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鎮江府志

康熙鎮江府志,為江蘇省鎮江市的古地方志,為清朝官員學者高得貴修,張九征何洯、程世英等纂。一共有 54卷首1卷。現存康熙十三年(1674年)刻本,又二十四年刻本。

定義,詳細情況,史學價值,

定義

此志開始修於康熙十一年高得貴任內,至十三年劉鼎任內初刻。二十四年知府高龍光因康熙南巡重印一次。
鎮江為我國歷史文化古城之一,建置已有3500年。據文獻記載,最早的方誌,始於南朝劉宋時期。其後歷代均有修纂,前後相承,頗具規模。
其中, [康熙]鎮江府志為比較有影響的地方志 , 也是現存鎮江古方誌中較完整的五大府志之一部。

詳細情況

[康熙]鎮江府志,一共為54卷首1卷,清高得貴修,張九征、何洯、程世英等纂。現存康熙十三年(1674年)刻本,又二十四年刻本。
高得貴,字崇吾,三韓人,康熙十年任鎮江知府。張九征字公遠,丹徒人,順治四年(1647年)進士,曾任吏部文選司員外郎等職。何洯,字雍南,鎮江人,在家鄉以詩和古文詞聞名,所交多一時名士。此志由他主稿,同里程世英為副手。程世英,字千一,明代秀才,也有文名。  此志開始修於康熙十一年高得貴任內,至十三年劉鼎任內初刻。二十四年知府高龍光因康熙南巡重印一次。 此志卷首:世表、宸翰、圖經;卷一: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卷二:山川上;卷三:山川下;卷四:形勝、城池、風俗;卷五:戶口;卷六至卷十三:賦役一至賦役八;卷十四:郵政;卷十五:學校;卷十六:公署、武衛;卷十七:秩壇、廟祠;卷十八:津梁;卷十九:宮室;卷二十:寺觀;卷二十一:陵墓;卷二十二:古蹟;卷二十三:刺守;卷二十四:參佐;卷二十五:宰貳;卷二十六:師儒;卷二十七:軍鎮;卷二十八:封爵、舉辟;卷二十九:進士;卷三十:鄉貢;卷三十一:貢士;卷三十二:武科、恩封、恩蔭;卷三十三:國系、名宦上;卷三十四:名宦下;卷三十五:名臣上;卷三十六:名臣下;卷三十七:儒林;卷三十八:孝義;卷三十九:高隱;卷四十:仙釋、方伎;卷四十一:列女;卷四十二:物產;卷四十三:祥異;卷四十四至卷五十三:藝文一至藝文十,卷五十四:遺事。

史學價值

此志廣徵博取,內容豐富,詮注山川,描述獸禽,引用資料亦頗詳贍,尤突出記述鎮江歷代戰守、兵食、形勢險阻的情況。其不足之處如:郡縣建置沿革、山川派別、府城的修創、鐵瓮的命名、藝文的選輯等方面,或有不精,或有遺漏。
邑人陳宗起在其《養志居文稿》中,《重修鎮江府志事宜條件答趙太守問》一文曾詳加指出。舉例如下:建置沿革篇記“漢高帝封其從兄子(按《漢書》載,為從父弟)劉賈為荊王,都於此。”而《史記·漢興以來諸侯年表》作“荊國都吳”,所謂“吳”,即會稽郡所屬的吳縣。宜據《史記》補錄,附註於下。又如陸游《鎮江府駐紮御前諸軍副都統廳壁記》等作,“藝文”內應收而未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