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斯坦茨會議
- 地點:德國南部康斯坦茨
- 主要議題:解決天主教會的大分裂
- 會議時間 :1414年至1418年
康斯坦茨公會議一般指本詞條
康斯坦茨位於博登湖西端,德國的西南角,毗鄰瑞士。她是一座有2000年歷史的古城,也是一座年輕的大學城。德國南部邊境城市。在博登湖南岸萊茵河流出處,與瑞士的克羅伊茨林根僅一街之隔。人口6.8萬(1984)。公元三世紀時建為要塞。鐵路要站、河港、航空港。工業以紡織、機械、化學、食品和木材加工為主。有大學、...
第十二次:第四次拉特蘭公會議(公元1215)在位教皇:依諾法爵三世 第十三次:第一次里昂公會議(公元1245)在位教皇:依諾法爵四世 第十四次:第二次里昂公會議(公元1274)在位教皇:額我略十世 第十五次:維埃納會議(公元1311-1313) 在位教皇:克肋孟5世 第十六次:康斯坦茨會議(公元1414-1418)在位教皇:...
天主教中出現對立的兩派:以沃德、曼寧等為代表的教權派,主張加強教皇權威,教皇永無謬誤;以法國奧爾良主教杜潘洛普,德國教會史家赫斐勒、竇林格爾,奧地利樞機主教勞歇爾以及英國的紐曼等為代表的民主派,自稱繼承康斯坦茨公會議傳統,主張公會議高於教皇,否認教皇的絕對權威。竇林格爾的著作《教皇與公會議》根據...
拉特蘭公會議,12至18世紀天主教在羅馬拉特蘭宮舉行的五次公會議。(1) 1123年由教皇卡利克斯特二世(Calli-xtus Ⅱ, 1119—1124在位)召開。確認沃爾姆斯宗教協定, 通過有關教律的25個決議,禁止買賣神職,譴責世俗人士控制教職人員、侵占教產, 加強十字軍組織。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教皇主持的公會議。(2) 1139...
直到1417年康斯坦茨會議另選新教皇馬丁五世(Martinus Ⅴ,1368—1431)駐羅馬,才結束分裂局面。分裂之源 天主教會大分裂(1378年-1417年),由於法國和德、意爭奪對教廷的控制權,而造成天主教會同時有兩個教皇對峙甚至三個教皇鼎立的分裂局面。和“異端”(Hérésie)不同,“分裂”(Schisme)這個稱謂是被天主...
德埃利 德埃利,中世紀後期基督教神學家。生於法國貢比涅。1389年起任巴黎大學校長。1395年任勒普伊(Lepuy) 主教。1396年任康布雷城 (Cambrai) 主教。1411年上升任紅衣主教。1414年在康斯坦茨會議上主張公會議權力高於教皇,迫使當時3名鼎立相爭的教皇退位,選出奧托 (Otto) 為教皇,結束了分裂局面。
200.西格蒙德的政治目的 201.西格蒙德最初執政時期到康斯坦茨公會議的召開 202.公會議運動和教會的改革 203.胡斯和胡斯運動的開始 204.康斯坦茨公會議 205.西格蒙德進軍羅馬前的德意志 206.波希米亞之爭 207.西格蒙德進軍羅馬和胡斯戰爭的結束 208.巴塞爾公會議的頭幾年 209.西格蒙德去世前帝國改革工作的開端 ...
(2)根據康斯坦茨公會議所作決定, 並得到教廷承認的原則, 教皇不能在公會議不同意的情況下片面處理重大事務;高盧教會不同意對該原則的抹殺和曲解。(3)教皇和教會行使職權,不能無視教會法的規定和自古以來各地的規章、習俗、制度等,它們是法國教會以及各國當地教會一向所尊重的,也是得到教廷承認的,不應加以漠視...
1415年胡斯在康斯坦茨公會議上以異端罪被處火刑。其追隨者統稱胡斯派。改革的擁護者把反天主教與爭取民族解放結合在一起,胡斯派於1419年發動起義,反抗德意志皇帝和羅馬教皇,史稱胡斯戰爭。在戰爭中胡斯派分裂為代表中小貴族和上層市民利益的溫和的聖杯派和以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為主的激進的塔波爾派,兩派曾...
另選教宗亞歷山大五世,但前兩個教宗分別在一些國王的支持下,拒絕退位,形成三教宗鼎立的局面,歐洲教會更加分裂和混亂。1414年的康斯坦茨公會議,亞歷山大的繼任者約翰和本篤被廢黜,格列高利被迫引退,另選新教宗馬丁五世,結束了40年的西方教會大分裂,但教宗的權勢也就此一蹶不振。
拉特蘭公會議和康斯坦茨公會議曾呼籲修會進行改革和聯合,得到了英、德、瑞士、義大利和西班牙一些修會的回響。近代天主教隱修制度改革的特點,主要是把各派修院按一定的統一規則聯合起來。近代已有一些派系的修院組成了鬆散的聯盟。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專門發布《修會生活革新法令》,強調修會生活的革新包括“繼續返回...
141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西吉斯孟會同巴黎大學教會法學者和若干紅衣主教,迫使亞歷山大的繼任者約翰二十三世在德國南部康斯坦茨召開公會議,結果三位教皇中一位被迫引退,兩位被廢黜,由選舉團選出新教皇馬丁五世駐羅馬。至此,延續幾十年的天主教會大分裂始告結束。 然而教皇的威信早已今非昔比了。西部教會教皇之間,教皇...
在第二次梵蒂岡公會議上,教皇制受到激烈批評,會議對教皇製作了一些改革,如擴大地方主教的權力,使教廷本部國際化等。但這些措施並沒有根本改變教皇制權力高度集中的性質,為此,一些神學家援引康斯坦茨公會議決議,再次提出“公會議權力高於教皇”的主張,強調“教權的非政治性”,應具“服務的職能”而非“統治的...