學系統在植物生物學實驗中的套用,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1.3
2、生命科學學院實驗教學改革的思路。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2001(增刊)
3、“生命科學導論實驗”的內容體系和實施。廈門大學學報,2002年增刊
4、模組實驗教學在“生物化學實驗技術”課程中的實踐。廈門大學學報,2002年增刊
5、轉變觀念深化生物實驗教學改革。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9月
6、淺談進口儀器的採購實踐與體會。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9月
7、動物生物學實驗課程的改革。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9月
8、21世紀理科實驗教學改革探索。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9月
9、淺談大型儀器的使用效益。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9月
10、生命科學學院實驗教學改革。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3年,12月
11、關於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廈門大學學報,2004年增刊
12、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在生物化學實驗中作用。廈門大學學報,2004年增刊
13、關於細胞與顯微鏡技術學實驗教學的探討。廈門大學學報,2004年增刊
14、建設創新實驗室,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第2期
15、以改革促發展,建設富有特色的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高等理科教育,2004年NO. 2
16、植物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科研素質的培養,廈門大學報,2005,增刊
17. 遺傳學經典實驗教學的改革——以“果蠅誘變開放實驗”為例 ,廈門大學學報,2005,增刊

主要成果

1、 2006年“現代生物學實驗”獲國家級精品課程。
2、 2005年“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體系改革與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3、 2001年,“以改革促發展,建設富有特色和優勢的生物學人才培養基地”項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4、 2005年“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創新體系的建立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4完成單位)
5、 2005年“非生物類本科生生物學教學的研究與實踐” 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5完成單位)
6、 2005年“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獲福建省教學成果特等獎。
7、 2005年“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創新體系的建立與實踐”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第4完成單位)
8、 2005年“生物學本科實驗教學創新體系的建立與實踐”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第5完成單位)
9、 2004年“現代生物學實驗”獲福建省精品課程。
10、2005年“動物生物學”獲福建省精品課程。
11、2005年“植物生物學”獲福建省精品課程。
13、 2002年 “現代生物學實驗”課程被列入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創建優秀名牌課程建設項目。
13、2002年“動物生物學”課程被列入國家理科人才培養基地創建名牌課程建設項目。
14、2002年,參加教育部21世紀世行貸款教改項目研究(四川大學主持)。
15、近5年來在《實驗室研究與探索》、《高等理科教育》、《廈門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發表教學研究論文17篇。
任課教師先後主持或參加863課題、國家基金、省基金等56項科研課題,6個項目通過省部級成果鑑定,獲得多項省級和國家級獎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